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爸媽沒病喊病,是老人憂鬱症嗎?

父母親不斷抱怨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卻都沒問題。
小心,可能是老人憂鬱症找上門了!
5大憂鬱症危險因子、6大憂鬱症用藥迷思,
替爸媽把關身心健康!
曉芬的媽媽一直喊頭痛,帶去醫院檢查後發現沒有問題,隔了幾天又喊胃不舒服,跑一趟醫院檢查還是沒有問題,但媽媽卻一直表示身體不舒服。幾個月下來,曉芬帶著媽媽跑遍醫院內外科,卻檢查不出她的身體到底出了什麼毛病。原本固定在吃的血壓藥,媽媽也突然都不肯吃了,曉芬開始懷疑媽媽可能是情緒上出了問題,想帶媽媽去醫院看精神科,卻又怕嚇到她,不願意去醫院檢查……
當心!身體不適的抱怨 是心理精神疾病的徵兆
當父母一直反應身體不適,做遍所有內外科檢查,結果皆正常,卻堅持自己仍然不舒服時,台北榮總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提醒,要小心可能是老人憂鬱症
子女除了要持續注意父母的情況,必要時一定要帶到醫院精神科檢查。通常父母親聽到「精神科」、「失智」等名詞時反應會很激烈,不願意配合檢查,這時子女可改說要看「記憶門診」、「失眠門診」、「老人科」等,並請醫生一起配合說服。
老人憂鬱症常常都以身體不適的抱怨,以及食慾跟睡眠品質下降為特點來就醫。蔡佳芬醫師說,老年人情緒低落時較少主動表示,反而多用一些間接或是被動的方式來表達。例如:當老人家出現「原本固定在吃的慢性疾病藥物,突然都不願意吃了」或「原本固定回診的醫生,突然都不想看了」的情況時,就要小心可能是情緒的問題,可以透過原本的內外科醫師轉介至精神科,提早治療,嚴重的話可能會出現厭世、自殺等行為。
蔡佳芬最後也強調,若家屬已經盡了所有力量,確定父母或配偶沒有任何心理情緒或是失智精神疾病等因素影響,只是單純決定這樣過他們的人生,不想接受積極的醫療,那我們也該適時的放手,尊重他們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

四大「窩心事」 助銀髮族甩憂鬱

80歲林伯伯,最近常頭昏、耳鳴、胸悶、心跳過快、腰痠、胃口差,體重從75公斤掉到65公斤,人不想動、不想說話,常常失眠
圖/聯合報提供
看心臟科、神經內科、復健科、胸腔科和耳鼻喉科,都找不出病因,最後轉介到精神科,才知道是老年憂鬱症悄悄找上門。
憂鬱症是晚年快樂生活的殺手之一。老年憂鬱症經常「偽裝」成身體病痛出現,如全身痠痛、腸胃不適、吃不下、胸悶、暈眩等,讓人誤以為是老化現象而延誤就醫。
老人憂鬱症,家屬能做什麼?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長葉雅馨建議四大「窩心事」:
一、提供老人家緊急親友名單,可以馬上聯絡。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蔡尚穎說,老人家需要有歸屬感,不是要親人24小時陪在身邊,而是讓老人家知道出現緊急狀況可以找誰。
二、多陪老人家吃飯。要陪多久比較好,端看個人時間而定,建議不妨每周撥些時段,享受天倫之樂。
三、運用視訊科技,解相思之情,是遠居在外地的後輩的好選擇。
四、讓老人家覺得用錢無虞。許多老人喜歡把錢放在口袋裡,這樣才有安全感,老人家記憶不好,蔡尚穎建議,可以在老人家頭腦清楚時,鼓勵他寫下錢放在哪裡或暫時給誰保管,由於是老人家自己的筆跡,就不會覺得是別人拿他的錢。

睡不著! 每五人就有一人失眠

台灣人失眠問題有多嚴重?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調查發現,國人慢性失眠盛行率近二成,也就是說,每五人就有一人失眠;醫師提醒,若用深呼吸調息、數綿羊、睡前泡腳等傳統方法仍無法入睡,且已造成連續性失眠時,就應趕緊找醫師診治,以免惡性循環。
國人失眠問題不容小覷!依據台灣睡眠醫學會所做的2013年國人睡眠大調查結果發現,台灣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9.3%,即約每5人就有1人有失眠問題;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精神科醫師劉貞柏表示,近年社會環境急遽變化,許多人因應能力不足,在輸人不輸陣的職場競爭、工作變動下,導致多數人睡眠品質不佳,身心靈不協調,失眠人口不斷增加。
劉貞柏醫師指出,許多人不明白失眠的危害性,其實失眠問題就是大腦的問題,一旦腦功能因失眠而損傷,入睡會更加困難;而睡眠品質不佳會妨害身心健康,雖不是立即性破壞,卻會以沉默的殺手方式,令人精神萎靡,若未在惡性循環之前加以診治,則會漸次走向拉長時間和加深症狀的情況。
劉貞柏醫師強調,國人對於失眠要看精神科常有疑懼,對安眠藥也常有濫用和懼用的兩極反應,有人用藥成癮,不吃無法入眠,也有人深恐吃了從此擺脫不了;其實,失眠不是不治之症,醫師都會針對症狀做適當的心理輔導與處方,只要及早診治,就可早日回到健康生活軌道。

暴怒、傷心 更容易中風

保持情緒穩定,紓解壓力對心臟健康很重要。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暴怒會增加心臟病發作、中風風險,尤其是暴怒後兩鐘頭內最容易心臟病發作、中風,因此最好不要隨便發脾氣、暴怒,以免氣到心臟病發作、中風反而得不償失。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因暴怒而心臟病發作、中風的病例數很少,不過根據多項研究顯示,與心情平靜的時候相比,暴怒的確會增加心臟病、中風發生機率。
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醫學副教授史里帕爾‧班嘉羅爾接受外電媒體訪問時表示,研究結果並不讓人感到意外,目前已經知道生氣、憤怒會增強神經系統壓力反應,進而引起心臟增快、血壓高升,這兩種現象都會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分析一九六六年到二○一三年發表的九份研究報告,含括四千五百多名心臟病病例、四百六十二名急性冠狀動脈心血管疾病病例、八百多名中風病例與三百多名心律異常病例。結果顯示,暴怒後兩個小時內,心臟病、冠心病發作風險增加近五倍,中風風險則增加近四倍,心律失調風險也有上升趨勢。

放任躁鬱症復發 大腦很受傷

躁鬱症易復發,統計門診90%患者至少會發作2、3次,必須終生服藥預防,以免每次發作造成腦部發炎,大腦留下受傷痕跡。醫師表示,躁鬱症如同高血壓與糖尿病等慢性病,若能長期規則用藥,九成患者仍可像一般人正常工作生活。
雙親罹病 孩子也有五成機率
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表示,躁鬱症與體質有很大關連,門診患者中,幾乎家族成員都曾有人罹病。躁鬱症遺傳機率高,通常父母一方若有躁鬱症,子女罹病機率達20%;如果雙親都有躁鬱症,孩子罹病率高達五成。
躁鬱症顧名思義就是有躁症及鬱症,它是一種雙極性的疾患,葉啟斌說,70%躁鬱症患者發病前期常以憂鬱症狀表現,周遭親友如果警覺性不高,其實不易察覺對方躁鬱症發作。尤其輕躁發病階段,患者常文思泉湧,講話鏗鏘有力、眼睛炯炯有神,整個人處在一個亢奮狀態,此時若沒用藥調節情緒,讓大腦前額葉及掌管理性體質區達到平衡,疾病恐惡化至重躁、狂躁階段。
九旬老翁 每發作就結一次婚
葉啟斌曾收治一名90歲老翁,每次躁症發作就結一次婚,把大筆錢財送給對方,讓家人困擾不已。門診還有一名近40歲女子,躁症發作時,她將價值千萬元的房產以180萬元便宜拋售,家人為此上法院打官司,私底下還找醫師開證明、希望取消交易;但女子認為房子是身外物,救濟他人沒什麼不對,鬧到家庭雞飛狗跳、人仰馬翻。
躁鬱症發作為何會引起失控行為?葉啟斌解釋,躁症與大腦掌管恐懼來源的杏仁核過度活化有關,造成患者情緒感受與反應出現障礙;另外,大腦外側前額葉、也就是理性與感性平衡出問題,加上眼部額葉的負責衝動控制不良,易致做事不考慮後果,患者發病常會做出明顯違背常理的事情。
重複發作 大腦愈來愈脆弱
「90%躁鬱症會重複發作。」葉啟斌說,躁鬱症易復發,大部分患者至少會發作兩、三次以上,只發作過一次的人僅10%而已,因此多數病患需終生用藥預防。
令人擔心的是,躁鬱症一旦急性發作,不只症狀嚴重,藥物控制難度也會大幅增加。尤其發病時,大腦處於發炎狀態,會釋放出毒性物質,造成腦部受傷,如未好好治療讓躁症不斷發作,惡性循環恐致患者大腦更脆弱。即使後來症狀緩解,但大腦發炎殘留的廢物也無法消除。研究發現,躁鬱症患者每次發作後,皆可看到腦部留下發炎「遺跡」。
服藥控制 猶如三高慢性病
葉啟斌表示,躁鬱症就像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需終生服藥穩定血壓、血糖及血脂;躁鬱症也是如此,其藥物是用來調整身體內分泌工具,預防疾病不復發,患者若能規則用藥,可預防躁鬱症發作,除恢復正常生活做事功能外,還能改善到跟一般正常人狀態。
目前治療躁鬱症藥物主要是調整腦部的理性作用,它能增加多巴胺在大腦前額區的理性控制,亦可增加血清素在衝動控制不良區域的功能,躁鬱症患者若早點用藥,可避免疾病發作引發的家庭革命與社會問題。
不愛服藥 另有長效針劑選擇
葉啟斌說,躁鬱症藥物有口服及針劑等不同選擇,但大劑量口服藥有時一天需吞十多顆藥,加上藥物會引起肌肉不自主動作等副作用,服藥後恐出現臉部僵硬不自然情形,造成部分患者服藥順從性不佳。
由於九成躁鬱症都會復發,其中有五成患者皆未規則吃藥,葉啟斌表示,服藥順從性差的人,不妨選擇兩周或一個月打一次的長效針劑,它有健保給付,亦是第一線用藥,對於不喜歡吃藥的人而言,是另一種用藥選擇。

睡多睡少都憂鬱 7-8小時剛剛好

睡太多、睡太少,可能會引起憂鬱。國外知名期刊「睡眠」的報告指出,睡眠時數多寡,會刺激憂鬱基因,建議最好的睡眠時間是七到八小時,可以抑制憂鬱。
鬧鐘響了,還一直賴床不想起來嗎,以為睡多一點沒關係,小心最新研究指出,不管是睡太多還是睡太少,可能都會產生憂鬱。精神科醫師黃偉俐表示,睡太多可能減少日照。
這項研究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睡眠」的究發現,晚上睡覺時間過少,像是只有五個小時,和憂鬱有關的基因就會被刺激53%,如果睡太多,多達十個小時,也會刺激憂鬱基因49%,容易導致發病。
既然睡太多或睡太少,睡眠品質都不好,最好的睡覺時數呢?依照美國睡眠醫學會建議的睡眠時數,七到八小時,對憂鬱基因就會有抑制作用,所以,不要以為熬夜,白天補眠沒關係,這關係可大了,徹底養好良好的睡眠習慣,固定時間睡覺和起床,才有助於身心健康,遠離憂鬱。

事情轉頭就忘?當心失智悄悄找上你

老年人記性差似乎是正常的事,但如果連綁鞋帶、認路等日常生活技巧都忘記,就有可能是生病了。因為健忘和失智仍有差別,若是忘記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而且剛做過的事怎麼都想不起來,就要小心。
抽菸、肥胖、三高飲食 恐增加失智風險
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洪國瑋醫師指出,失智症主要發生在65歲以上老人,除常見的退化性疾病阿茲海默症外,其他像中風、頭部外傷、抽菸、肥胖、三高飲食、憂鬱症等,都是增加罹患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因此,當老人家出現失智症早期10大警訊時,應儘速前往醫院神經內科或身心內科門診接受診療,才可延緩症狀惡化:
1)記憶減退影響到工作/一般人偶爾會忘記,一經提醒就會想起來,但失智患者經過提醒仍無法想起。
2)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如廚師不知如何炒菜、鋼琴師不知如何彈琴,日常中生活所需電器,如對遙控器、提款機的操作無法理解。
3)言語表達出現問題/想不起某個字眼,甚至以替代方式說明簡單的辭彙,如 「送信的人(郵差)」、「用來寫字的(筆)」等。

4)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分不清年、月、白天或晚上,或在自家周圍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
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如過馬路時不看左右和紅綠燈,一次吃下一周的藥量。
6)步伐不穩/像腳黏在地板上或小碎步失、失禁。
7)東西擺放錯亂/將物品放在不對的位置上,如:水果放在衣櫥裡、拖鞋放在冰箱或被子裡等。
8)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情緒轉變快速、出現異於平常的行為,如:隨地吐痰、拿店中物品卻未給錢、衣衫不整等。
9)個性改變/如疑心病重、口不擇言、過度外向或沈默寡言。
10)活動及開創力喪失/變得更被動,需要催促和誘導才會參與事務,放棄原本的嗜好。
洪國瑋醫師也提醒,65歲以上長者且有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巴金森氏症、中風等病史或家族中有失智症遺傳病史者,可利用AD-8篩檢量表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