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恐怖手機電磁波 青少年健康殺手?

手機幾乎已成為現代人的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在近幾年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後,許多青少年在生活上對於手機依賴的程度,比中、老年者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在同時,卻有越來越多國內外的研究指出,手機所產生的電磁波對於青少年健康的傷害,遠比民眾的想像中來得嚴重許多。
在智慧型手機的「大國」韓國,據「朝鮮日報」日前的報導,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從2008年至2010年,以韓國全國的2000多名小學生為對象進行研究調查,並公佈一份「關於電磁波對人體影響的綜合研究」的報告指出,青少年使用手機的時間越長,發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可能性越高;同一份調查結果也指出,青少年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40%,更容易受到電磁波的傷害。
此外,研究發現引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主要環境因素是鉛;最近5年,全球相繼出現了很多關於「血液鉛濃度越高,青少年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發病率越高」的研究結果。對此南韓檀國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系教授河美娜表示,對於血液鉛濃度高出平均值50%的青少年來說,過度使用手機,患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至於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癌症中心主任Dr. Ronald Herberman與阿爾巴尼大學健康與環境中心主任 Dr. David Carpenter於2008年9月前往美國國會手機安全討論聽證會作證時也曾提出,許多學術報告指出使用手機可能危害人體健康。其中成人使用手機罹患腦瘤增加二倍,至於20歲以下青少年使用手機罹患腦瘤將增加一般的5倍;而與成人相較,電磁波更易穿透、深入至5歲孩童或青少年的腦部。因此,近年來包括英、德、法、比利時、俄羅斯、義大利、以色列等國家的政府或學術單位,都紛紛提醒兒童青少年及孕婦應少用手機。
在國內,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也在2008年8月到10月間,首次針對14縣市學童進行手機使用調查,發現青少年學童攜帶手機比例頗高,並推估台灣6至18歲的青少年中,約220萬學童擁有手機,約140萬青少年學童帶手機上學,但有7成青少年、學童不知非緊急情況不使用手機的安全預警觀念。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快速崛起,手機的功能不僅較以往多元、豐富許多,其在生活上所帶來的便利性亦非昔日可比。但是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享受科技所衍生的樂趣與便利之際,也應重視培養正確、安全的使用概念與習慣。

懷疑孩子患ADHD?簡易3症狀可判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婷婷今年六歲,從幼稚園小班開始就經常被園長抱怨上課時喜歡東張西望、動作慢半拍又健忘,老師已經走到她面前了還不知道;國小二年級的翰翰,上課不僅愛講話且老是打斷老師的話,坐在位置上不到五分鐘就像隻蟲一樣扭來扭去,讓家長及老師很煩惱。行天宮醫療志業醫療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兒童心智科蔡芳茹醫師表示,孩子出現注意力不足、衝動或過動的現象時,小心可能罹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建議家長應該在症狀仍單純時介入治療,把握治療的黃金期,才能避免衝擊影響一生。
注意力不足、過動和衝動 持續六個月以上診斷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種發展性的異常,主要症狀是注意力不足、過動和衝動,注意力不足像是經常受外界刺激影響而分心、常遺忘事物、難以維持注意力;過動症狀如愛講話、常處於活躍狀態、上課時常離開座位;至於衝動像是常在問題未說完就搶答、輪流等待時有困難、老是打斷他人的談話或遊戲等。此外,若以上症狀在七歲前就出現且持續六個月或更長,並在家庭或學校等兩個以上場所造成影響,同時排除廣泛性發展疾患,則診斷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沒有接受適當治療 2/3的ADHD症狀會持續到成年
對於ADHD,一般家長認為孩子長大自然就會好,不需看醫生或特別處理。對此,蔡芳茹說明,ADHD是腦部發展性的問題,如果沒有接受適當治療有高達2/3的患者的症狀會持續到成年。事實上,這類型孩子在智能及外觀上看起來並無明顯的障礙,也因其行為表現經常被誤解為壞小孩或不聽話的孩子而容易被外界忽略。再加上許多父母即便確定自己的孩子患有ADHD,因為對藥物有成見而不願讓孩子用藥,反而錯過黃金治療期。提醒家長,不管孩子的症狀是輕還是重,若無正確的治療方式及良好的管教態度,想期盼孩子長大自然好轉很困難!
早期發現、早期療育,對ADHD孩子來說十分重要。蔡醫師表示,大腦在發育成熟前都是有可塑性的,早期正常的誘發與刺激能加強腦部發展,若等到孩童長大後再做治療時往往已經錯失了發展的最佳時機,像是很多青少年因無法適應學校及家庭,進而淪為不良少年甚至出現反社會行為、情緒障礙或藥物濫用等問題,可能就是ADHD延誤治療的案例。
藥物合併行為治療全面提升孩子學習動機
目前治療ADHD方式分別為行為及藥物治療,其中,早期療育(六歲以下)多半以行為治療為主,以具體、可行的、簡單明瞭的目標或規則,設計成孩子可理解的方式,並依照具體的指令使孩子達成工作目標。然而,行為治療仍然有其侷限,臨床上常見到的情況如:孩子換了場所就不會了、增強物及家長的疲乏,或是孩子的症狀已經嚴重影響日常功能或他人時,則會採用藥物治療。蔡芳茹提醒家長,藥物無法治癒ADHD,也無法取代家長的教養,孩子在使用藥物治療的同時,也應合併行為治療才能全面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動機。

擔心ADHD藥物副作用?醫師:延誤治療恐賠上孩子一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藥物治療會壓抑孩子的活動力?吃藥會吃壞腦袋?吃藥會上癮?」當孩子被診斷出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時,這些用藥問題想必都存在家長的心中,新光醫院精神科潘嘉和醫師表示,ADHD藥物已有超過50年以上的臨床經驗,加上兒童用藥臨床實驗又比成人更嚴謹,若孩子用藥出現不適狀況,只要立即與醫師討論都能避免孩子用藥出現副作用;但若家長因網路文章或聽信非專業人員的建議,延誤孩子黃金治療期,嚴重恐會賠上孩子的一生。
ADHD主要為腦中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不平衡導致
潘嘉和醫師說明,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證實ADHD是屬於生理方面的疾病,主要是因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不平衡而導致。此外,根據臨床上統計顯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多發生在孩子7~8歲時,因幼稚園教育方式較為輕鬆,但進入國小階段時,孩子若有注意力不足、過動或是衝動的症狀,都很容易被學校老師發現,進而通知家長。
學齡後的治療方式應以藥物及行為治療並重
「是不是所有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都需要藥物治療?」潘醫師解釋,由於學齡前孩子腦部發育發展注意力的功能尚未完全,一般以行為治療為主,但若孩子的症狀已經影響到自己或他人的安全,則仍需考慮藥物治療;學齡後的治療方式需藥物及行為治療並重,以免影響自尊及自信心,造成人際關係障礙及情緒衝動等多重後遺症。
臨床上常見許多家長都會對於ADHD藥物有所疑慮,認為會傷害孩子的腦部發育,甚至是生理健康狀態,擔心影響生長發育。對此潘嘉和醫師說明,所有藥物都會有副作用,而ADHD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如:胃口不佳、無法午睡等,但其實只要調整孩子用藥習慣,並及時與醫師討論劑量或換藥等方式,都能避免副作用的影響。
延誤孩子黃金治療期 嚴重恐會賠上孩子的一生
事實上,ADHD藥物已有超過50年以上的臨床經驗,加上兒童用藥又比一般成人更嚴謹、縝密,家長不需過於擔心。提醒家長,若發現孩子出現過動或衝動等症狀時,應盡早尋求專業醫師治療,若因聽信網路謠言或非專業人員的建議而延誤孩子黃金治療期,嚴重恐會賠上孩子的一生,家長萬萬不能輕忽。

常頭痛、牙痛 可能焦慮症上身

您有經常頭痛、牙痛或全身酸痛等莫名疼痛卻找不出原因,小心可能是焦慮症,成大斗六分院精神科醫師成毓賢指出,透過生理回饋儀器來診斷,可及時找出原因,再透過自我調整改善,不需仰賴藥物。
成毓賢表示,許多人長期處於焦慮狀態卻不知,覺得身體不適求醫,卻又找不出原因,被轉診到精神科,有的醫師直接以「自律身經失調」為診斷。自律神經失調是長期焦慮導致的結果,且焦慮症患者會全身上下都感到不適。
成毓賢指出,治療焦慮症除傳統使用藥物、心理治療,現多數醫院也都有生理回饋治療,自己也曾透過該治療檢測,結果發現自己也不太正常,主要是因值班、生活習慣變化等工作壓力導致精神處於緊繃狀態,因此他以運動來紓解壓力
成毓賢說,生理回饋儀就像「心情的測謊器」,可以觀察心理怎麼影響我們的身體,包括自己何時處在焦慮狀態、焦慮時身體有什麼反應,透過儀器幫助我們更清楚了解,要用什麼方式能讓身體達到最放鬆的狀態,可提高生活品質,也可不需仰賴藥物。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焦慮症全身痛–生理回饋治療紓壓療法

許多焦慮症的患者常因身體的不適四處求醫,但往往被告知並無發現任何疾病,而被轉介至精神科門診,甚至有醫師則直接以「自律神經失調」為診斷,讓最近在門診自律神經失調的說法越來越盛行。
而現今台灣各大醫院皆備有生理回饋治療的設備,生理回饋治療猶如反應情緒的一面鏡子,能測量患者的身體因情緒或外在環境帶來的細微改變,再經由電腦的分析與整理,讓這些平常身體感覺不到的細微變化能清楚的呈現,改善焦慮症患者找不出病症的狀況。
成大斗六分院精神科成毓賢醫師說明,自律神經失調往往是長期焦慮導致的結果,且焦慮症患者會全身上下都感到不適。目前傳統的治療方法除了使用藥物及心理治療外,生理回饋治療也逐漸變得普遍。早在1950年起,國外即有生理回饋相關的治療實驗,直到近二十幾年才開始有較多的發展與突破。在電視上新聞提及耳熟能響的測謊器,即是生理回饋治療最直接的應用。
成醫師解釋,生理回饋治療和一般藥物治療最大的差別是,除了無明顯副作用和方式較為自然之外,透過自我練習得來的治療方式,只要持續治療,就能維持良好的治療效果。且一般生理回饋治療的療程大約10~15次,每次大約50分鐘左右,在治療過程中也會有專業的人員在旁給予衛教及指導。
成醫師更進一步說明,生理回饋治療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增加病患對情緒或外在環境帶來身體改變的了解與敏感度。下一步則是學習如何改變失衡的生理狀態。改變的方式和傳統的認知行為治療類似,但透過生理回饋治療儀器的輔助,可讓治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舉例來說,大部分的人皆知透過冥想或聽輕鬆音樂的方式可使身體放鬆,但實際上是否有達到放鬆的效果,無法確切得知。透過生理回饋治療儀器的輔助,可以看到身體在真正放鬆狀態下的生理指標,如心跳、血壓、肌肉狀態的變化狀況,幫助我們更清楚了解使用何種方式能讓身體達到最放鬆的狀態。
成毓賢醫師表示,現代醫學已逐漸把疾病的治療導向疾病的預防,而預防的方式就是保持健康的身心。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生活習慣和我們的身體息息相關。而生理回饋治療是鼓勵藉由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及透過放鬆的方式來達到調解身體的效果,並透過儀器的運用,可以讓這樣的效果更加清楚與明顯。若願意在自己的身心健康上多花點時間,生理回饋治療對於焦慮症或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來說,實在不失為一個藥物以外的良好選擇。

遠離身心失調 人生更健康

研究顯示,現代文明病有不少源於身心失調,我們可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觀點看身心失調問題,聯合國於1992年將「工作壓力」稱為「20世紀的流行病」,WHO則將「工作壓力」稱為「世界流行病」。其後,WHO更將憂鬱症與癌症、愛滋病一同列為21世紀三大疾病,在2020年憂鬱症將是造成疾病負擔、早逝或失能的第二位,僅次於心臟血管疾病。「壓力」與「憂鬱」是身心失調的重點。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自律神經失調與長期壓力積累,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進而發生猝死之風險,透過身心能量分析儀之檢測可即時評析心腦血管阻塞及硬化的狀態,盡早預防中風的風險。
和田國際有限公司多年來積極推動身心能量檢測設備,在醫療及學術應用領域被廣泛使用,該設備已通過美國FDA及歐盟CE、中國SFDA、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最高衛生單位認證核可,用於檢測心臟血管功能、自律神經失調狀態及身心壓力的承受,包括心率變異分析、血管彈性分析等報告。從許多猝死個案發現,當事人在發病前,身體狀況似乎正常,故而忽略身體所呈現不適的警訊。最後,因長期勞累和過大精神壓力終至引發猝死事件,其實此類事件是可提前發現及早預防的,只要民眾多一點用心透過專業醫師協助,定期健康檢查、時時注意生活型態以避開此一風險。
在和田公司努力推動下,更多醫院、診所及學術科研單位相繼引進該設備,並獲得精神科專業醫師一致肯定。據了解,臨床上身心失調常見症狀有失眠、焦慮、易怒、心情鬱悶、注意力不集中、腸胃不適、頭痛、手腳發麻酸痛等,但有不少是隱性族群,因此需要一個客觀儀器進行自律神經功能檢測,以發揮預防效用。身心能量分析儀專業提供明確生理指標,讓身心失調者能以科學數據作為參考,在身心失調或憂鬱症防治頗有成效。
近年來,和田公司陳俊昱總經理率續獲得馬英九、蕭萬長、吳敦義等多位政府首長頒發金獎予以肯定,更獲選上海世博會聯合國館、中國生命陽光館指定使用為來訪民眾做身心壓力檢測並獲得中國CCTV等相關新聞媒體熱情報導,成為上海世博展會的話題亮點,具體為民眾健康做出貢獻,獲得高度評價。
推動預防醫學不遺餘力的資深專科醫師林承箕指出,壓力是健康的無形殺手,若干生活原則可為參考,列舉如下:(1)健康吃:三餐定時不過量、細嚼慢嚥、營養均衡、少吃零食、多吃蔬菜纖維、多喝水、戒煙、不酗酒。(2)痛快排:每天大號通暢,多喝多尿、不憋尿,多運動讓全身出大汗,深呼吸,經期正常。(3)運動夠:每週至少3次以上,每次20-30分鐘有氧運動,多走路、少坐車,經常把握全身筋骨活動或勞動的機會,瑜伽、氣功。(4)安穩睡:每晚最遲11時前就寢,每日睡足7~9小時,睡前15分鐘腹式呼吸、練習放鬆,失眠兩週以上尋求醫療專業協助。(5)盡興玩:選擇具建設性的休閒活動,試圖在嗜好或玩樂中忘我,從不同活動提升自我價值。(6)關愛週遭人事物:主動關懷與照顧,做義工,懂得幽默自嘲。多與家人相處、同樂與交心,多交益友,常與提供正面人際經驗者為友,學習處理人際關係的困難與衝突,與他人分享自己感受,維持並保護人我互信關係。(7)樂在工作:工作要量力而為與盡力而為,避免作完美主義者,要懂得說“不”。讓工作與人格特質、興趣及能力相符,必要時請人幫忙,工作每90分鐘起身走動或做10分鐘身心舒壓活動或運動。(8)活在當下、心靈安適。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生理回饋治療 自律失調福音

醫師表示,焦慮或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身體疾病,往往不是藥物治療就能解決,藉助生理回饋治療,尋求健康身心是一大福音。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今天發表臨床治療成果,精神科醫師成毓賢指出,許多焦慮症患者因身體不適四處求醫,往往被告知未發現任何疾病,經轉介精神科,有醫師診斷為自律神經失調,但是否確實如此有待分析。
成毓賢指出,焦慮症自律神經失調的傳統治療,除了藥物和心理治療,生理回饋治療逐漸受歡迎,透過測量患者身體因情緒或外在環境變化產生的細微改變,經電腦分析與整理,找出病症原因。
他說,近20年來,生理回饋治療有較多發展與突破,大家耳熟能詳的測謊器就是最直接的應用,此治療與藥物治療最大不同點,在透過自我練習治療達到效果。
成毓賢表示,透過生理回饋治療儀器輔助,看到身體在真正放鬆下的生理指標,如血壓、心跳、肌肉狀態等,幫助自己瞭解要使用何種方式讓身體達到最放鬆,進而達成疾病治療或預防,成為尋求健康身心的一大福音。

孩子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怎麼辦?醫:趁早治療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孩子常常坐不住、跟他講話好像沒有認真在聽、常會忘東忘西,糾正過好幾次仍然一如故往,甚至學校老師也常反應孩子上課不專心,常有粗心大意的錯誤或常因衝動、過動有人際衝突的問題!要注意!孩子可能患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蔡佳叡表示,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孩子通常在學習、自我肯定,甚至人際關係上容易遇到困難,如果未接受適當治療,症狀持續到青少年後,很容易會出現「反社會行為」或是「網路、藥物成癮」。呼籲家長,若發現孩子疑似有不專心、衝動或過動的症狀,應趁早檢查,別錯過孩子治療黃金期。
注意力缺乏過動症主要症狀為注意力不足、過動及衝動
蔡醫師表示,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注意力不足、過動及衝動,但並不是所有孩子三大症狀都會出現,有些孩子僅以專注力不足做主要表現。而注意力不足像是容易分心、別人說話好像沒有在聽、無法完成他人交辦的事物或缺乏組織能力等;過動通常會合併衝動的症狀,像是無法安靜坐在位置上、參與靜態活動、經常話過多、無法耐心等待,以及中斷或干擾他人。如果孩子在十二歲前出現以上的症狀,並且這些症狀因出現在兩個以上的場所(如:家中,教室)造成影響,就有可能是ADHD。
ADHD治療不用藥的影響遠比用藥副作用來得大
坊間流傳:「ADHD長大會自己好,家長根本不需要擔心?」針對這樣的迷思,蔡佳叡醫師說明,ADHD其實是孩子腦中神經傳導媒介的前額葉皮質區出現問題,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衝動控制較弱。臨床上的確有案例顯示,ADHD孩子的症狀會隨著自我控制力的發展,在衝動過動的部份可能會漸漸好轉,但真正能進步到完全沒有症狀比率不高,而在此過程中因為沒有接受治療或是突然中斷治療對於孩子身心的影響反而較大,因此,建議孩子和家長在能夠與醫師討論以及觀察治療成效之後,再來決定治療時間的長短。
針對ADHD的治療多半以認知行為合併藥物治療,但很多家長對於藥物治療有不正確的認知,像是質疑「孩子吃藥會不會有副作用?吃藥會不會上癮?」。對此,蔡佳叡醫師表示,其實所有藥都有副作用,只要正確用藥並不會有成癮的問題,而且ADHD不用藥的影響遠比用藥副作用來得大,對孩子的影響更是全面性的。像經常看見家長不願帶孩子治療,等到孩子出現合併的社交衝突或自我肯定等發展都出現問題後才帶來就醫,此時因孩子學習結構變得比較複雜,對立反抗的狀況也加重,治療成效也就變的有限。建議家長,當孩子出現上課不專心、常常坐不住、衝動或過動的症狀導致常常犯錯時,應先放下自己的情緒,花一些時間聆聽孩子的想法,了解影響孩子狀況的原因,再帶孩子至兒童心智科接受診斷及治療,不要讓孩子成長的寶貴時間在辛苦與挫折中度過。

凱薩琳停藥就躁鬱

麥克道格拉斯日前驚爆,他的喉癌是因口交感染乳突病毒導致,讓老婆凱薩琳齊塔瓊斯被影射得性病。沒想到他在宣傳《熾愛琴人》之餘繼續大嘴巴,又說凱薩琳的躁鬱症就如隨時會爆發的不定時炸彈,一旦停止吃藥,就有可能隨時復發。
凱薩琳日前因躁鬱症復發再度入院治療,才剛出院,道格拉斯就開始新片巡迴宣傳行程,兩人至今沒見面。他說很想見到老婆,並說老婆目前休養狀況良好,一切都在控制中。但他也說躁鬱症的心理健康狀況,其實完全無法預期:「有時候你覺得你好像不用再吃藥了,然後你一忘了吃藥,麻煩就又來了。」

自律神經失調肥胖元兇

說起減肥,大部分減肥者都有許多慘痛經驗。不論是各式各樣減肥偏方也好,吃減肥藥也好,通常只有剛開始變瘦,一段時間過去後,體重便開始停滯不前,而且一旦停止就會迅速復胖。就算是少吃、多運動的「健康減肥法」,往往也因為無法克制食慾,讓自己不斷陷入節食、暴食的惡性循環和痛苦懊悔的自責。
身兼自律神經專科醫師及減肥名醫的郭育祥醫師指出,壓力失眠和內分泌失調其實才是許多人肥胖的元凶,它們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讓人暴飲暴食、越來越胖。
當我們長期面臨壓力時,身體會分泌可體松這種壓力賀爾蒙來保護自己,可體松不斷發出「囤積脂肪」的訊號給大腦,還會促使胃分泌飢餓素,導致我們吃不停,好像永遠也吃不飽,還特別愛吃炸雞排、蛋糕甜點、洋竽片等高脂肪、高糖分、高鹽分的垃圾食物;同樣的,當我們失眠或睡不安穩,無法經由睡眠獲得足夠的能量時,自律神經就會促使身體分泌「促進食慾」的飢餓素,讓我們透過「吃」來修補能量,而且容易吃個不停,最後變得暴飲暴食;而內分泌失調則會引發人體代謝功能變得異常緩慢,當吃進去的還來不及代謝,只好通通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
坊間許多減肥法,都有一個共同特性,就是讓你偏食、挨餓,人一旦飢餓,就容易引來大吃一頓的慾望,也容易睡不著、睡不安穩,當身體長期處於吃不飽也睡不飽的狀態,身體會有力求平衡的代償作用,最後就是無法控制的暴飲暴食、口味越吃越重,陷入無止境的減肥→節食→暴食→失敗的惡性循環中。
自律神經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管制並調節身體各個臟器的活動,以維持體肉環境的恆定和人體生理。

孩子上網時間長不良影響多 該怎麼改善孩童網癮?

暑假快到了,作為家長的你,有沒有安排適當的活動,讓小孩出遊與學習,還是放縱孩子不停的玩電腦消磨時間?根據國外多份研究顯示,小孩子如待在電腦螢幕前過久,恐會造成肥胖、注意力不足、社交困難等問題產生,因此,聯合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賴柔吟提醒,暑假最好安排活動讓小朋友學習與遊玩,且限制青少年在電腦螢幕前的時間,以免青少年染上網路成癮症。
國外研究指出,青少年如久坐電腦螢幕前,長期累積下來,會導致青少年體重升高,且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也會增加,另外,如青少年每天上網時間,只要增加一小時,後續注意力不足的機率,將增加百分之九。
對於網路造成孩童注意力不足,賴柔吟解釋,面對面溝通學習是孩子心理社會健全發展不可或缺的,其中如何去傾聽、觀察非言語訊息、感受他人情緒、同理他人、做出合適反應等,都是很細微的工作,社交能力與情緒處理技巧需要長時間反覆不斷揣摩練習。然而,網路世界裡可以輕易交朋友,或不回應訊息。
當兒童青少年的歸屬感、自尊等身心需求發展沒有被滿足,遭逢負面生活事件,在網路上可以放鬆、愉悅、被滿足需求,花的時間更多,習慣於不需要處理現實生活中關係的議題,將會在家庭及社會適應上遇到更多困難,造成惡性循環。
因此,賴柔吟表示,孩童的上網時間應該加以限制,她建議,三歲以前不建議孩童使用電腦與3C產品;三至七歲,每天半小時至一小時;七到十二歲每天一小時;十二到十五歲每天一個半小時;十六歲以上兩小時。
還有,她還建議,孩子房間最好不要有電視、不要讓小孩邊吃邊看電視或用電腦、有意識的使用電視或電腦,不讓電視變成背景音效、大人以身作則做模範榜樣、增加親子互動時間、培養多元興趣,提供具替代性功能的生活經驗、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等,才能擺脫電腦螢幕對於小孩子的各種不良影響。

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女兒過動 兒子自閉 單親媽克服雙磨難

家有注意力不足過動兒和高功能自閉兒,並沒有打倒單親媽媽陳若萍給孩子最棒教育與教養的決心!新竹市建功高中高三學生黃俊瑋獲選市府教育處孝悌家庭楷模優選,且甄選進東華大學材料系,但很多人不知道他是亞斯伯格高功能自閉兒,因為媽媽陳若萍不把他當特殊兒,讓他的成長因為愛而無礙。
單親媽媽陳若萍獨力撫養兩姊弟,但姊姊被檢出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分心症過動兒(現讀竹教大特教系),兒子也在國小時被判定是亞斯伯格高功能自閉兒。兩人個性南轅北轍,一個衝動、過動,一個易固執、肌肉較不協調。陳若萍說:「自己的孩子,怎能放棄?」只有一邊看書研讀、一邊聽演講,來轉移兩個孩子帶來的磨難。
陳若萍說,兒子肌肉不發達,為教洗碗,她曾買一堆一個十元的瓷碗,讓兒子每天洗、每天摔,長期調整肌肉力度。兒子有時為了拖鞋的擺放位置,跟過動的姊姊不和,她只好調停家裏暫時不穿拖鞋。
長相帥氣斯文的黃俊瑋今年與媽媽陳若萍獲建功高中推薦得到市府教育處孝悌家庭楷模,日昨兩人出席頒獎典禮,校長李玉美獻上祝福,鼓勵黃俊瑋邁開大步,到花蓮縣學習獨立,也請媽媽陳若萍往後要懂得好好愛自己。
堅持讓兒子在普通班學習,陳若萍一路陪兒子成長學習,如今兒子要念大學,是該放手讓他獨立,黃俊瑋則摟著媽媽、眼眶泛淚感謝媽媽一路的陪伴與付出。

過動菲爾普斯的吃藥與停藥

麥可菲爾普斯,奧運史上最多金牌記錄保持人,曾被診斷過動症,服藥兩年後成功停藥。他的故事鼓舞無數過動個案與家屬,不過,在網路上查詢時,台灣網站多數因為輾轉引用2008年8月紐約時報的新聞,而跟稍後出版的自傳有出入。我依據自傳簡短整理,這版本或許較精確。
就像刻版印象裡的過動症小孩,菲爾普斯從小調皮、動來動去、雙手閒不下來、常打斷人。他精力充沛,體格又好,長時間投入長曲棍球、棒球、游泳,家裡還有庭院讓他可以投籃、種菜、養牧羊犬。美國的小學教室還蠻能寬容他,雖然免不了有時會因為不守規矩或衝動打人被處罰。
但他更大的問題是,無法專注在一個念頭上,把一件事情好好做完。這自然會影響他的思考、學習與表達。他游完泳後,母親常要奮戰一個多小時盯著他寫日記。「昨天發生什麼事情?」「我只想到一件事情,其他都沒有了。」「還有其他事情,再想想」。這就是治療過動症的黃金期——過動症會影響青春前期寶貴的學習時機。
菲爾普斯在單親媽媽的陪伴下盡情運動、參加各種競賽,直到十二歲,因為游泳天賦高人一等,在教練要求下逐漸割捨其他運動。同一時間,當他六年級時,家庭醫師診斷他有過動症。他開始照三餐服用知名的過動症藥物「利他能」。
藥物的確減輕了菲爾普斯的症狀。不過,如果他中午忘記跟校護領藥,護士阿姨就會來提醒他吃藥。他不喜歡這樣與眾不同的感覺。七年級時,他終於跟媽媽攤牌。媽媽提醒他的症狀,他跟媽媽保證,他一定可以做到專注。
菲爾普斯跟家庭醫師討論後,家庭醫師不再開立中午的利他能。游泳訓練的專注、紀律與自我肯定,幫助他克服症狀。互相關懷的親子關係,加上年歲漸長,到八年級時,他終於能夠完全停藥。
菲爾普斯的故事極具啟發性:藥物有效,對他似乎沒有生理上的副作用,但不需要長期服用。在故事裡,藥物是輔助的角色。開放的空間,多元的活動選擇,懷抱教育理念的雙親,讓他充分發揮天賦,成為世界冠軍。
但傳誦菲爾普斯故事時,我們也得小心,不要讓過動孩童的家長,因為比不上他媽媽而產生罪惡感。畢竟,他媽媽是小學校長,模範教育人員,兩位姐姐都是游泳健將。他奔跑、運動的空間,對絕大多數台灣人,都遙不可及。
如果你的家人有過動的困擾,請諮詢有足夠時間跟你討論的專業醫師。當然,你可以先看完菲爾普斯的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