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選對藥浴方 在家泡出好心情

藥浴,對於壓力大的人來說,是一種舒壓解疲勞的好方法;對於愛美的人來說,可以美容護膚;對於容易失眠的人來說,可以改善睡眠品質。對現代人來說不失為一個養生的好選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主任醫師吳建隆說,藥浴有助排汗、代謝、緩和情緒、舒解壓力、鎮靜安神等作用。藥浴雖然對身體有好處,但使用前仍要留心。
吳建隆提醒,如果使用較刺激的藥材泡澡,要特別注意浸泡的水溫與時間,尤其患有皮膚炎、氣喘、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泡藥浴前還是先諮詢醫師為宜。

藥浴,對於壓力大的人來說,是一種舒壓解疲勞的好方法;對於愛美的人來說,可以美容護膚。
浴缸泡澡 養生4配方
配方1 艾葉與紅花
適量取用,放入浴缸中泡澡,能舒解壓力與消除疲勞。
配方2 玫瑰花
適量取用,放入浴缸中泡澡,能保養肌膚與鎮靜安神。
配方3 當歸與川芎
適量取用,加入水中煮沸,再倒入浴缸中泡澡,能放鬆肌肉與助眠。
配方4 老薑
適量取用,加入水中煮沸,再倒入浴缸中泡澡,能促進身體溫暖與排汗,幫助新陳代謝。

花療法/滿天星、香豌豆 安定情緒

裝 飾了花朵,屋內連氣氛都如同明亮了起來,其實花具有療癒我們身心的功效。花的力量就在於其散發出的「氣」,也就是所謂的生命力。無論是人類或植物,這世上 所有具生命之物都有「氣」。「花療法」指的就是利用裝飾花朵這個動作,讓「花的氣」補充「人的氣」,並使之流動更順暢,進而達到恢復健康的功效。
花 療法的基礎源自東洋醫學的「陰陽五行說」。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有陰、陽、中庸的要素,萬物皆須達到平衡才得以成立。如心情低落沮喪的「陰」的時候,要用 「陽」的花朵裝飾;而過度亢奮、有些煩躁的「陽」的時候,則以「陰」的花朵為飾就能取得平衡,回復穩定的狀態。因花朵的形狀、顏色及香氣會綜合產生影響, 故其功效相當多元豐富。
滿天星
有效改善失眠
說 到自然界的陰陽協調,白天是陽,夜晚則是陰。無法入眠的人就是在理應為陰的夜晚,卻陽氣過剩而導致的。因此為了削弱陽氣,就需要補充陰氣,而能為我們達到 此功效的就是滿天星中帶有的陰氣。試著在寢室內擺設白色的滿天星吧!其低調而惹人垂憐的花朵,具有使人精神安定的力量,能替我們打造出最適合睡眠的環境。
香豌豆
粉紅色的花能幫助放鬆,倦怠時則推薦紫色的花
Sweet Pea的日文名稱叫作「香豌豆」,飄散著甜蜜的香氣。有人際關係的煩惱時,將粉紅色的香豌豆擺設在周遭,就能放鬆心情,伴隨著安心感,讓情緒也得以恢復平靜。
紫色的香豌豆能刺激腎臟機能,舒緩身體的不適,能有效改善倦怠、沒精神的情形。
圖/人類智庫出版
玫瑰消除身心的疲勞
玫瑰的香氣成分有強健身體的作用,能為身心注入活力,對無法打起精神或感到身心疲勞的人都有療效。玫瑰的「氣」很強,在客廳等較多人聚集的地方,只須插上2~3枝就能充分發揮效果。感到格外疲倦時,紅色玫瑰的氣又稍嫌過強,故建議挑選中庸的粉紅色或粉彩色系玫瑰。
金盞花別名「萬壽菊」,特別適合於因苦夏而胃腸疲弱時裝飾
金盞花正如其別名「萬壽菊」般,是生命力相當強韌的花朵。花朵呈黃或橘紅色,能幫助溫暖胃部,使氣的流動更順暢,提升消化吸收的機能,對因苦夏而腸胃疲弱的人相當有效。同時葉片會散發獨特的香氣,這是名為「茴香香氣」的成分,舒緩不適的功效相當值得期待。

薑餅屋擺久不壞 糖霜「防腐」下肚傷身

再 過一個禮拜就是耶誕節,買個薑餅屋應景過節,上頭的糖霜有白雪的感覺,一般來說薑餅屋放2、3個禮拜其實沒問題,但很多工廠製作的薑餅屋,因為量大得提早 製作,因此有業者會在糖霜或是薑餅裡加入防腐劑,拉長保存期限,問題來了,就算被加入防腐劑,民眾吃也吃不出來,另外,顏色鮮豔的糖果雖然是添加食用色 素,但國外有研究指出,食用色素會引發孩子過動、過敏,少吃為妙。


薑餅層層堆疊,旁邊有耶誕老公公、樹葉、積雪和遍地雪花,其實是這麼來的。烘焙達人陳宗裕:「這是正常的糖粉,它其實加了一些澱粉在裡面。」

糖 粉加上澱粉避免結塊,和蛋白檸檬汁一塊放進機器打發,前後只要一分鐘就OK,現成口糧餅乾裁切成方塊大小,靠蛋白霜當黏著劑,四片牆面蓋上屋頂,再擠上積 雪點綴。烘焙達人陳宗裕:「單純糖霜做起來的話,擺放的時間可能沒辦法很長,有業者會加一些防腐劑,讓薑餅屋可以擺放比較長的時間。」

DIY薑餅屋難度其實不高,常溫狀態能放上3個禮拜,但坊間有業者會在糖霜和薑餅裡加入防腐劑,拉長保存期限,這麼一來就算擺上幾個月都沒問題,防腐劑吃多了對身體都是負擔,但問題在於,不管是用看的還是吃的都無法察覺。

烘焙達人陳宗裕:「現在大部分的人很多是傾向不吃薑餅屋,因為如果是防腐劑的話,應該是沒辦法分出來。」

色彩繽紛的泡泡糖有黃色、紅色和藍色、綠色,買來當小朋友耶誕禮物,仔細看看成分,食用色素列的洋洋灑灑,吃進嘴裡舌頭立刻變色,國外研究指出,食用色素吃多了,會引發孩子過敏和過動。耶誕過節,跟著吃下肚的秘密得特別留意。

含滑石粉、色素 保健品不保健康?

保健品在製造過程中,因為有很多形狀外觀需要改善的部分,所以都會添加不少化學合成品,讓錠劑黏合、崩解等,專業藥師說,如果以一錠來說,大概3/4都是添加物,只有1/3才是有效成分,但對身體安全嗎?像滑石粉,化學專家認為,恐怕仍有致癌可能,但醫界卻說,口服不會被腸胃吸收,雙方看法不同。


維他命、葉黃素,瓶瓶罐罐放一起,台灣人愛吃保健品,但小心吃下一堆不需品,以這個亮紅色膠囊來說,外觀光滑漂亮,但葉黃素背後成分,胭脂紅、二氧化鈦、焦糖色素,全是「無關」,效能的額外添加物,藥劑科醫師說,這些「有效成分之外的其它化學成分」,都稱之為「賦形劑」。

和信治癌中心藥劑科副主任姜紹青:「(相對於)有效成分來講,整個賦形劑的量是很大的,可能會大到三倍至四倍,像滑石粉最主要用來做稀釋劑,就是我們剛剛講的一個非常少的有效成分,要把它變成比較大的體積,比較好操作。」

讓粉成形的黏合劑,讓錠溶化的崩解劑,還有膠囊外膜使用的明膠,您有想過,吃下一錠保健食品,有一半以上添加物跟著吃下肚嗎?安全性有沒有問題,像「滑石粉」常被用來增加保健品克數,錠劑、膠囊都常用,醫界認為劑量少,不用擔心傷身,學界則持保留態度。

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滑石粉本身就是我們所說的鎂的矽酸鹽,鎂矽酸鹽它本身危險性稍微大一點,國際上把它認為是2b級的致癌物,因為多的話,長期曝露的時候,容易造成所謂的卵巢癌以及肺癌,以及肺部組織的傷害,這個在很多動物實驗上面被證實。」

各界看法不同,但,藥師補充,這些添加物對於容易過敏的人仍有一定風險,特別是有些維生素b群裡面,添加的「食用黃色5號色素」,孩童根本最好不要碰。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食用色素5號本身來講,算是一個比較高毒性,然後爭議性很大的色素,本身容易造成小孩子的過動、過敏,甚至很容易誘發氣喘的現象。」

不要選大錠、大劑量,有效成分通常不多,只是吃下更多的添加物,此外,還是最好從天然食物來攝取,以免自以為每天補,卻是補進了不少化學合成物,久而久之,難免成為身體負擔。

腸躁症早期多肝鬱脾虛 後期脾腎陽虛

中醫師施睿宏表示,大腸激躁症簡稱腸躁症,通常是腸道結構正常但蠕動功能失調引起,早期多半屬於肝鬱脾虛,出現夾熱、夾寒、夾痰等現象,可能會形成肝脾不調、寒熱錯雜,到了後期多半出現脾腎陽虛。
施醫師指出,常見發病原因為情緒失調,久之導致肝鬱氣滯、肝脾不和,引起腸道氣機不利、傳導發生失常的情形;飲食、勞倦、寒濕等因素也可能誘發或加重腸躁症。
施醫師進一步指出,腸躁症屬於長期性且反覆發生的毛病,患者常有腹痛、腹脹、腹瀉、便祕、排便困難、腹部不舒服、排便後疼痛緩解、排便有黏狀物、有排便不乾淨感、排便後又有便意、排便急迫、肛門口有異物感、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當患者碰到壓力時,症狀可能會更嚴重。
通常這種病症可分為腹瀉型、便祕型、混合型、未分類型等四種,其中以便祕型、腹瀉型所佔比率較高,前者普遍發生在女性身上,後者普遍發生在男性身上。目前致病機轉還不是很清楚,醫界認為,患者可能受到飲食習慣、心理因素、排便習性、腸腔內環境改變等因素所影響而致病。
便 祕型患者常有每個禮拜排便次數少於三次、排便後症狀改善、糞便形態為硬塊等特徵,以及在過去一年內至少有三個月連續或不連續發生腹部不適或疼痛等症狀;腹 瀉型常有每天排便次數多於三次、排便後症狀改善、糞便形態為稀軟便或水便,以及在過去一年內至少有三個月連續或不連續發生腹部不適或疼痛等症狀。
施 睿宏醫師出,傳統中醫辨證常分肝鬱脾虛、寒熱夾雜、腸道津虧、脾胃虛弱等類型進行治療。肝鬱脾虛型適合用痛瀉藥方加減方論治,腹痛嚴重者可酌加元胡、川楝 子等;飽嗝頻繁者可酌加沉香、白蔻仁等;腹滿脹痛、大便祕結、想排便卻不能排便者,可酌加檳榔、大黃、枳實等;氣滯日久、腹痛有固定處,而且舌紫暗或有瘀 點者,可酌加桃仁、丹參、五靈脂、元胡等。
屬 於寒熱夾雜型適合用烏梅丸加減方論治,少腹疼痛、脹滿惡寒者,可以去黃連,然後加荔枝核、小茴香等;口苦、胃腸灼熱者,可以去川椒、炮薑、附子,然後酌加 梔子、吳茱臾等;腹痛者可酌加元胡、川楝子等中藥材;濕邪內阻、腹滿厚重者,可以去大棗、黨參,然後酌加檳榔、厚朴、山楂炭、藿香等。
腸 道津虧型適用一貫煎加減方,氣虛者可酌加黃耆、太子參、甘草等;便祕嚴重者,可酌加火麻仁、元參、生首烏等;腹痛可酌加元胡、重用白芍等。脾胃虛弱型適用 參苓白朮散加減方,久瀉不止、脾虛下陷者,可酌加升麻、柴胡、黃耆等;腎陽已衰、寒氣內甚者,可酌加肉桂;黎明時泄瀉、伴隨腰膝痠軟、身寒肢冷者,可酌加 補骨脂、肉豆蔻等中藥材;脾虛濕盛者,可酌加藿香、蒼朮、厚朴、澤瀉等。

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有效甩開失眠

你也有失眠的困擾嗎?尤其不管嘗試過翻身、放鬆心情等各種方式,仍都無法一夜好眠嗎?開業醫精神科診所醫師羅瑋琪指出,其實失眠不是疾病,只要找出導致失眠的原因,對症下藥,就能有效改善睡眠品質。
失眠可分為短暫、短期、長期等三個狀態,短暫性通常小於七天,短期則維持一到三個星期,至於長期則恐持續三個星期以上;羅瑋琪醫師表示,像是輪班制工作、處於噪音環境、戒斷藥物等都有可能造成短期失眠,而若為長期失眠,則通常和潛在精神或生理疾病有關。
醫師羅瑋琪進一步說明,想要擺脫失眠,除了要保持固定睡眠和睡醒時間外,若睡不著時千萬不要強迫自己,下午時也應避免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品,晚上也不要抽菸,且應均衡飲食,等到想休息時再去睡覺,就能幫助改善睡眠品質。
長期處於失眠,不但會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羅瑋琪呼籲,若有失眠的現象,最好是諮詢專業醫師的協助,避免自行購買安眠藥助眠,才能真正治根,甩開失眠症狀。

冬季假期易心臟不適 專家:足量運動避免暴食

(大紀元記者鄧振梁編譯報導)去年聖誕節時,當時45歲的田納西州牙醫師卡布勒(Jason Cabler)在家練舉重時胸口疼痛,送至急診室後醫生診斷他為心肌梗塞,並發現他的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特別高,囑咐他減少脂肪與糖份的攝取。研究顯示,心臟疾患(包括致命的心肌梗塞)在聖誕節到新年期間是發作高峰期。

《明星論壇報》(Star Tribune)報導,這不光是西方現象,研究發現在中國也是如此,這種疾患包括致命與非致命的心臟病,還有一種較不嚴重的「假期心臟症候群」(holiday heart syndrome),起因於暴飲貪杯讓心臟跳動不規則。季節性患病增加原因尚不清楚,或與天氣冷、過度狂歡與壓力有關。

西北紀念醫院(Northwestern Memorial Hospital)心導管室的主任查爾斯戴維森(Charles Davidson)表示,前幾日在四小時之內有三位心肌梗塞發作來到醫院。醫院通常一週才來兩三個。

美國心臟學會發言人、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的心臟科醫師史丹醫師(Dr. Richard Stein),表示,大部份針對假期心臟病趨勢的研究發現,心肌梗塞與其他疾病在這期間在統計上有顯著增加的現象,雖不是巨幅上升,卻值得注意。
假期心臟症候群發生在寒冷季節,有時久坐的人或患有心臟疾病者在戶外剷太多的雪,或在戶外待太久的時間。理查史丹醫師表示,寒冷季節讓心臟血管收縮,心臟需氧量增高。但溫暖地區也會發生這個現象。若流感季節出現在冬季假期時,也是造成心臟病發的一項因素,因為病毒可引起發炎,進而增加了心臟的壓力。

理查史丹建議民眾可採取一般的防護措施,包括流感疫苗注射、避免暴飲暴食與足量的運動。

加州聖地牙哥大學社會學家菲利浦(David Phillips)長期專注在研究人們死亡時間問題。他的研究涵蓋全國數百萬案例,發現在聖誕假期(從聖誕節到新年)致命的心臟疾患增加5%。其他原因死亡也增加,但沒有心臟病這麼多。
他估計每年有超過兩千名增加死亡病例,大部份是心臟相關疾病,與聖誕假期有關。這與醫院在假期的排班有關,這期間醫生護士比較少,大部份資深員工都去度假了。

菲利浦還表示,假期時死亡增多是因為人們容易忽視症狀,延後看醫生的時間,如果心臟問題或其他嚴重問題在醞釀就很危險。他建議,如果民眾出現生命威脅的症狀,如胸痛、不明原因跌倒、手腳麻痛,一定要趕快到急診室。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產後憂鬱纏身 婦穿薄衫寒夜遊蕩

家中有產婦,真的要多花時間細心陪伴鼓勵。屏東一名婦人,在寒冷的深夜裡,只穿一件薄薄的衣服,在街上遊蕩,警消趕到現場,拼命想幫她穿上溫暖大衣,但婦人只是一直哭鬧,原來她生產完不久,罹患產後憂鬱症,怕孩子帶不好,又怕身材無法恢復,最後因此情緒失控。
警消圍住這名婦人,寒冷冬夜裡,她卻穿得單薄,跑到大街上哭鬧。好不容易婦人被安撫,縮著身體坐在路上,一問才發現,婦人剛生完小孩不久,卻罹患了產後憂鬱。擔心身材回不來,擔心孩子帶不好,壓力讓她崩潰。
而其實從懷孕開始,體內荷爾蒙、內分泌就會改變,生產後的角色轉換,更讓新手媽媽措手不及。醫生說,高達8成孕婦,產後一星期,會出現情緒低落,通常2到4週會改善,但要是狀況持續就要小心,除了讓產婦放鬆心情,聽聽音樂、看看風景,最重要的還是家人的陪伴,幫忙分憂、持續鼓勵,才是讓產後憂鬱,永遠遠離的萬靈丹。

研究:團體治療比個人諮商有效

一項由蒙特利爾大學及聖‧賈斯汀醫院研究中心所進行的研究顯示,在進行2次90分鐘團體治療後的24個月期間,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率就減少了25-33%,顯示在心理健康的治療方式上,團體治療遠比個人心理諮商還要有效!
這項研究共有倫敦19所學校參與,這些團體在以個人人格類型為背景下,討論想法、情緒和行為,例如辨識引發事件的導火線;並在老師的指導下探索管理個人問題的方法。而在介入措施實施後的2年間,研究團隊每半年就會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發展情形。
結果顯示,嚴重憂鬱症、焦慮和行為問題的症狀減少了21-26%;衝動性高的青少年則減少了36%的嚴重行為問題;而焦慮敏感度高的青少年減少33%的嚴重焦慮問題;絕望感高的青少年則在嚴重憂鬱症狀上少了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林家興教授表示,認知行為的團體治療重點,不僅僅在於參與團體的次數,而是當事人在非團體進行時間,能否應用在團體治療中所學得的技巧。一般團體治療約8-10人,每週1次,而一個完整的團體治療通常會進行8-10次,視內容而有所差別。
林家興教授進一步指出,對於在職場、校園、家庭或是有人際問題的人來說,團體治療比個人諮商更合適。因為在團體中的互動,會有助於當事者練習解讀、聽懂與面對問題,也有機會回饋他人,並藉由觀察問題,練習正確思考到行為產生改變。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葉雅馨主任則表示,這個研究結果非常值得引以為鏡,代表團體治療的內容大大影響且可改變青少年的行為認知,最重要的是,團體治療的重點在於介入的有效,只要用兩次介入措施就可以有顯著的效果,那將大大鼓勵國內學校對心理健康的預防及促進。

心跳砰砰喘不過氣 竟是更年期

許多中年女性常有心悸不舒服感覺,卻不知是心臟問題或更年期荷爾蒙變化引起。醫師表示,造成心悸的原因很多,一旦心悸症狀持續太久;且出現胸悶、胸痛、喘不過氣來等情形,民眾勿自我診斷用藥,應立即就醫找出病因,才能對症下藥,避免憾事發生。
「心悸是指感覺到心臟的跳動。」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駱惠銘說,心臟就像一顆馬達,雖然24小時不停運轉,但一般人不會感覺心臟在跳動。心悸時,心跳可能快或慢、不規則亂跳或停拍。
駱惠銘說,造成心悸的原因很多,包括各種心臟疾病、自律神經問題、內分泌問題(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更年期賀爾蒙變化)、電解質不平衡、藥物、緊張等。若心悸是心臟問題引起,通常胸悶、胸痛可能是心血管阻塞、心絞痛所致;呼吸喘不過氣可能與心臟功能不好、心臟衰竭有關;心跳過速或過慢則可能造成腦部血流供應不足而引起頭暈。
值得注意的是,更年期荷爾蒙變化也會引起一連串身心症狀,生理方面主要是女性賀爾蒙分泌減少影響到心血管系統的調控,導致心悸、臉潮紅。此為暫時現象。一旦停經4、5年後血壓上升,可能是原發性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高。駱惠銘說,相較同年紀男性,女性停經前的血壓值較低;但停經後婦女的血壓則上升較快。
更年期心理方面,因女性荷爾蒙濃度降低,女性較易憂鬱、低落情緒、睡不好,同時還會影響到自律神經系統。自律神經系統通常分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若交感神經興奮易刺激心跳變快、心律不整;相反地,副交感神經興奮會造成心跳變慢,甚至心跳停止、昏倒意外。
如何判定心悸是更年期心悸或心臟問題?駱惠銘說,女性更年期有一定年紀,約介於45至55歲;配合臨床症狀及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抽血檢查等,進一步揪出造成心悸的幕後黑手。
不過,並非所有心悸都要就醫,還需判斷心悸的嚴重程度及範圍,除非心悸症狀持續太久,並合併有胸悶、胸痛、喘不過氣、頭暈、暈倒等症狀,此時應趕緊就醫,由專業醫師確診治療。
駱惠銘表示,民眾平時飲食應以養生清淡為主,少油、少鹽、少糖,尤其更年期女性若補充植物性荷爾蒙保健食品,因坊間商品種類眾多,建議一定要在婦產科醫師的建議下使用,以免更年期心悸、熱潮紅症狀雖緩解,卻換來乳癌、子宮內膜增生等副作用,反而得不償失。
康寧醫院婦產科主任楊再興醫師說,更年期女性不妨多補充植物性蛋白質、抗氧化功能的新鮮蔬果,並視個人情況補充植物性雌激素類的保健食品,達到預防作用。多項國際臨床研究顯示,含有大豆異黃酮素、萃取自亞麻籽、苜蓿芽等食材的木酚素和香豆雌酚等成份的植物性雌激素保健食品,對於更年期症狀緩解很有幫助,尤其心悸問題,研究顯示食用3個月後,有75%更年期女性的熱潮紅與心悸狀況均獲改善,且子宮內膜厚度也沒增加。
駱惠銘建議,改善心悸不舒服應把握4原則,包括飲食、活動、情緒管理及嗜好面向。飲食方面應清淡、控制體重;每天做規律緩和運動半小時或1小時;多看書、聽音樂轉換情緒;不要做容易刺激心臟的行為與嗜好,如菸、酒、咖啡少碰,但含抗氧化劑的茶類則可飲用。他說,配合運動、飲食補充、心情調適及專業醫師建議,女性朋友都能安然度過更年期身心不適危機。

德國研究-置身噪音環境 兒童過動風險高

最新的研究顯示,除了人工食品添加劑與電視等已知的因素之外,小孩也會因居住在交通繁忙地區、暴露於高分貝噪音汙染的環境,而有相對較高的出現過動症狀的風險。
德國海姆霍茲環境健康研究中心蒂絲勒女士領軍的研究團隊,針對慕尼黑地區900名兒童所做研究發現,暴露於高分貝噪音的小孩出現過動、注意力難集中問題的機率,比低噪音環境的孩童高出28%。
而且,飽受高分貝噪音汙染的家庭,小孩陷入焦慮等異常情緒反應的案例,比一般安靜環境住家小孩多兩倍以上。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心理學家柏斯葛女士說,噪音汙染對於兒童的行為及精神健康造成劇烈影響。她指出,交通噪音會干擾小孩的睡眠與注意力,而這可能導致過動
這項研究的報告發表於《環境研究》期刊。在此之前,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助教授薩卡曾質疑,不少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病例,實際上是睡眠品質不良等睡眠失調問題。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統計,全美3歲到17歲的人口中,有將近8%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多吃五穀、豆子!高纖食物顧腸胃

以中醫觀點來看,膽若出問題可能影響腸胃功能、造成消化不良!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黃中瑀醫師表示,膽有儲存、濃縮以及排泄膽汁的功能,與肝臟息息相關,若膽汁無法順利進入腸道,就會影響脾胃消化,進而引起腸胃病變。
傳統中醫認為,膽的氣機與腸胃疾病有關,肝膽功能失常會影響脾胃消化功能,而出現厭食、腹脹、腹瀉等症狀;肝膽間關係更是密不可分,因為肝氣疏泄條達,膽腑才能保持清虛和通降正常,如果肝氣不疏,就會導致膽氣鬱阻,而引起腸胃不適。
高纖飲食幫助排膽酸 腸道也能因而疏通
黃中瑀醫師說,肝膽保養之道在於飲食需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且盡量選擇低脂食物或少吃油炸物,如可用瘦肉取代肥肉烹調食用,或多吃高纖食品,如蔬果、全穀類或全豆類,因它們富含的高量纖維質能幫助腸道吸附膽酸(膽汁的主要成分),和糞便一同排泄出去,這麼一來,肝膽疏通‵,身體也會健康。
正常作息加穴道按摩 事倍功半
保養肝膽也需調整日常生活作息,要養成不吃消夜、早睡早起、適度且規律的運動習慣等,除此之外,也可多按摩足三里、天樞、中脘等穴道來幫助肝膽疏通條達。
黃中瑀醫師更建議民眾若想利用食補的方式來養肝膽,可選取洋菜、蒟蒻、燕麥、豆類、木耳、香菇等食材,再添加入烏梅、山楂、甘草、麥芽、神麴等藥材,熬成湯飲用。(將藥、食材加入適量的水,以大火煮沸後,再轉小火熬煮半小時即能服用)。

做好4件事 學習與焦慮共處

有壓力,自然有焦慮。但持續而過度焦慮,將嚴重影響健康。活得規律正向也需要學習。睡得著、吃得下、動得起來、笑得出來,才能穩固身心。
又是年底。
學生拚報告、趕畢業;上班族拚績效、結專案,消化預算。年底,是個焦慮指數升高的季節。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黃韋欽指出,焦慮的來源,大多是擔心情況懸而未定。
和憂鬱一樣,焦慮是人類最常出現的情緒狀態之一。
精神健康基金會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認為,適度、短暫的焦慮可以讓人達到做事一鼓作氣的效果,但慢性、過度的焦慮,卻會讓人變得「再而衰,三而竭」。
焦慮不持續 正向看壓力
持續而過度的焦慮累積,容易造成問題。
黃韋欽指出,常常處於焦慮情緒的人,腦中可能形成某種神經迴路,變成一種自動化思考的習慣,以至於愈來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中。
生理上,也可能導致大腦內部分泌神經傳導物質的不平衡。久了將導致身體荷爾蒙失調,自律神經過度亢奮,影響睡眠、情緒等。
焦慮情緒也可能產生下一環的反應。中崙諮商中心心理師黃龍杰舉例,有人的緊張焦慮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行為。例如,因為上課壓力、或怕被老師責罵等,而變得拒學。
也有人在焦慮時,不正面處理問題,卻選擇自我安慰的逃避行為。例如,大考前讀小說、打電動,或是該工作時就喝酒、抽煙等,甚至成癮。
黃龍杰指出,少數人會在壓力狀況解除後,成癮行為依舊持續,這就是焦慮帶來的下一輪問題。
黃龍杰指出,暫時的焦慮反應,人人都有,也很正常。只有極少數人會罹患「焦慮症」。
焦慮症有多種類型,如恐慌症、社交畏懼症等。楊聰財指出,「廣泛性焦慮症」是最常見的一種。廣泛性焦慮症是指,不只對「特定的事件」,而對生活中許多大小事都擔心。
它有嚴謹的醫學定義,包括,這種情緒是否造成常常坐立不安、容易疲累、難以專心、容易煩躁、肌肉緊繃,及睡眠障礙等六種狀況。
如果這六種狀況中包括三項,且持續三到六個月以上,就有可能是罹患了廣泛性焦慮症。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更年期頻尿 陰道乾癢補充荷爾蒙

女人開始出現頻尿、心悸、盜汗、熱潮紅、失眠等症狀時,小心就是更年期來報到!女性進入更年期之後,生理方面明顯會出現許多不適症狀,尤其「頻尿」更是惱人,甚至一不小心進而造成尿失禁、頻尿,反覆的陰道或是尿道感染、小便疼痛等相關症狀浮現。
桃園縣壢新醫院婦產科任士熙醫師表示,女人的尿道主要是依靠尿道壁周圍的平滑肌、橫膈肌、尿道黏膜,以及黏膜下的血管神經等力量,使尿液不會露出。不過進入更年期停經後,由於荷爾蒙的缺乏,使得尿道和陰道的黏膜萎縮,膀胱壁下方的神經接受體減少,因此只要稍微壓迫到膀胱,例如打噴嚏、咳嗽、跳躍等行為,就容易出現漏尿的情形。
更年期泌尿道感染 屬於過渡問題
更年期發生泌尿道感染或是頻尿的問題,大約在女性40歲後期到50歲左右會比較明顯,但是大多只是一種過渡期,不會永久影響。尿道的寬度會先從裡面先萎縮,造成外面寬度較大,因此容易讓細菌附著在膀胱壁,而引發感染。等到更年期過渡期,尿道口跟著萎縮後,就不會產生細菌易附著的問題,也比較不會再有頻尿、尿道感染的問題。
另外,任士熙醫師也指出,更年期生殖泌尿道的問題,有時女性誤以為是一般尿道感染而前往泌尿科診斷,因此只能暫時治標,其實應該要對症下藥,針對荷爾蒙缺乏的問題來治療。一般來說,會以「陰道電刺激治療」,利用特殊的儀器以低頻率電流刺激骨盆底神經,用以降低膀胱敏感度,擴大膀胱容積,進而改善頻尿症狀。另一種方式就是利用手術,將膀胱頸上拉至正常位置的方式改善。
不過最基本預防的方式就是補充適當劑量的女性荷爾蒙,可以使用凝膠塗抹局部或是用口服藥物的方式,而吃得又會比塗得要來得有效。
更年期補充荷爾蒙 有植物性新成份
至於女性荷爾蒙的補充則分為植物性荷爾蒙或是藥物荷爾蒙,兩者的差別在於副作用的差異性,以及作用效果,藥物比較會有副作用的問題,比如會讓人食慾變好,因此吃得較多、體重易超標;且有乳癌家族病史或是有吸菸習慣、有血栓病史的人不宜攝取。
相對來講,植物性荷爾蒙可以攝取的族群較不設限,副作用也較少,新型複方植物性荷爾蒙中除了有市面上常見的大豆異黃酮,還有木酚素與香豆雌酚,,而此複方成分為以色列科學家所研發與取得專利,證實服用1個月後,具有改善陰道乾澀困擾與發炎的症狀;此外除了幫助緩解熱潮紅外,緩 解肌肉關節痠痛、頭痛、失眠等常見症狀,也都有幫助。
補充天然荷爾蒙 要控制劑量
補充荷爾蒙也可以靠日常飲食獲得,例如豆漿等大豆食品,就含有天然荷爾蒙,也有不少婦女會靠吃蜂王乳、月見草油等來補充荷爾蒙,任士熙醫師提醒民眾,補充的同時別忘了控制劑量,過多的荷爾蒙補充反而會造成子宮內膜增生,甚至有可能出現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心靈過勞易致病 醫籲勿輕忽

不少民眾面對生活環境的壓力,除了可能因超時工作有體力過勞情況,心靈過勞也會影響身心健康,醫師呼籲不該忽視。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謝光煬今天在院內衛教宣導會中表示,「心靈過勞」是指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承擔的責任或遭逢的挫折,已超過所能負荷的限度;壓力來源不只有外界的期許,更多情況是來自於每個人內心的自我要求。
謝光煬指出,心靈過勞的人常有容易煩躁、過度擔憂、放心不下、求好心切等人格特質,常把過多的壓力攬在身上,這些人通常習慣如此,往往心靈已過勞了而不自覺。
他說,長期壓力超載可能導致易怒、坐立難安、沒有耐性、無法專注、失眠等症狀,並可能成為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另外,壓力透過自律神經系統與神經內分泌系統,也會造成各種器官的不適,如頭痛、暈眩、耳鳴、顫抖、頻尿等。
謝光煬表示,心靈過勞者也是高血壓及心血管病變的高危險群,心肌梗塞、心因性猝死、腦中風的風險大增,免疫系統也會受到影響,可能反覆感冒不易痊癒,甚至罹患癌症。
他說,有心靈過勞情況的人,通常要自我調整並不容易,尋求專業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能達到較好效果。情況嚴重者可接受抗憂鬱劑等藥物治療,可在數週至數月間加以改善,解除對身體健康的威脅。

女性更年期好擾人 症狀百百款

【故事案例1】 溫柔女變成虎姑婆… 老媽怎麼了?
小娟覺得媽媽最近「變了」,不時對她和哥哥發脾氣怒吼,有時也會動不動就悲從中來。上星期六晚餐時,哥哥不小心說菜鹹了點,媽媽大發雷霆,最後還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哭泣。小娟真的不懂,平日溫柔婉約的媽媽怎麼變成「虎姑婆」,是不是有什麼心事?是不是得了憂鬱症
其實小娟的媽媽也很困惑,最近常莫名的憂愁及憤怒。在家她覺得小娟和哥哥不再貼近她,一天到晚不見人影,更肯定自己將來會無依無靠;在公司,她覺得工作遇上頻頸,老覺得自己江郎才盡,新人已追上來了。好幾次下班路上,走著走著,看到大樓外牆螢幕播放廣告,眼淚卻不自主的流下來,她頻頻問自己,到底怎麼了?真的是如小娟說的,得了憂鬱症
更年期訊號:月經開始不規則
其實小娟的媽媽很可能是更年期到了。
幾歲開始才是更年期?醫師說:月經開始不規則就是更年期來了。
一般在45到54歲左右時,卵巢功能下降,月經漸漸不來,一旦超過1年以上不來,就稱為「更年期」,台灣平均是在51歲左右。
更年期症狀
一旦進入更年期,約有四成的人不自知,有人會失眠、煩躁、焦慮,覺得渾身不對勁,還以為是被「壞東西」纏上。
據國健署統計,更年期女性在生理上的變化,主要是熱潮紅(54.6%)、盜汗(41.5%)、失眠(41.1%)及心悸 (31.6%)等,其他症狀包括胸悶、頭痛、暈眩、陰道乾澀、異常疲倦;而情緒上的變化則以煩躁最多(36.5%),其次為焦慮(21.1%)及心情低落(15.5%),其他還有健忘或注意力不集中、恐慌,以及心理上的其他變化。
但三軍總醫院婦產部內分泌及優生保健科科主任張芳維醫師指出,有約20%的停經婦女更年期症狀只會維持一年或只有輕微不適,也只有約25%婦女的更年期才可能會超過五年。所以更年期不是整個後半輩的問題,僅僅是一個過渡時期。
醫師指,進入更年期的女性,除了身體的不適外,這個時期的女性剛好會遇到家庭生活重心的改變、職場中想要自我提昇卻力不從心及對即將退休,面臨人生下一個階段何去何從的疑慮,因而常會造成心情低落及憂鬱。
【故事案例2】 阿姨怎麼了?一到午後就臉紅發熱
玲美最近很煩惱,不知為什麼到午後就臉紅發熱,全身熱呼呼,她老是懷疑辦公室的冷氣被人關了,但查看都沒問題,辦公室18歲的工讀生每次看她在查冷氣開關,總笑笑說:「阿姨,你是不是更年期?」
雌激素荷爾蒙減退 促黃體素大量增加
醫師指出,更年期卵巢功能嚴重退化,雌激素荷爾蒙急速減退,促黃體素的分泌量大量增加,在促黃體素的作用下,臉部、頭頸部及渾身皮下的毛細血管急速擴張,血流速加快,更年期婦女容易臉部、頭頸部及渾身皮膚發熱、發紅、發燙。另外,雌激素荷爾蒙含量明顯下降時也會導致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調,使體溫迅速升高。
【故事案例3】 她怎麼了?客人點餐一轉身就忘了
從事餐飲的郭媽媽,最近老忘東忘西,有時客人點完餐,她一回頭就忘了,連她拿手的招牌菜,她也忘了怎麼做,郭媽媽開始擔心是不是得了老年癡呆,看了醫師做了一些評估,醫師問了經期,告訴郭媽媽「你更年期了。」「更年期也會健忘啊?」
女性荷爾蒙減少、腦神經退化 記性變差
更年期女性之所以記性變差,主要是因為女性荷爾蒙減少伴隨著腦神經退化的影響。如果雌激素分泌正常的話,就可以維持腦神經發出正常的傳導波,保有正常記憶力。但是步入更年期之後,女性荷爾蒙減少,腦神經逐漸退化萎縮,大腦傳導波無法正常發送,記憶力就會隨之降低。
【故事案例4】 我怎麼了?好身材就此回不來了
張太太常會提起自己年輕時身材有窈窕,52歲的她不敢照鏡子,因為開始進入更年期之後,身上充滿著贅肉,沒有以往的丰采,她常捏著身上的贅肉問:「難道我的好身材真的回不去了嗎?」
雌激素分泌減少 好身材回不去
更年期婦女受到雌激素分泌量降低,肥胖部位逐漸轉向腹部導致蘋果形肥胖,腹部肥胖特別容易導致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疾病。身體基礎代謝率會隨年紀增長反而下降,醫師建議,要提高身體代謝就要有足夠的有氧運動,並且少吃含鹽、膽固醇、脂肪和酒精的食物,多攝取植物性蛋白質,多補充維他命如鈣質,多吃可抗氧化的高纖蔬果,多喝水。
張芳維醫師說,如果確定是更年期,首先要做的是學會「和更年期和平相處」,多數女性朋友只要日常作息正常、適度的運動、並且調整飲食,多吃含有植物性的雌激素山藥、大豆、五穀雜糧,如果非常不適,張醫師建議可以考慮使用藥物治療。

運動解憂鬱! 「悶燒鍋」型人格易罹癌

經常這裡痛、那裡痛,卻檢查不出病因嗎?可能不是身體出毛病,而是有憂鬱傾向,專家建議,角色身份多從的婦女,比男性更容易憂鬱,建議要定時做運動半年,可以改善憂鬱情緒,要是沒有適度疏壓,醫師說,不只身體會出毛病,甚至還會出現「妄想症」。
壓力一來就瘋狂血拚嗎?醫師說,要是出現吃不好、睡不著的現象,請小心「憂鬱傾向」。精神科醫師楊聰財:「確實有一種叫做『C型性格』,『C』就是CANCER(癌症)的代稱,這一類的人俗稱就是有『悶燒鍋效應』,他生活上碰到壓力的時後,他都比較採取不恰當的、悶在那邊的方式,女性的癌症,特別是乳癌的個案身上,會發現到(這種C型性格)。」
三總精神科主任葉啟斌:「容易生氣,甚至晚上很容易失眠,或者想一些白天發生過的輾轉難眠,或者說他可能會譬如說產生一些身體的症狀,身體不明的疼痛之外,也會開始出現一些胃食道逆流、便秘啊、拉肚子啊,等等狀況的反應,他可能去看了很多醫生,到處找病因,可能都找不到什麼病因。」
精神科醫師解釋,腦部是由上往下作用,當壓力經過主管思考判斷的前額葉,再來到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腦子處理不好時,就會導致睡眠品質差,再往下影響自律神經系統會盜汗、肌肉緊繃。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堆疊式的惡性循環,如果他角色來越多重,也許是他擔心父親的身體健康,然後偏偏他又是已婚,然後又碰上華人最難解的『三大問題』,婆媳問題、妯娌問題、姑嫂問題,或是有在工作、夫妻失和,他就越堆疊的越多這種的症狀,這種的傷害性就越大。」
專家解釋,男女腦子構造大不同,女性比男性容易憂鬱,醫師建議,「生氣」是應該的。三總精神科主任葉啟斌:「真的可以『生氣』,不是叫你說就不能生氣,第一點,你要做到的是,要能夠察覺自己的情緒,譬如說你今天生氣了,譬如說你今天生氣了,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生氣了,還有為什麼生氣,所以其實如果你知道自己生氣的原因,其實你大可以跟對方進行溝通。」
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女性經常採取的紓壓方式,第一名是「打掃、整理、做家事」、第二名是「看電視或電影」、第三「面對面與人談談」、第四「休息或睡覺」、第五「用手機等語言方式與人談談」,「運動」排名第八,但研究顯示,「運動」是對抗憂鬱情緒最好方式。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半年以上的固定運動,而且運動已經成為你的習慣,他的憂鬱指數是最低的。」
精神科醫師表示,憂鬱不解決可能導致妄想症,讓人際關係更不協調,建議女性尋找專家諮商,透過溝通和運動,狀況都可以大幅改善。

失能長者照護 如廁別太依賴紙尿褲

失能長者的照護,是家屬面臨的棘手問題,照顧過度又可能加速失能情況惡化。專家建議,若失能情況還不算嚴重的長者,如輕度、中度等,透過輔具就可自行活動的長者,應訓練其自主能力,例如自行吃飯、排泄,避免加速惡化失能狀況。
順著病人作息 對他不是好事
弘光科技大學護理系副主任雷若莉表示,隨著台灣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目前針對台灣長者的照顧概念正在進行調整與修正。過去,民眾總覺得為了敬老,應該順著老人家的生活作息,隨其自己的生物時鐘控制睡眠時間,才算孝順。就算白天整日睡覺,夜晚整夜失眠也沒關係,想吃就吃,不想吃便不吃。
日本自立理論 零尿布零臥床
然而隨著日本竹內孝仁教授所推動「零尿布、零臥床、零約束及復健運動」的老人照護概念,在日本老人長期照護界成功推動多年,雷若莉說,根據竹內教授老人照護的「自立理論」,在家中或在養護機構的長者,應維持每天飲水1500cc,並且提供1500卡的熱量,避免便秘,以及每天維持運動或走路散步。
怕他如廁跌倒 尿布害他失能
雷若莉表示,更重要的是,盡量別讓老人家整日臥床,鼓勵白天活動,晚上休息,將可以有效預防快速老化及機能退化、輕度失智。
輕、中度失能的長者多是部分活動受到限制,但仍可自主行動。職能治療師公會常務理事柯宏勳表示,照顧輕、中度失能長者的最重要概念,就是幫助他們能自主地生活,過度的照顧反而可能有副作用,造成長者加速失能。
在臨床上,柯宏勳就常見到失能長者其實還有行動的能力,可自己走到廁所大、小便,家屬卻擔心長輩下床走路會跌倒,而替他包尿布,久而久之,老人就退化成完全無法下床走動。
善用輔具 手打石膏也能吃飯
「任何的動作都是一種復健」,柯宏勳說,走路、拿餐具都是一種復健,身體的肌肉、器官都是「用進廢退」,也就是不去使用它,就容易越來越退化。因此,家屬更應鼓勵失能的老人,透過輔具的協助,自主完成某些活動。
一位因跌倒導致手骨折的80多歲老奶奶,即使手打著石膏,透過職能治療師的協助,將湯匙變粗、增加手指握住把柄的容易度後,老奶奶也可以自己拿餐具進食,無須他人餵食。柯宏勳說,有些失能老人進食會有些困難,例如容易嗆到等,可透過姿勢的改變,幫助老人進食。
選輔具先諮詢 選錯反成傷害
依失能者狀況,選擇合適的輔具是很重要的事,若給予不適合失能者的輔具,恐造成更大的傷害,或是惡化失能情況,柯宏勳建議,家屬可先與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討論、諮詢,再選擇較適合失能長者的輔具。
▇ 排泄照護很重要起床如廁 擴大生活圈第一步
失能者的排泄照護,是影響其活動範圍及尊嚴的關鍵,柯宏勳說,還沒有嚴重到臥床無法行走的失能者,家屬應盡量協助患者到廁所或便盆椅排泄,而不要完全依賴紙尿褲。這不但可維持患者的尊嚴,也能使他們的生活以及活動範圍擴大,給他們回歸正常生活、再次融入社會的勇氣。
柯宏勳表示,失能者若能不使用紙尿褲,就盡量不要使用;輕、中度可自行走動如廁的患者,也可透過復健褲的協助,維持基本的活動機能,並維護其隱私尊嚴。
柯宏勳說,復健褲和紙尿布不同,它就像是內褲,穿脫比較方便,褲子有加厚襯墊,幫助水分的吸收,若患者來不及走到廁所就漏尿,復健褲可避免外褲濕、產生異味等問題,讓患者不會因為失禁問題而躲在家中,更願意出外活動。

擺攤賣茶 熱心助失智老人

吳麗惠是單親媽媽,17歲未婚生女,當時男友還沒當兵,允諾退伍後娶她,不料在退伍前半年意外身亡。吳麗惠靠著擺杏仁茶攤、到夜市洗碗,獨力拉拔女兒成年,沒想到死於醫療意外,親友都為她坎坷的一生唏噓不已。
吳母表示,女兒自小貼心,會幫忙照顧小她6歲和18歲的弟弟、妹妹,男友死後,她也沒嫁,打零工月入僅1、2萬元。僱用吳麗惠洗碗的臭臭鍋業者謝蕙宇說,吳麗惠工作認真又勤快,「這麼早枉死,真是紅顏薄命」。

送熱茶貼心吹涼

《蘋果》去年3月曾採訪過吳麗惠,她在高市十全一路擺攤賣杏仁茶,和弟弟已在兩個月內協助兩名失智老人返家,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工組長陳俊佑稱讚兩姊弟:「展現台灣人溫暖人性,令人感動。」
《蘋果》採訪當晚寒流來襲,吳女和弟弟在夜市前賣杏仁茶,姊弟倆在大街上和一位老阿嬤拉扯,記者上前詢問,才知阿嬤是迷途失智老人,吳麗惠和弟弟擔心她發生意外,硬把阿嬤留在攤位上。吳麗惠非常低調,直說是舉手之勞,她端杏仁茶給阿嬤喝時,還貼心把茶湯吹涼,溫柔地提醒記者:「老人家就跟小孩一樣,要很注意!」她一口一口輕輕吹氣的模樣,記者印象深刻,不料一年多後不幸殞命,令人不捨。

老老介護 預防老人失智憂鬱症

聖誕歲末將至,過節氣氛濃厚,此時卻是獨居老人的危險時刻;根據內政部戶籍人口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260萬,其中有4萬8千名獨居老人。專家指出,以台北市為例,獨居老人一半有憂鬱症傾向,建議獨居老人多與人互動,可以預防失智症憂鬱症
嘉義基督教醫院社區健康部主任張育誠表示,獨居老人常因視力和聽力退化,無法完全自理生活起居,需要人陪伴,且獨居老人容易缺乏與人的互動,心理也備受影響,特別在冬天或過節時期;若有同年齡者的陪伴,不但能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成就感,也更易於與人互動,能有效預防失智與憂鬱症
傳神居家照顧協會執行長李志偉也說,老人的確是非常好的陪伴者,擁有人生歷練,對人事物拿捏合宜,比年輕人更適合照顧老人家。而「老老介護」可提升老人的生活品質,能讓照顧者產生「有能感」,更能延後重大疾病或殘疾發生的年齡。
李志偉指出,協會中,78歲的寧迪蓉原本是個孤單的獨居老人,自從到傳神居家照顧協會後認識了82歲的陳芸,兩人變成無話不談的知心姊妹,會互相關心、照顧對方。去年寧迪蓉不幸罹癌,手術後在陳芸的照顧下,恢復得非常好。
傳神居家照顧協會並將於12月5日規劃到馬來西亞古晉市進行「馬來西亞聖誕傳騎活動」,送愛心關懷獨居老人,到社區獨居老人家送出所需衣物、杯子、毯子等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