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憂鬱≠憂鬱症 壞心情逾2周速就醫

秋冬悄悄到來,是好發憂鬱症的季節,但許多 民眾不認為自己有憂鬱傾向,任由壓力和負面情緒持續累積,恐增演變成憂鬱症的風險。調查發現,國內約有209萬人有明顯的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呼籲若情 緒低落、失眠,甚至出現自殺念頭,症狀持續2個星期以上,應盡快就醫,且透過定期運動抒解情緒。
調查:全國約209萬人有憂鬱情緒
董氏基金會公布針對18歲以上民眾所進行的「全國民眾憂鬱認知與紓壓方式之相關性調查結果」,發現11%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對比同年齡的人口總數,推估有209萬人有明顯憂鬱情緒的困擾,需尋求專業協助。
憂鬱情緒≠憂鬱症 辨別注意嚴重度和時間
「憂鬱情緒」不等於「憂鬱症」,但本次調查卻發現仍有64.4民眾不知道或不清楚兩者間的差別,數據與以往研究結論相差不多,顯現心理衛生教育的宣導仍有待加強。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系主任劉嘉逸醫師表示,若將憂鬱情緒比喻為「疼痛」,憂鬱症就像「骨頭斷裂」,憂鬱情緒和疼痛分別為憂鬱症和骨頭斷裂的症狀之一,不能直接劃上等號,也不一定要接受治療,通常已變成「病」的憂鬱症才需積極治療。
憂鬱就像快樂、悲傷一樣,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只要經適量紓解就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不過,劉嘉逸醫師提醒「憂鬱是種情緒,憂鬱症才是病」,若出現以下憂鬱症的五大面向,且嚴重程度已影響生活,時間持續超過2個星期,則可能憂鬱症,需尋求專業診斷和治療。
【5大面向看憂鬱症症狀】
1. 情緒表現:一般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但憂鬱症患者常會伴隨憂慮、緊張、易怒等負面情緒。
2. 認知表現:腦力和注意力變差,自覺無用的悲觀想法。
3. 行為表現:有些人的動作量會減少、動作變遲緩,但也有些患者卻會更顯激動。
4. 生理需求:失眠或嗜睡、食慾降低或增加、性慾和性功能降低。
5. 身體症狀:心悸、胸悶、便祕、多尿等自律神經症狀;另有頭痛、腰痠背痛等身體不適。
紓解憂鬱情緒 有氧運動最有效
如何才能紓解憂鬱情緒,甚至預防憂鬱症發作?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調查發現有定時定期運動習慣者,每5人中僅有1人,比其他紓壓方式所佔比例較少,但求助專業或醫療協助的比例卻最低,紓壓效果最好,遠勝於抽菸喝酒、大吃大喝、放任不管等方式。
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保健學系教授徐錦興表示,運動對憂鬱情緒的紓解有4大好處,包括刺激大腦產生快樂因子、抽離原本不開心的情境、增加親友陪伴、增進自我挑戰和肯定。
但運動時應視個人身體狀況量力而為,參考依照WHO建議,每周進行累積達 150分鐘的中強度有氧運動,如健走、登山;若每周做75分鐘的強度有氧運動,每次至少10分鐘。若以吹口哨做比喻,簡單吹出完整曲調,相當於輕度運動的 強度;曲調吹得斷斷續續或上氣不接下氣,相當於中度運動的等級,而強度運動則是連吹口哨的嘟嘴動作都難以完成。

低頭族健康越滑越低落 日夜顛倒族小心變成三高

為了解台灣民眾健康現況,康健人壽26日公布「2013年台灣民眾健康認知與行為調查」,發現三大關鍵族群「三明治族」、「低頭族」及「日夜顛倒 族」,由於不同生活型態和作息,也影響各自的健康習性;低頭族健康越滑越低落,日夜顛倒族則要小心變成三高族,只有三明治族需要肩負扶養父母與子女的責 任,是報告中最嚴格落實自我健康意識的族群。
2013年台灣民眾健康認知與行為調查報告經過萬芳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柏臣顧問分析,結果指出受訪者的健康認知與行為仍有差距,無法完全將健康知識落實於生活習慣中。
調 查針對「睡眠」、「飲食」、「運動」與「情緒」等影響健康的四大面向進行分析,值得重視的身心健康警訊包括:睡眠部分,9成以上受訪者希望能在晚上11時 前就寢,但只有2成以下受訪者能落實;飲食部分,受訪者平均每天飲水量僅1616 c.c.,距衛生署建議的2000c.c有將近400 c.c.的差距。女性受訪者的平均飲水量只有1467c.c,明顯少於男性的1765c.c。
在運動部分,近9成受訪者認為每週至少要運動3天,僅有約4成的台灣民眾每週實際運動超過2天,甚至有1/4的受訪者一週內完全沒有運動。調查也發現運動習慣與情緒的關聯性,每週感到生氣或沮喪少於5次的受訪者中,有超過4成的人每週運動至少3天。
低頭族平均每天使用行動裝置的時間長,健康越滑越低落。(圖/康健人壽提供)
情 緒方面,受訪者平均一星期感到沮喪或焦慮的次數為4.1次,每周生氣或發怒的次數則為4.7次。調查也發現情緒與健康息息相關,每周感到生氣或沮喪5次以 上的民眾,近1個月各項不適症狀(腰痠背痛、失眠、容易疲倦等)發作比率顯著高於平均值。此外每周感到沮喪焦慮或生氣發怒或共超過10次以上的民眾,有約 4成認為自己體能狀態年齡與實際年齡相差超過6歲以上。
調查特別分析三大關鍵族群,包括「三明治族」、「低頭族」與「日夜顛倒族」。這些族群各自的健康習性也代表許多台灣民眾的實際生活型態,出乎意料的是,三明治族雖然需要肩負扶養父母與子女的責任,卻是報告中最嚴格落實自我健康意識的族群。
睡眠方面,近7成受訪者會在早上7時以前起床,並在晚上12時前就寢。飲食方面,蔬菜及水果的攝取量較整體受訪者高,含糖飲料的食用頻率則較低,是營養攝取最健康的族群。
低頭族平均每天使用行動裝置的時間為6.2小時,比一般受訪者(2.2小時)多了4小時,將近是受訪者平均使用時間的3倍。在過去1個月中,各項不適症如肩頸痠痛、容易疲倦、腰痠背痛等的發生比率也明顯高於平均值,較容易引發各式慢性疾病。
三明治族最嚴格落實自我健康意識。
從情緒面向來看,低頭族平均每星期生氣為6.8次,感到焦慮與沮喪也有5.5次,亦明顯高於平均次數,顯示出低頭族身體狀況最不健康,心情也最不愉快。
日夜顛倒族受迫於工作所需,是工時最長的族群。從飲食來看,平均每周食用油炸食物2.98次,遠高於一般受訪者的1.97次,每周外食次數超過10次也居各族群之冠。
陳柏臣表示,日夜顛倒族受限於工作輪班形式,食物來源以夜市及便利超商為主,能選擇的食物種類有限,缺乏新鮮蔬果,再加上高油高鈉的飲食習慣,使日夜顛倒族成為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危險族群。
康 健人壽「2013年台灣民眾健康認知與行為調查」,特別關心不同族群的健康習慣,並提倡健康的「2好3多」守則;為了解台灣民眾的健康現況,康健人壽啟動 本次「2013年台灣民眾健康認知與行為調查」,針對「飲食」、「睡眠」、「運動」與「情緒」等影響健康的四大面向,委託專業市場研究機構Ipsos於 2013年7月至8月進行調查,受訪者以網路問卷回覆為主,依台灣地區人口與年齡分佈進行樣本配額控制,分析全台北中南地區共計1,067位年齡在20歲 至60歲民眾的健康認知與實際健康行為。

運動不憂心 憂鬱認知與紓壓調查

根據董氏基金會今年的調查顯示:64.4%的民眾無法區別憂鬱和憂鬱症的不同;17.8%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有明顯的憂鬱情緒。董氏基金會建議民眾培養運動習慣,改善情緒低落問題,以促進身心健康。
憂鬱症患者閃電(化名):「只要有登山,只要有戶外活動,對我的病況改善很多,也讓我的快樂細胞維持好幾天,病情穩定很多。」
董氏基金會發布2013年「全國民眾憂鬱認知與紓壓方式之相關性調查」,記者會中邀請曾罹患憂鬱症的患者,分享運動紓壓的經驗。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說明這次的調查結果:有64.4%民眾不清楚憂鬱及憂鬱症的差異;男女紓壓方式大不同,男性選擇看電視或電影者佔 31.6%最高,女性選擇打掃、整理、做家事者佔36%最高。17.8%無定期定時運動也不打算運動的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需求助專業或醫療。
憂鬱症症狀可從情緒、動作、思考及生理需求等方面觀察,包含九大症狀:情緒持續低落、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吃不下/吃太多、失眠/嗜睡、覺得自己沒 用、提不起勁、動作遲緩/躁動、注意力渙散、自殺念頭等。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表示,憂鬱和憂鬱症最明顯的差異,就是症狀持續兩周以上,且影響生 活功能及自我情緒控制。
民眾通常無法區別體力勞動和運動有何不同,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說,運動帶來心情愉悅,幫助睡眠,兩者的感受不同,運動可促進 身體健康。徐錦興教授建議,18-64歲成年人應每周運動150分鐘以上,每次至少維持10分鐘,18歲以下青年建議每周運動210分鐘以上。
徐錦興教授也建議民眾,可從手機下載運動鬧鐘APP,記錄每周運動時數,培養運動習慣。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壓力大難克服! 恐慌症患者年增一成

現代人壓力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台灣患有恐慌症的比例,佔成人人口的8%到15%,患者會對特殊場所產生恐懼,而且這種文明病有急速增加的傾向,精神科醫師指出,因為壓力或是恐怖記憶,讓大腦裡面的「杏仁核」放出訊號,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如果想要要舒緩這種情況,平常就要經常釋放壓力,否則壓力鍋總有一天會爆炸,引發恐慌症。
超級英雄鋼鐵人,東尼史塔克患有恐慌症,只要有人提起復仇者聯盟的事件,他就喘不過氣、脾氣暴躁。對白「電影鋼鐵人3」:「你讓我壓力很大,你目的達成了,高興了吧,我說了什麼。」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恐慌症發作當下,其實這個個案會覺得,他整個人會覺得呼吸很不順,好像會有窒息感,喉嚨被掐住的感覺,心臟跳得非常快、血壓也飆高。」
東尼史塔克一發病,就想躲離人群。對白「電影鋼鐵人3」:「我睡不著,我每次都會做惡夢。」
醫師指出只要有痛苦、恐怖的記憶,或是外在壓力影響,人體大腦裡面的杏仁核放出異常訊號,分泌腎上腺素,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就會產生恐慌症,得靠吃藥或者靠紓壓,控制症狀。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我們正確的舒壓講求,說(聊天)、唱(唱歌)、做(做腹式呼吸)、寫(快樂日記),不要悶燒鍋,要記得跟人家講出來,有空的話,不管任何方式,去唱唱歌,吼一吼。」
多睡覺、運動、每天大笑一次,能舒緩緊張情緒,國外也有影片紀錄,小女孩恐懼表演,在練習舞蹈的時候崩潰失控,其實,成人有恐慌症的比例逐年增加,恐慌症患者佔成人人口,8%到15%,而且逐年增加高達10%,連超級英雄鋼鐵人都經歷過恐慌症,幸好最後振作,克服心魔,再度拯救世界,電影結局給相同症狀的人,正面的激勵效果。

失眠問題大 美九百萬人服安眠藥

晚上睡不著對許多美國人來說,真是個頭痛的問題,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新的報告指出,過去一個月以來,有九百萬美國人表示有服用安眠藥。美國光是去年一年,就開出六千萬張安眠藥處方籤,放眼全球醫藥市場,使用量數一數二。社交網站上更是充斥著許多證據,一有人開始抱怨對安眠藥使蒂諾斯的愛恨情結,馬上就會獲得廣大的迴響。
專家指出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因肥胖引起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社交媒體的普及,或是因經濟衰退帶來的財務困境。此外,人在年紀大了之後,身體的病痛或是情緒上的問題,也容易造成失眠。而值得注意的是,安眠藥的確有一定的效果,但睡眠品質那就不一定了,最好還是從調整作息以及生活方式著手,才是治本之道。

失眠?! 管制藥品慎用 切勿觸法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現代社會生活型態繁忙,常因工作壓力大或失業率高,在不安的情境下身體可能會出現焦慮或失眠的困擾,因而想至醫療院所看診領取安眠藥服用,希望能解除失眠與焦慮的煩惱,但當你需服用安眠鎮靜錠時,首先應該先了解什麼是管制藥品?分為幾級?服用後應注意哪些事項等相關訊息。
所謂管制藥品係指成癮性麻醉藥品、影響精神藥品及其他認為有加強管理必要的藥品,而該藥品是用於醫藥及科學上使用,其使用時需符合管制藥品管理條例、藥事法.醫療法等相關法規,非法使用即為毒品,可能會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移送法辦,不得不慎。
管制藥品共分成四級,級數愈低者表示成癮性及濫用性愈高,較常見的第一級嗎啡(Morphine)麻醉藥品,第二級可待因(Codeine)、吩坦尼(Fentanyl)、配西汀(Pethidine)等麻醉藥品及安非他命(Amphtamin),第三級愷他命(Ketamine)麻醉劑、FM2鎮靜安眠藥,第四級使蒂諾斯(Stilnox)、煩寧(Valium)、贊安諾(Xanax)等鎮靜安眠藥。
另外衛生局在此呼籲,安眠藥是管制藥品,不可隨意販售與購買,需拿醫師開的處方箋到領有管制藥品登記證的藥局領藥,若正飽受失眠的困擾,千萬不要任意服用家人領回來的藥品,或是利用旁門左道非法取得管制藥品,以免不當用藥導致成癮及觸犯毒品相關刑罰,如果想要徹底擺脫失眠,還是要尋求醫師的診治,才能夠確保自身健康。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青春不叛逆!運動能改善自殺念頭

國內青少年自殺問題日益嚴重,不容輕忽!醫師表示,青少年若有人際關係的困難,容易形成具有自殺的念頭與行為,最新研究證實,運動可以改善青少年自殺行為,而長期的健康習慣培養,更可以避免因季節交替所引起的情緒不穩,當青少年有自殺念頭時,「傾聽」是最好的良藥,「陪伴」則能緩解自殺念頭的出現。
一項瑞典哥德堡大學健康科學研究院的調查顯示,18歲時擁有良好的身體健康與日後較低的自殺企圖有關。研究者運用了1項針對1,136,527位瑞典男性,所進行的調查來呈現年輕時,從事運動和日後自殺行為風險減低的關係。
身心健康 影響情緒
該研究囊括所有出生在1950到1987年間、完成了強制性測驗的瑞典男性。研究將測驗中的體能測試結果,和國家疾病與死亡登記資料進行比較;經過審慎地檢驗大約340,000名參與該研究的男性,瞭解了遺傳因素和家庭環境如何影響這個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階段的良好身體狀況,與日後較低的嚴重憂鬱症罹患率有關,以義務兵役體檢中自行車運動的測驗結果來看,18歲時身體狀況較差的人,自殺風險約高出1.8倍。排除了與自殺或有自殺企圖的嚴重憂鬱症對象,不良的身體健康與自殺行為風險的增加仍有相關。
校園環境 影響情緒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分析,運動對於身心的幫助可說是無庸置疑,像是運動過程中與他人產生的互動,除了幫助宣洩壓力、擴展友誼網路甚至找到自我價值與增加信心,這都是運動帶來的附加價值。
此篇研究,可從兩方面來看,一是營造校園運動環境及氣氛對青少年的重要性,除了軟硬體的改善之外,鼓勵社團活動,以及在體育課外的時間,適時的舉辦競爭性較低、參與層面較廣的體育競賽,都會有助於青少年更樂於運動。
父母參與 協助改善
另一方面,父母可將運動視為家中生活的一部分,鼓勵孩子養成運動習慣。像自己習慣在傍晚運動,除了太太會一起之外,偶而也會拉著女兒參與,也許孩子一開始會有抗拒,但循序漸進的引導和討論,都能有效鼓勵孩子,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為家庭生活留下一些共同美好的記憶。
就輔導經驗來看,青少年由於家庭支持系統的影響,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減弱,研究顯示,青少年的求助對象通常為朋友、同儕,向師長及專業人員求助者非常低,因此呼籲青少年內心有困擾無法解決時,除了向朋友吐露心事外,也可向學校的輔導老師等專業人員尋求專業的協助。
青春叛逆 運動舒壓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認為,青少年時期因荷爾蒙的改變,情緒波動較明顯,一些憂鬱的症狀也容易在此階段被誤判:像是易怒、煩躁、對事物不滿或獨自關在房裡,常被視為青春叛逆。
但如果旁人觀察有伴隨著睡眠與體重大幅改變,包括:失眠、嗜睡;暴飲暴食或食慾不振;或是有學業成績大幅退步甚至拒學現象,則必須正視、積極澄清並找出改善方式。
一起運動 增進感情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理事長、台大精神科李明濱醫師指出,事實上,青少年時期也是許多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所以如果能運用在學校的團體壓力來刺激或鼓勵青少年,養成運動紓壓、情緒控制及良好的飲食習慣,對身心健康均有助益。
建議青少年心中若有無法承受的煩惱時,應尋求傾聽的對象如師長、親友,或是專業的諮商人員,勇敢訴說心中的憂愁,有助於紓解心理的壓力,此外,多走出戶外,培養運動習慣,也是重要的紓壓管道。

小心頸椎變形憂鬱症上身 電腦前久坐潛藏危機

【大紀元2013年09月20日訊】(大紀元麥迪綜合報導)近日,外媒報導久坐電腦前或被正式宣佈為違反醫生的建議。實質上,電腦族不只面臨頸椎直化的問題,據研究,過量使用電腦對身心也有一定的傷害。
研究:久坐提高患病風險
代表美國225,000名醫生的美國醫學協會(AMA)將會考慮在其年度政策會議上承認久坐的危險性。決議案中例舉了200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22萬2千名澳大利亞人每日會久坐至少4小時,會造成6.9%的死亡率,尤其是因為工作關係而久坐。此項研究結果過濾了肥胖、體力活動等其它因素;而其它的研究則證實了長時間坐著會提升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如:心臟疾病、肥胖、糖尿病、癌症等。
無論是自願或別無選擇,久坐電腦前是許多現代上班族、學生、年輕人等面對的問題。相對於其它不易察覺的慢性疾病,最快、最明顯體現在電腦族身上的就是頸、肩、腰部的疼痛,嚴重的還可能產生發暈、噁心、頭疼等症狀。相信這些症狀對現代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這也意味著許多年輕人已經面臨著頸椎變形、直化的問題。
頸椎變形直化 身軀承受巨大壓力
健康的頸椎呈彎狀,猶如英文的「C」字母。哥倫布的脊骨神經科醫生喬納森‧奧利弗(Johnathan Oliver)透露,呈彎曲狀是脊椎骨構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幫助承受身體重量並保護脊柱內的脆弱的神經系統。頸椎變直通常會伴隨著頭部前傾綜合症,或頭部前傾的姿勢。根據生物力學專家研究,頭部前傾每英吋會給脊椎帶來高達10磅的額外壓力,並給肌肉、血管、淋巴軌道、神經、肩部和頸部關節等帶來額外30磅的壓力。
根據《日經新聞》的一則報導,日本稻毛骨科院長南出正順針對頸椎直化的問題也作出過一番解釋:頸椎弧度的消失會導致頭部的重量失去支撐,並由頸部和背部肌肉支撐重量,日子久了便會引發慢性頭痛、頸痛、肩膀酸痛等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暈眩、噁心、耳鳴等症狀。
長時間進行小幅度動作讓人不知不覺把脖子伸出以固定頭部,造成頸部前方肌肉僵硬,而導致頸椎彎曲直化。現代的電腦族和低頭族都把雙手動作局限在狹小的範圍,將自身暴露在這種被稱為斜角肌綜合症的威脅下,當出現下巴突出或雙手發麻的症狀時就表示病狀嚴重。
使用電腦時間長 憂鬱機率高
除了關注如何改善坐姿之外,電腦族還面臨另一個威脅。國外的研究發現除了人體生理傷害外,每日坐在電腦屏幕前5個小時,還會使失眠和憂鬱的機率明顯提高。專家認為,過度使用電腦對人的精神和心理健康有害。
這項為期3年、受訪人員25,000名上班族的調查,其中多數人面對憂鬱、焦慮、與同事相處不愉快等困擾。首席研究員中澤哲哉(譯名)針對研究結果建議,為了避免精神障礙、睡眠障礙等問題,每日使用電腦不應超過5個小時。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工業醫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上。
英國專家認為,長期面對電腦會導致人變得孤立,並與社會脫節。曼徹斯特學院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心理學教授卡裡‧庫伯(Cary Cooper)認為,使用電腦而引起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他透露,長期面對電腦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往遠遠少於自身所需的。來自拉夫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的布賴恩‧沙克爾教授(Brian Shackel)也有同樣的觀點,他認為在辦公室中,員工閒聊的機會都被剝奪了。
使用時間長 年輕電腦族精神壓力大
雖然上述的研究針對的是上班族,然而有研究顯示,年輕人在使用電腦時也面對同樣的問題。這項為期一年的研究調查,對象是20~24歲的年輕人。研究員薩拉‧多米(Sara Thomee)表示,無論是工作、遊戲或網上聊天,年輕人很容易不知覺地把超出原本計劃的時間花在電腦使用上。同時,這導致他們時間變得緊張而忽略了其它的活動和需求,進而引發精神負擔。
年輕人使用電腦的同時也普遍會使用網絡,多米透露,壓力的水平和保持長時間在線是有聯繫的。年輕人不僅因為工作,一方面也因為個人的欲望而離不開網絡,難以抽身得到真正的自由和私人空間。總的來說,使用電腦除了應多注意姿勢和頸椎狀態之外,更要定時離開電腦出外活動,免得成了電腦的傀儡又傷身、傷神。

耳鳴-工作壓力大 自律神經失調導致

(中時健康╱王宇仁報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雖已於6月簽署,但因部分行業仍有疑慮,至今還卡在立法院。國內已進駐大陸的金融證券業者疾呼,應讓服貿協議儘快生效,否則未來將被邊緣化。不少金融業從業人員都感嘆,衝刺國內業績時,紛紛遇到瓶頸,壓力大到開始出現耳鳴,甚至夜晚無法靜下來入睡,最後求助耳鼻喉科。
「壓力大也會導致耳鳴!」資深耳鼻喉專科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學博士表示,上班族工作壓力大,不只會影響到情緒,降低工作效率,還會引起不易察覺的耳鳴,甚至重聽,主要是因為壓力大時會導致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內耳神經血液循環不良,內耳神經萎縮所造成。
事實上,聲波從外耳、中耳傳至內耳,訊息進而傳送至腦幹、丘腦,最後傳到大腦皮質,形成聽覺。耳鳴就是聽覺傳導系統無法順利處理聲音訊息所造成,一般認為,耳鳴與內耳循環不良及神經萎縮有關,壓力、勞累、失眠都會引起反射性血管收縮,造成內耳神經萎縮引起耳鳴。
李宏信醫師指出,耳鳴與內耳耳蝸的循環障礙息息相關,而供應耳蝸的血液來自基底動脈、椎頸動脈。現代人壓力大、生活緊張,又常低頭角度不當加上打電腦或看3C時間過長,容易使頸部軟組織緊繃、變形或長骨刺等,造成椎動脈供血障礙,進而影響內耳耳蝸循環病變產生耳鳴。
至於中、老年人好發耳鳴,主要是因為年紀大,以致血管雜質沉澱而引起血管阻塞,導致內耳神經壞死所造成。而年輕人或中老年人因工作或學業壓力等引起焦慮、痛苦、憤怒、煩躁等負面情緒,或造成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困擾而產生耳鳴。但許多耳鳴患者因早期症狀不嚴重而不加以防範及治療,一直拖到狀況嚴重才就診,錯過黃金治療期,以致治療困難而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恢復。
耳鳴的治療原則主要施予三大類藥物,一是促進內耳血管暢通,二是促進神經細胞活化或再生,三則為抑制血管過度收縮的藥劑。一般來說,輕者約需三至六月的服藥期,病情較嚴重者,則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才可顯現效果,如今已有多種抗氧化劑或神經維他命等新型藥劑問世,可協助病患早日達到治療的目的。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耳鳴早期治療、治癒率就愈高,患者除了按照醫師指示服用藥物之外,還需要學習自我紓解壓力。降低內耳神經損傷的最好方法,就是以平常心來面對生活上的各種壓力。上班族應經常讓肩膀放鬆、多做繞肩或轉頭運動,平時避免長時間戴耳機,或聽吵雜音樂,切記充份休息、正面思考。飲食上避免吃油膩或過鹹的食物,此外,像是菸、酒、咖啡、油炸類、重口味之食物也應忌口,才能降低罹患耳鳴的機會。

鼓勵、循序漸進改善強迫症

對於「強迫症」患者,應避免採取激將法等方式刺激。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林育如表示,強迫症患者由於腦中會有不斷重覆的想法出現,造成行為上難以克制。家人應多體諒,應採取多鼓勵的方式,以循序漸進的原則,幫助患者改善強迫症行為,避免以激烈方式刺激患者。
精神科醫師林育如表示,家中有強迫症的患者,經常容易影響到家庭其他成員的日常生活,發生不便,相處摩擦等。一些外人難以理解的強迫症行為,都是已經在患者腦中重覆的既有觀念,而出現難以克制的行為。家屬應多理解、接納,避免像是以激將法等語言刺激患者,以免讓患者會感到更焦慮;避免以完全禁止的方式,患者情緒反應會更大,也要像是以責罵、拉扯方式限制患者行為,容易發生衝突,反而會有反效果。
林醫師表示,家人多以溫和的態度對待患者,避免一開始就以完全阻斷的方式,限制患者的強迫行為。可多以鼓勵的方式,採循序漸進原則,讓患者逐漸可接受原本根深蒂固的觀念可逐漸改變,幫助控制原本難以克制的重覆行為。以及可配合醫生一起與患者約定,以溫和方式提醒。因為影響生活中的行為,心理層面的控制仍是關鍵。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紅黃4色素歐禁用!台照吃 恐致過動兒

小朋友愛吃的零食、糖果到底安不安全,您知道嗎?國外研究發現,台灣很常見的「黃色4號」、「黃色5號」跟「紅色20號」食用色素,其實會導致小朋友有過動傾向,不只BBC曾報導英國要業者自主停用,瑞士跟挪威也都各禁用其中一項,毒物科醫師甚至說,食用色素還可能影響智力,引發氣喘、過敏,傷害小朋友跟大人的健康。
看到糖果、零食,小朋友立刻衝上來搶,一口接一口吃得開心,但裡頭的色素可要不得,有著彩色糖衣的水果糖,握在手裡沒多久,顏色就溶出來,吃進嘴巴,舌頭也跟著染色。幼稚園學童:「不敢。」記者:「為什麼不敢吃?」幼稚園學童;「因為手好噁心,因為我覺得這個好可怕。」
彩色糖色素看得到,但還有更多看不到的,檸檬水果軟糖有黃色4號、牛肉乾有黃色5號、草莓口味餅乾有紅色40號,多種顏色的棉花糖甚至3種都包,其實早在2008年,BBC就報導,英國要求業者自主停用這3種色素,而挪威已經禁用黃色5號、瑞士則禁用紅色40。
因為這些都可能讓小朋友出現過動症狀。長庚毒物科主治醫師顏宗海:「吃太多色素的話,怕它影響腦部啦,有一些行為上偏差,比如說注意力不集中(過動)。」
事實上,小兒科醫生就說,台灣過動兒比例,10年前只有5%,近幾年卻達到8%,儘管背後原因很多,包含遺傳、環境和母親生育年齡,但色素影響卻不能輕忽,而且除了注意力不集中,色素也可能傷害智力,引發過敏、氣喘,甚至在動物實驗發現會致癌,或色素本身可能有重金屬汙染。
食管署簡技王慧英:「其他的先進國家,還沒有這樣子警語的標示,不過,無論如何,有相關的資訊,我們食品藥物管理局,一定會非常地留意,納入今年的計畫一起來做研究。」
衛福部強調,台灣準用的38種色素,國際上一定都認定是安全的,在政府有動作前,現階段只能靠家長睜大眼,為孩子把關。

失智症隱藏人口多協會籲各界關懷失智者

中華民國失智者照顧協會今天在台中市豐樂公園舉辦「國際失智症日預防宣導園遊會」,失智者照顧協會表示,台灣失智人口已經突破十九萬人,台灣社區失智人口隨年齡而增加,八十歲以上人口,每十個人就有三個人失智,而現場也由警政單位設攤,協助老人家進行預防篩檢、按捺指紋,以及愛心手鍊申請,在失智者走失時,就可以快速找到家人。
「國際失智症日預防宣導園遊會」十五號在台中市豐樂公園舉行,現場許多民眾到場參與,中華民國失智者照顧協會理事長黃孝鏘表示,全球每四秒,就多出一名失智者,台灣社區失智症盛行率隨年齡增加,六十五歲約百分之五、八十歲以上約百分之三十。
協會副秘書長陳淑圓也表示,台灣失智人口已經突破十九萬人,但是,領有失智症手冊的民眾,遠低於盛行率,顯示有許多隱藏的失智症患者,沒有被發現跟治療。
台中市社會局副局長廖素玲說,失智症是人生最後一段隱形的殺手,年輕就要預防,每天多走路,大家要好好認識失智症,對自己長輩都很重要。
現場也頒發感謝狀表揚多個愛心支持團體,包括中華電信、中廣台灣台等。

兒童缺乏注意力 過動?

患有「兒童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孩童,難以融入團體生活。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林育如表示,兒童注意力缺乏過動症大約六成比例可見注意力差合併過動,其他約有2~3成只有注意力不足,以及剩下1成則只有衝動行為。通常在團體生活中,因為行為難以控制,容易造成他人誤會,形成被排擠的狀況,易影響身心發展。
精神科醫師林育如表示,兒童注意力缺乏過動症幼童,常見3~4歲以及幼稚園階段被發現,易恍神,不專心,出現活動量大,靜不下來,喜歡說話。有時也經常會因為衝動、過動行為,造成團體生活中的人際衝突,例如太好動,靜不下來,上課中去鬧其他同學,或者大力拍打其他同學,以及無法聽從老師指示,上課自行隨意走動,影響到其他同學。這些小朋友容易被認為是不聽話的小孩,也容易被其他小朋友排擠。
林醫師表示,還有像是個性衝動,容易出現脾氣來的快,喜歡罵人,語言表達無法控制,或者忍不住出手打人,都會影響到團體生活中的適應性。家長應注意小朋友的情緒變化,密切與學校聯繫,了解狀況,有異常應配合就醫檢查,及早選擇適當的方式治療。

懷孕飲食不健康 小孩出生後恐較具攻擊性!

媽媽們懷孕時,可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別再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小心小孩子出生之後,不但會影響到孩子健康,還會影響到孩子往後的個性!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澳洲迪肯大學與挪威科學家的研究指出,懷孕期間母親吃得不健康,孩子的脾氣可能會變得暴躁!
懷孕飲食不健康 不只影響寶寶身體連心理也會有問題
這份研究,以上萬名母親與小孩為分析對象所得出,調查結果發現,媽媽懷孕期間,飲食如不健康或是不營養,生下來的孩子不只身體健康會受到影響,甚至連心理及行為上都會出現問題,包括,憂鬱、焦慮、過動、脾氣暴躁等情況,甚至較具有攻擊性。
對此,研究人員指出,為了孩子的健康,建議媽媽們懷孕期間,最好要有正常且健康的飲食,才能讓孩子出生後,能夠快樂長大。

紅黃色素+防腐劑 童氣喘過敏恐加重

會造成兒童過動的食用紅色40號色素以及黃色5號色素,其實在很多草莓口味或是香蕉、芒果口味,或是食品顏色呈現紅色、黃色的餅乾、冰棒、果凍中可以看見相關成分,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提醒,其實黃色、紅色色素、還有防腐劑單一個成分就會造成兒童過動現象,如果三個加總再一起,對兒童的影響則是呈現加乘作用。
巧克力、餅乾、糖果滿山滿谷都零食,都是小朋友最愛,但這些零嘴裏頭都有添加紅、黃色素,翻開來看不是紅色40號,就是黃色5號。養營師強調通常草莓口味幾乎都看的見紅色40號色素,黃色5號通常都是芒果或是香蕉口味,人工色素通常會加在蛋糕、冰淇淋、糖果、餅乾、布丁、冰棒等等。這些食物的顏色原貌就是來自於食用色素,在台灣可以合法添加,但是專家也提醒吃多了可能造成身體負擔。
這些食品顏色都是靠這液態的染料改頭換面,專家眼中食物中的色素染料,對於兒童健康真的很危險,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黃色4號、5號、紅色40號會造成小孩子過敏,也會造成氣喘,因為小孩子產生氣喘現象已經增加200%,過敏現象產生300%過動的現象,產生自閉的作用,因為這些東西產生400%。食用色素到處都有,如果小朋友又吃草莓餅乾又吃芒果冰棒,就會同時把兩種色素吃下肚,再加上防腐劑,對兒童是加乘的影響,專家提醒正在發育兒童的食品,家長最好還是選擇天然的最好。

減肥不當 19歲妹暴食症上身

一名十九歲女子因對體重斤斤計較,減肥過度罹患厭食症,卻又無法控制食欲併發暴食症,醫師提醒患者應先接受心理治療,症狀才能有效控制。
十九歲小珍(化名)進入專科就讀後,因重視外型覺得腰粗腿壯,常常一天只吃一餐,甚至只喝飲料,但因減肥不當,往往節食數天後又暴飲暴食,常一口氣吃掉一碗牛肉麵、一個大披薩和一份速食套餐。
小珍因吃太多產生罪惡感,又衍生厭食症,只要進食就會想盡辦法催吐,形成惡性循環,家人發現後帶她就醫治療。
為恭醫院精神醫療中心醫師梁珪瑜指出,暴食症是一種常見飲食障礙症,逾九成患者是女性,好發於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過去幾十年來發生率逐漸上升,而舞蹈班學生、模特兒和高工作壓力等特定族群罹病風險也較高。
梁珪瑜表示,暴食症患者雖然努力控制飲食,但只要意志薄弱,就易出現暴食、催吐、節食的惡性循環,甚至衍生自殘、濫用藥物、酗酒、偷竊等負面行為。
梁珪瑜說,治療首要先減少不當飲食行為,建議先徵詢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從心理入手再搭配藥物進行整合性治療,才有效控制症狀。

厭食症伴隨情緒障礙 六成五有憂鬱症傾向

厭食症患者常見衍生伴隨各種情緒障礙問題。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周秉萱表示,厭食症患者由於擔心自己會發胖,往往瘦到一定程度,即使符合標準體重,也往往覺得不夠,而持續節食、催吐等不良飲食習慣。也常見伴隨合併精神症狀;約六成五有憂鬱症傾向。
精神科醫師周秉萱表示,厭食症患經常會有害怕體重變胖的情緒,通常可能與個人過去生活經驗有關,像是曾經被嘲笑身材、被喜歡的人拒絕等,造成日後即使瘦下來,仍十分擔心體重變胖這件事。且總是認為不夠,即使BMI值已經過輕,仍然不感覺到事態嚴重。患者可能出現表現,像是暴食過後又因為罪惡感去催吐、挖喉嚨;可能一次吃一點東西就去催吐。有些則是屬於「漸食型」,也就是雖然不會去催吐,但平常會嚴重控制熱量,形成獨特飲食習慣,包括吃東西速度緩慢,例如可能一個三明治就吃兩個小時,讓自己不去吃其他東西。
周醫師表示,厭食症也常見情緒調控的問題,患者會因為體重變化,而情緒隨之起伏,長期下來,常會合併情緒障礙。根據統計,大約有65﹪的患者合併有憂鬱症,34﹪有社交恐懼症,26﹪有強迫症行為。家人應注意家中這類厭食患者,病情合併情緒障礙,應配合儘快就醫進一步治療。

體重暴減留意厭食、暴食症 及早治療

肥胖的民眾較容易伴隨飲食行為障礙,但若體重短期內大幅減輕,家人也不需太高興,需留意他們是厭食症暴食症的高危險群。
梅約醫學中心兒童中心飲食障礙專家萊西·辛表示,出現厭食症暴食症等飲食障礙疾病時,醫師必須及早介入治療,復原機率較高。
專家提醒,青少年透過節食、斷食控制體重,非常不適當。青少年當中不少是平常食用過多零食但每到正餐便刻意節食,醫師臨床上常看到長期減肥過度導致厭食症,這類病患會對身體肥與瘦形象有錯誤觀念,以為極端瘦才是美,這類患者的腦內血清素不穩定,血清素與人的憂鬱和進食行為相關。
醫師指出,除過度節食除了會引發厭食症外,且長期食用甚至還會導致人格認知功能障礙、記憶力衰退、和改變人的個性。此外由於減肥速度過快,還有痛風、膽結石、掉髮等後遺症,甚至容易讓身體電解質不平衡而易有生命危險,需就醫治療。倘若患者有服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物,更容易傷害肝腎健康,且快速減重常只是減掉身體水分而已。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過動症學童學習力差?醫師:提早治療可以改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乖上課時常不專心、愛講話、忘東忘西,動不動就跟老師頂嘴,尤其容易跟同學起衝突,早在小學就被歸類成令人頭痛的問題學生,經醫師確定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經過長時間的藥物治療合併行為治療後,後續表現判若兩人,今年更順利推甄上前三志願的明星高中。台中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身心科主任林志堅醫師表示,只要及早發現、積極治療,學習自我控制能力,多數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的表現也能很優秀。
國內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比例約為5~10%
林志堅醫師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種好發於兒童期的疾病,常見三大症狀為注意力不足(容易分心、忘東忘西、無法專注在同一件事情太久)、過動(不能安靜坐在位置上、身體會搖晃、上課喜歡走動),及衝動(忍不住插嘴、無法接受等待會插隊),國內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比例約為5~10%,尤其在國小一、二年級時最容易發生。
錯過治療 偏差行為比例高出3~6倍
許多家長會質疑:「我的孩子只是好動,長大後自然而然就會好?」林志堅醫師說,其實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腦部發展遲緩的疾病,因為腦部成熟度不足導致無法控制行為表現,如果沒有適當治療,這些症狀會持續到青少年,甚至是成年。研究指出,ADHD孩子沒有適當治療,其青少年階段出現情緒障礙、憂鬱症、偏差行為或反社會性行為的比例,比有接受適當治療的孩子高出3~6倍。呼籲家長,若孩子出現疑似ADHD症狀時,應趁早檢查,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目前針對ADHD治療方式以藥物治療及認知行為治療為主,但是仍有許多家長擔憂「藥物會不會對孩子不好?是否有上癮問題?」,林志堅醫師表示,雖然藥物難免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但是兒童用藥安全性要求比成年人更謹慎,醫師處方時必定會考量藥物療效與安全性,家長不必過分擔心。
及早尋求適當治療 避免耽誤孩子一生
提醒家長,ADHD是導因於腦部發育不成熟,不是因為家長管教不當、或老師不用心導致,許多家長因對ADHD認知的不足與過度擔憂,反而錯過孩子黃金治療期。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疑似ADHD症狀,應趁早檢查,求助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尋求適當治療,別讓家長一時的錯誤認知,耽誤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