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婦得怪病!體重飆到220公斤 需6男抬

大陸新疆一名女子,12年前得了一種怪病後,身體就吹氣球一樣,體重一路飆升,從原本的90公斤已將胖到現在220公斤,女子躺在病床上胖到根本無法翻身,身上長滿褥瘡,換藥時還要6名壯男才抬得起來;另外在俄羅斯,一名女孩減肥減過頭,最後得了厭食症,體重只剩20公斤。

躺在病床上,根本動彈不得,新疆這名女子原本體重不到90公斤,沒想到得了一種怪病後,從27歲開始,12年來體重一路飆升,現在竟然重達220公斤,女子每天躺在病床上,根本無力翻身,只能側躺,身上長滿褥瘡,換藥時還須要6名男醫生合力將她抬起,目前醫生診斷她甲狀腺機能低下,但由於她體型實在太龐大,根本無法進入核磁共振等醫療儀器裡,檢查具體的病因,目前只能靠呼吸器維生。

大陸新聞片段:「減肥瘦身成了很多女士們為之奮鬥的事業,下面就帶您來看一位,瘋狂的瘦身者。」

被大陸媒體稱為「瘋狂的瘦身者」,因為這名穿著清涼短裙的20歲女孩,露出只剩皮包骨的四肢,完全瘦到不成人形,身高158公分,但體重只有20公斤,甚至還自創一種「勝利」減肥食品,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減肥達人,這名俄羅斯女孩表示,剛開始只是想減下1、2公斤,沒想到意外染上厭食症,最後變得完全食不下嚥。

身體有病是老人危險因子

影響老人憂鬱的因子很多,包括心理及社會因素都有可能。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院長鄭若瑟在一場活動中表示,身體疾病是老人有憂鬱症狀、憂鬱症的重要危險因子。

調查發現,無工作者的憂鬱指數會高於有工作者;經濟狀況愈差,憂鬱指數愈高;而健康自平狀況愈不好者,其憂鬱指數也愈高;體能狀況愈不好者,憂鬱指數也愈高。

另外,配偶死亡者,40%在一年內有焦慮或恐慌症,與一般人口比較喪偶者六個月死亡率增加40%~70%,約15%喪失摯愛者,發展成憂鬱病態哀傷。

獨居、失落、憂鬱等都是增加老人自殺風險的因素,老人自殺的直接導因,有三分之ㄧ與慢性疾病有關。

笑淚看片 歐陽靖爆曾患強迫症

藝人歐陽靖觀看電影「文生去看海」透露,曾因罹患強迫症而不斷洗手,遭人視為異端。看了片中有同樣症狀的演員一直猛洗手,模樣超爆笑,頓時大悟原來別人從前也是這麼看自己。

看了「文生去看海」後,歐陽靖突然覺得很釋懷,觀影過程還笑不可抑。但她說,片中得到厭食症的女孩瑪琳則是讓她好不心疼,因為瑪琳瘦骨嶙峋的模樣讓她想起一個好友也有同樣遭遇。

歐陽靖說,她要陪媽媽譚艾珍再去看一次「文生去看海」,保證媽媽一定會又哭又笑,她還立刻上臉書推薦本片「適合家長與老師」;她更不忘照顧弱勢「推薦立法委員觀影,看看人家德國的社會福利」。

「文生去看海」勇奪去年德國金蘿拉獎最佳影片及最佳男主角雙料大獎,是德國去年度最風光的電影。片中3名主角各自面臨不同的心理疾病:妥瑞症、厭食症與強迫症,卻以健康又帶些趣味的正面思考,開啟了他們不同的人生。

本片去年曾在台北金馬影展放映,現場座談有妥瑞症患者發言,感謝來台宣傳的德國導演萊夫休特納拍攝本片,受到觀眾極熱烈掌聲鼓勵,場面感人。電影公司表示,許多社福團體注意到這部有趣又感人的電影,並已包場表示支持。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瘦身不當 易釀厭食或暴食症

減肥瘦身不成反增肥,醫師表示,瘦不是要瘦成紙片人才是好,嚴重尋求偏方及減肥不當者,新陳代謝差,易釀成厭食或暴食症影響健康。

31歲的張小姐,身高164公分、體重66.5公斤,時常嫌自己身材臃腫,一直想要瘦下來,所以常採激烈減重法,例如,長期不吃東西、極度劇烈運動,每次看到自己體重上升,竟買催吐或瀉藥,快速減重,曾經3天不吃,只喝咖啡,不過體重就是掉不下來。

張小姐每次聽到什麼減肥方式或偏方都想要去試一試,曾聽到複方藥物療法有效,於是就去買來吃,雖然體重曾下降,卻昏倒在公司廁所,付出減肥而犧牲健康的代價。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今天表示,許多女性都會嘗試各式各樣的減重方法,希望能越瘦越好,但反覆採用各種不同的激烈減重法,體重沒下降,暴食症反而在不知不覺中上身。

洪建德表示,包含複方用藥、催吐與拒食減肥都是很危險的,當身體進入饑荒模式,新陳代謝驟降,不但容易越減越肥,恐怕瘦不了又傷身。

洪建德說,減肥要成功、要健康,觀念要改,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反覆快速減肥方式,易合併厭食症、暴食症,長期下來對身心都造成極大影響。

改善憂鬱「藥」有效

醫藥疾病

「重度憂鬱症合併恐慌症」是一種較為少見的身心疾病,患者除了憂鬱的症狀,也同時合併恐慌的症狀,像是突然間有嚴重的胸悶、心跳快、頭暈等症狀,但是身體檢查又找不出病因。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腦影像研究中心為了暸解藥物對這類病患的治療效果,特別經過一整年的時間,在重度憂鬱症合併恐慌症患者中,篩選出未曾使用藥物治療的患者。這類患者很少,願意配合治療和追蹤的更少,最後只有十五位符合條件並完成治療。研究發現,這些患者接受抗憂鬱劑(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治療6週後,症狀明顯緩解,像是某位中年女性患者,治療前有嚴重的憂鬱情緒、自殺意念、吃不下、過度的罪惡感、無法集中精神、突然間嚴重的胸悶、心跳快等症狀。在經過6週的治療後心情明顯的改善,自殺意念消失,胃口也變得比較好,胸悶、心跳快等症狀也變少了,並且不會一天到晚責怪自己。
此外,接受6週藥物治療的患者,經過腦部功能性核磁共振影像(MRI)的分析發現,治療後在主管認知功能(像是理智思考、執行能力、運算能力等等)的額葉腦部區域同質性有增加的情形,在主管負面情緒的顳葉腦部區域同質性則有減少的情形。所謂的「腦部區域同質性」指的就是腦部活動的一致性,象徵的是腦部功能是否能夠協調運作,增加的話就會強化這個區域原本就有的功能,減弱的話則代表會弱化這些這個區域原本就有的功能。額葉腦部區域同質性增加就會增強原本的理智思考能力,顳葉腦部區域同質性減少則會弱化原本的負面情緒,而且腦部區域同質性的改變也和相關臨床症狀的反應呈現有明顯的相關性。
結果顯示,抗憂鬱劑可以緩解患者的不適症狀,並且產生增強認知功能及抑制負面情緒的效果,可以防止憂鬱症患者腦部持續退化或異常,目前這個成果也已發表於國外的期刊,所以憂鬱症患者不要害怕進醫院或診所,當狀況不好或失控時,藥物治療可以提供一些幫忙,所以還是與憂鬱症患者及家屬分享以下這句話,那就是「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腦部沒煩惱。」

藥物、諮商、傾聽 緩解憂鬱症

憂鬱問題很少能藉由單一方法改善。美國匹茲堡大學西方精神醫學研究所研究人員指出,大多數患者需要按步驟,藉由不同的療法來緩解病情。

研究人員指出,對於憂鬱問題,治療、緩解的方法在進步,但尚未達到令病人滿意的程度。很多人認為單靠藥物就能緩解病情,事實上每10位患者中,至少有3位憂鬱症使用多種藥物後仍無法完全改善病情。

憂鬱症治療,藥物只是其中一環,諮商與傾聽對患者也很重要。若持續有情緒低落、失去興趣、悲觀無望、注意力難以集中,生理上有食慾減退、或睡眠困擾等徵兆時,很有可能已經達到憂鬱症程度,建議受進一步專業心理醫療。

許多前往心理諮商求診民眾儘管自覺到心理或情緒上的壓力問題,卻往往擔心親友對自己產生負面評價,或認為他人可能無法瞭解接納,或是難以承受親友對自己的擔心,甚至認為他人不會願意聽,而不敢將煩惱向自己親近的人傾吐。

雖然憂鬱問題不能只視為一種情緒困擾,但若長期壓抑內心困擾未能有效抒解,很可能會累積成嚴重憂鬱情緒疾病,甚至因為自己走不出困境而出現輕生念頭。

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憂鬱躁鬱 容易受傷

高雄市五甲區快樂心靈診所醫師陳豐偉說,憂鬱症和躁鬱症都是現代人常見精神疾病,前者缺乏自信,後者則容易被激怒,若是更為嚴重的「共病現象」,也就是同時有不同精神疾病,更要多關注其精神與情緒變化。

陳豐偉說,罹患憂鬱、躁鬱等精神疾病患者,很容易被傷害,家人除了耐心,更要有同理心,避免太過直接的批評、刺激、傷害到患者自尊,「不能讓他們覺得沒面子」,例如失業者,就要避免提到工作相關問題。

陳豐偉說,家人的關心不能造成患者壓力,例如和他們談論壓力時,須站在他們的角度,引導他們講出問題所在,千萬不要有質疑語氣。他建議,若病情嚴重,應鼓勵、協助他們到精神專門診所持續就醫,千萬不要未經診斷就自行停藥、停醫。

學者:職場心理壓力應列職災補償

目前台灣有關「過勞症」的職業病認定與補償爭議,大多圍繞於急性促發的心腦血管疾病,或侷限在勞保給付制度之下來作討論。然而,會申請勞保補償的受災勞工,大多是陷入經濟困境的勞動階層,而且,心腦血管疾病原本就好發於中高齡男性,對於女性工作者來說,女性職場處境與心理壓力值得重視。

由於壓力引起的疾病是多元的,包括焦慮、憂鬱、倦怠、疲勞、睡眠問題等。

台大健康政策管理研究所副教授鄭雅文指出,由於壓力引起的疾病是多元的,包括焦慮、憂鬱、倦怠、疲勞、睡眠問題等等,若僅以心腦血管疾病為職業病認定對象,很容易排除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低的族群(如女性),也容易忽視非急性猝發的疾病,如身心症、肌肉骨骼疾病、免疫系統疾病,以及心理疾病。

台大健康政策管理研究所副教授鄭雅文指出,工作壓力問題,不應僅著重在猝死或心腦血管疾病。(攝影/張世傑)

在目前爭議中,大家很容易忽視女性族群與年輕族群的工作壓力問題,也容易忽略心腦血管疾病以外的慢性疾病問題。以疲勞指數作為監測工具,應該能幫助我們對職場工作壓力問題有更全面的理解,也較能成為早期介入的依據。

在日本與韓國,自1980年代以來過勞猝死案例即已層出不窮,在1990年代後期以來,日本更出現越來越多的「職業精神疾病」與「過勞自殺」案例。在法國,雖然工時偏低、工會強大,勞動規範也較完善,但自2006年以來,也接連發生多起令國際社會注目的職場自殺事件。

2010年上半年發生在中國深圳富士康龍華廠的連環自殺事件,造成10多名年輕員工死亡,也凸顯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職場中潛藏的心理健康問題。

鄭雅文表示,已有不少西方國家將心理疾病認定為職業病,如憂鬱症、焦慮症、創傷後症候群。這些心理疾病雖未被正式納入「職業疾病種類表」,但在實際運作上,只要符合合理的工作因果相關性,即有可能被認定。例如,澳洲職災保險局在2004年一年間,即認定了8260件工作壓力引起的職業心理疾病。

鄭雅文強調,加拿大的逵北克省在2007年一年間,有1,228件心理壓力引起的傷病案例(stress claims)通過職災補償認定。被認定為導致職災或職業病的工作壓力事件包括:經歷或目睹暴力事件、被主管或同事惡意排擠或威脅、受到歧視、騷擾或不當待遇、工作量過大、責任壓力過大等等。甚至有個案因面臨組織改造,同事離職而職缺未替補,導致工作量大增,診斷為憂鬱症,亦被認定為職災而獲補償。

而台灣職場上,雇主不當勞動行為十分普遍。主要是以不當的勞動條件如何影響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僅看工時,無法得知工作壓力的全貌;其次,工作壓力問題,不應僅著重在猝死或心腦血管疾病。

一些西方國家,除了職災補償上的認定之外,也以擴大勞動規範、強化勞動檢查,作為因應過勞問題的策略。譬如在丹麥、瑞典、澳洲、法國、比利時、加拿大等國,「精神騷擾」(psychological harassment)、「霸凌」(bullying)、「暴力」(violence)、「壓力」(stress)、「不當的工作組織」(poor work organization) 等「職場社會心理危害」,已被納入規範,也是勞動檢查的範圍,值得政府相關單位作為借鏡。

非女生專利!百萬美男罹厭食症

為愛美而走偏鋒不再是女生的專利,男生也會為了瘦身而患上厭食症。近幾年美國青少年與輕熟男罹患厭食症的病例不斷攀升,至少一百萬名男性正在和厭食症搏鬥,可見厭食症是一種不分男女的心理疾病,不過男性礙於面子,往往不願主動求醫,以致延誤病情。

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哈德遜說,男孩厭食的現象益趨普遍。他在二○○七年的研究發現,平均每四個男孩就有一個罹患厭食症或暴食症,遠高於之前推估的十分之一。

露西兒帕克德兒童醫院心理醫師洛克說,厭食症男孩往往過晚求醫,以致延誤病情。除了因為愛面子不願承認自己生病,也因為社會醫療資源過於重女輕男,導致男性求助無門。

病患維克多說,確認自己罹患厭食症之後,他上網搜尋相關資料,但是連續找了幾個月未果。就連住院,病床也是依照女病患的需求設計,讓他非常氣餒。

至於病因,洛克醫師認為,厭食症和個性脫不了關係。通常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較易患病,諸如課業頂尖的學生或傑出的運動員,他們對自己要求甚高,逼著自己好還要更好。

兒子因厭食症不幸過世的傷心母親貝瑞說,他的兒子事事要求完美,加上控制欲強烈,一個不順心或不如意,就失控崩潰,久而久之罹患厭食。

社會過於強調外表、加上媒體一再報導兒童肥胖問題的嚴重性,多少也讓男生心升焦慮,對體重斤斤計較。因此專家建議學校務必傳達正確且健康的飲食習慣,家長也必須及早發現小孩的異狀。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研究:同儕壓力影響厭食症

倫敦政經學院(LSE)的最新研究指出,厭食症是1種透過社交傳染的疾病,在法國等女性體重低於平均的國家更為盛行。

研究以近3000名歐洲女性為樣本,發現同儕壓力是影響自我形象和厭食症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這份研究以「經濟分析」方式進行,發表時間正值秋冬巴黎時裝週尾聲。

這項研究是由LSE經濟學家柯斯塔方特(JoanCosta-Font)和倫敦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的喬佛律博內特(Mireia Jofre-Bonet)共同進行。研究顯示,外表標準對人類來說相當重要,且是影響人類行為的強烈刺激因素,特別是在健康和飲食方面。這種現象越來越明顯。

柯斯塔方特在給路透社的電郵指出:「我們發現,透過同儕形象的社會壓力是解釋厭食症和自我體型知覺扭曲的決定性因素。」

柯斯塔方特也說:「飲食疾患女性的自我知覺扭曲和其要性,或是同儕影響,可能會促使政府採取行動,影響女性榜樣,並對那些想在理想體重和健康間取得平衡的女性提供社會補償。」

嚴重厭食症 體重皮包骨

小花(化名)二十歲不到,患有嚴重厭食症,她在家人陪同就醫,醫師一檢查發現,她大約一百六十公分,但體重卻只有二十九公斤,幾乎只剩皮包骨,因為穿著七件衣服,外人根本看不出來。小花一餐吃兩、三個便當,但只要吃完飯,馬上催吐,一天催吐三、四次,身體早已虛弱不堪。

英國「每日電訊報」今年初也有一則報導,一位英國劍橋大學畢業小兒科醫師梅蘭妮‧史普娜去年十月因厭食症喪命,得年三十歲,她去世時體重不到二十五公斤。史普娜從十三歲就罹患厭食症,平常很少在公眾場合進食,父母發現她時,她已失去生命跡象,根據法醫驗屍結果,死因為體重過輕引起心臟衰竭。

史普娜情況一直很差,醫師表示,史普娜像小孩一樣,不肯接受心理治療,也不願量體重。史普娜從青少女時期就有嚴重身心問題,因此造成體重嚴重下滑,飲食也很不正常。

身心科、精神科主治醫師林耿立表示。厭食症患者年齡大多很年輕,很少超過二十歲,以女性居多,患者對體重非常斤斤計較,厭食症患者並非不吃東西,她們也會餓,也會吃很多東西,但吃了之後會去催吐,長期下來,身體就會受到嚴重傷害。

當一個人反覆催吐,就容易出現胃炎、食道炎等疾病,口腔也會發炎,因為喉嚨受到胃酸灼傷,所以患者大多聲音沙啞。林耿立醫師指出,治療厭食症要從兩方面著手,要找出引發厭食症狀的主因,進行心理諮商,並要為患者補充營養,治療催吐所造成的種種傷害。

厭食症患者因極端注重體重增減,因此常大量運動,有些患者很喜歡作菜,看親朋好友吃她煮的菜,但自己卻完全不碰桌上食物,以維持體重。醫師提醒,一旦發現身旁親朋好友突然變得很瘦,對食物很在意,常吃飯吃沒幾口就跑去洗手間,甚至使用利尿劑、塞劑清腸,就要懷疑可能是厭食症症狀。

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產後憂鬱逾2週 快求助防自殺

產後憂鬱逾2週 快求助防自殺

日前發生疑似產後憂鬱婦女攜嬰跳樓身亡的事件,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指出,為避免類似事件發生,產婦情緒障礙持續2週無法緩減,或有自殺意念,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李明濱指出,孕產婦在懷孕生產過程,因為荷爾蒙與生理機能改變,以及心理社會的角色改變與生活壓力,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可能會令孕產婦及家人措手不及,產後身心變化仍未完全恢復,對生活壓力事件及身心變化敏感者,可能會產生產後憂鬱等情緒障礙及精神疾病。

自殺警訊除顯現於言談間,行為也能見到端倪,李明濱說,從母嬰互動、產婦家事或工作能力下降、無法照顧自己或小孩,到脫離現實常理的想法或出現幻覺、覺得失去控制、或擔心自己會傷害寶寶或想傷害自己等跡象,都需特別注意。

李明濱表示,在孕產期間家人與親友適時的支持與關懷是非常重要的,家人朋友可發揮「一問二應三轉介」的守門人精神,給予支持。產婦可以透過均衡的飲食、足夠的休息、定期運動,適度地向家人或親朋好友說出感受,尋求他們的協助。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也呼籲,若發現當事人有自殺的想法時,可撥衛生署免付費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如發現當事人有自殺、自傷行為時,應撥打110報警處理。若憾事已發生,應不忘關懷親友遺族,給予情緒上支持。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另編製「女性心理衛生與自殺防治」、「孕產期婦女之情緒管理」手冊,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網站宣導專區供下載參考。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出版「孕婦健康手冊」,專章介紹產後心理健康,提供準爸媽及家人相關防治資訊。

產後情緒持續低落未改善 可能憂鬱症上身

產後情緒持續低落未改善 可能憂鬱症上身

雖然懷孕生子為令人感到喜悅的一件事,然而,卻有很多產婦卻在產後患有憂鬱症!彰化基督教醫院鹿東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庭綱表示,當孕婦產後持續情緒低落卻沒有改善,或是產後一個月以上出現憂鬱症狀者,別懷疑,這很可能是產後憂鬱症。

張庭綱醫師指出,擔心自己是否具備擔任母親的能力、懷孕前後荷爾蒙變化、懷孕及生產所引起的體型改變、可使用的時間與自由變少了、工作和社交關係的轉換、睡眠不足夠等因素,皆可能是產後憂鬱症發生的原因,通常患者必須接受藥物治療、心理治療,或是藥物、心理同時進行治療。

張庭綱醫師進一步指出,了解自我情緒上的變化,以及早期發現憂鬱症狀,都有助於及早改善產後憂鬱症,這時候如果能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社交生活提供支持,不管是朋友、家庭、工作夥伴等都有助於減輕憂鬱症的症狀,甚至有預防的好處。

改善心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這可以先從自我了解產後憂鬱症是很普遍的現象開始,然後在狀況發生時適當的調整情緒,以免情緒陷入鑽牛角尖的泥淖中而不可自拔。不過,當診斷為產後憂鬱症時,通常需要追蹤約半年左右的時間。

憂鬱躁鬱 容易受傷

憂鬱躁鬱 容易受傷

高雄市五甲區快樂心靈診所醫師陳豐偉說,憂鬱症和躁鬱症都是現代人常見精神疾病,前者缺乏自信,後者則容易被激怒,若是更為嚴重的「共病現象」,也就是同時有不同精神疾病,更要多關注其精神與情緒變化。

陳豐偉說,罹患憂鬱躁鬱等精神疾病患者,很容易被傷害,家人除了耐心,更要有同理心,避免太過直接的批評、刺激、傷害到患者自尊,「不能讓他們覺得沒面子」,例如失業者,就要避免提到工作相關問題。

陳豐偉說,家人的關心不能造成患者壓力,例如和他們談論壓力時,須站在他們的角度,引導他們講出問題所在,千萬不要有質疑語氣。他建議,若病情嚴重,應鼓勵、協助他們到精神專門診所持續就醫,千萬不要未經診斷就自行停藥、停醫。

改善憂鬱「藥」有效 勿諱疾忌醫為要

改善憂鬱「藥」有效 勿諱疾忌醫為要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腦影像研究中心為暸解藥物對「重度憂鬱症合併恐慌症」病患的治療效果,經過1年的時間研究發現,抗憂鬱劑可緩解患者的不適症狀,並且產生增強認知功能及抑制負面情緒的效果,可防止憂鬱症患者腦部持續退化或異常,目前該成果也已發表於國外期刊,所以台北慈濟醫院今(17)日發表新聞稿呼籲,憂鬱症患者及家屬應該不要懼怕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腦部沒煩惱。

台北慈濟醫院表示,「重度憂鬱症合併恐慌症」是一種較為少見的身心疾病,患者除了憂鬱的症狀外,也同時合併恐慌的症狀,像是突然間有嚴重的胸悶、心跳快、頭暈等症狀,但身體檢查又找不出病因。因此,該院在重度憂鬱症合併恐慌症患者中,篩選出未曾使用藥物治療的患者,由於這類患者很少,願意配合治療和追蹤的更少,最後只有15位符合條件並完成治療。

研究發現,這些患者接受抗憂鬱劑(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治療6週後,症狀明顯緩解,像是某位中年女性患者,治療前有嚴重的憂鬱情緒、自殺意念、吃不下、過度的罪惡感、無法集中精神、突然間嚴重的胸悶、心跳快等症狀。在經過6週的治療後心情明顯的改善,自殺意念消失,胃口也變得比較好,胸悶、心跳快等症狀也變少了,並且不會一天到晚責怪自己。

此外,台北慈濟醫院指出,接受6週藥物治療的患者,經過腦部功能性核磁共振影像(MRI)的分析發現,治療後在主管認知功能(像是理智思考、執行能力、運算能力等)的額葉腦部區域同質性有增加情形,在主管負面情緒的顳葉腦部區域同質性則有減少情形。

台北慈濟醫院進一步解釋指出,所謂「腦部區域同質性」指的就是腦部活動的一致性,象徵的是腦部功能是否能夠協調運作,增加的話就會強化這個區域原本就有的功能,減弱的話則代表會弱化這些這個區域原本就有的功能。額葉腦部區域同質性增加就會增強原本的理智思考能力,顳葉腦部區域同質性減少則會弱化原本的負面情緒,而且腦部區域同質性的改變也和相關臨床症狀的反應呈現有明顯的相關性。

結果顯示,抗憂鬱劑可以緩解患者的不適症狀,並產生增強認知功能及抑制負面情緒的效果,可防止憂鬱症患者腦部持續退化或異常,因此,台北慈濟醫院希望患者及家屬不要諱疾忌醫。

老人憂鬱酘來自壓力、失眠

老人憂鬱酘來自壓力、失眠

憂鬱和其他精神和壓力有關的疾病與大腦功能都有高度相關。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院長鄭若瑟在一場活動中表示,低油低脂飲食,除對心血管疾病預防有益,對腦血管亦有同樣預防之效。

其次是壓力與睡眠,老人失眠人口眾多,壓力更是造成腦力負擔,研究證實顯示,憂鬱與壓力密不可分,而部分憂鬱可視為腦功能不足或超負荷的結果。壓力、失眠與憂鬱與許多疾病的不良預後相關。壓力管理與健康睡眠促進,應為保護大腦功能的重要策略。

老人失眠是非常普遍的問題,根據台灣地區的研究調查,有42%~47%的老人有各種不同的睡眠障礙。如果是因為太早上床,如:吃過晚餐就去睡,半夜就醒來,則可以配合談天或閱讀等輕鬆的活動逐漸調整老人作息。如果是因為白天睡眠過多而晚上失眠,可能需要家人多費心,為老人安排日間活動如:與其他老人到公園運動或下棋等,避免終日在家中打盹。若是因為焦慮煩惱,需先找出老人焦慮的壓力來源(如家庭不合或經濟問題)加以改善,如果是天性如此(從年青時即容易煩惱)則可求診家醫科或精神科治療。

避免傷害腦功能的飲食、物質、醫療處置與藥物,一些藥物如鎮定藥物對腦功能不良影響亦要小心使用,尤其是老年人常在多個科別間同時就醫,藥物間相互作用風險增加。台灣的研究資料發現,老人再出院後認知功能有一半有短暫或持續性障礙,住院中的醫療處置如何避免損及大腦功能宜做進一步研究。

憂鬱、恐慌怎麼辦?藥物治療可幫忙

憂鬱、恐慌怎麼辦?藥物治療可幫忙

「重度憂鬱症合併恐慌症」是一種較為少見的身心疾病,患者除了憂鬱的症狀,也同時合併恐慌的症狀,像是突然間有嚴重的胸悶、心跳快、頭暈等症狀,但是身體檢查又找不出病因。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腦影像研究中心為了暸解藥物對這類病患的治療效果,特別經過一整年的時間,在重度憂鬱症合併恐慌症患者中,篩選出未曾使用藥物治療的患者。賴建翰醫師說,這類患者很少,願意配合治療和追蹤的更少,最後只有十五位符合條件並完成治療。研究發現,這些患者接受抗憂鬱劑(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治療6週後,症狀明顯緩解,像是某位中年女性患者,治療前有嚴重的憂鬱情緒、自殺意念、吃不下、過度的罪惡感、無法集中精神、突然間嚴重的胸悶、心跳快等症狀。在經過6週的治療後心情明顯的改善,自殺意念消失,胃口也變得比較好,胸悶、心跳快等症狀也變少了,並且不會一天到晚責怪自己。

賴建翰醫師表示,結果顯示,抗憂鬱劑可以緩解患者的不適症狀,並且產生增強認知功能及抑制負面情緒的效果,可以防止憂鬱症患者腦部持續退化或異常,目前這個成果也已發表於國外的期刊,所以憂鬱症患者不要害怕進醫院或診所,當狀況不好或失控時,藥物治療可以提供一些幫忙。

情緒異常激昂鬱悶 當心出現躁鬱症

情緒異常激昂鬱悶 當心出現躁鬱症

人的情緒難免有高低起伏,但若不是因藥物(如興奮劑等)或特殊因素(如甲狀腺疾病)引起,其持續時間過長,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工作或學業,這時可能就要懷疑是否得了「躁鬱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總藥師梁蕙文表示,所謂「躁鬱症」是指曾出現情緒過度高昂、急躁的躁症,其中大部分患者也會在某一時期出現情緒過度低落、鬱悶的憂鬱症,所以躁鬱症又稱為「雙極型疾患」,病患會週期性的呈現躁症或憂鬱症。

一般躁期第一次發病的平均年齡為21歲,超過80%的躁鬱症病人,一生中會有超過4次的發病期,但兩次發病期間,情緒是穩定正常。

梁蕙文醫師指出,通常治療躁鬱症是以情緒穩定劑為主。情緒穩定劑可以治療及預防躁鬱症再發,但依症狀不同,常常須合併其他藥物治療。例如躁症發作時,除情緒穩定劑外,可能須合併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鬱症發作時,會合併抗憂鬱藥物治療。失眠及焦慮時,也會合併使用安眠藥物及抗焦慮藥物。

梁蕙文醫師提醒,除了藥物治療外,改變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及參與相關心理復健活動,亦可避免疾病再發,病人及家屬應注意的重點包括:

1.日常生活方面,規律攝取必需胺基酸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適量補充維他命及礦物質。每週至少3次規律的有氧和重量訓練。
2.避免使用容易引起情緒波動的物質及藥物,睡前避免喝酒或咖啡。
3.學習放鬆治療、壓力降低技巧、按摩、瑜珈等,面對壓力事件能自我調適,避免因身心壓力造成疾病發作。
4.鼓勵病人參予個人、團體和家庭心理治療及人際關係與認知行為治療。
5.了解躁症及鬱症的早期症狀,症狀發生即時回診。

梁蕙文還說,在藥師諮詢案例中,病人或家屬常問:「病情穩定,可不可以不要服藥?」、「服藥後感覺疲倦、嗜睡、手抖等,可不可以自行停藥?」。面對這種現象,藥師會提醒,未經評估,病人因為自行停藥而造成疾病復發的百分率,在半年內可高達5成以上。

醫師強調,病人不可因病情穩定就停藥,劑量調整或藥物改變應經由醫師評估,才能漸進式減少藥物種類及劑量。對副作用方面的處理,可打電話向藥師諮詢解決之道,如果真的不能忍受時,可請醫師調整藥物。

梁蕙文醫師最後提醒,躁鬱症病人若能有良好服藥配合度,與醫師及藥師等專業人員密切配合溝通,藥物治療可將躁鬱症復發率降至最低,情緒可以控制在相當良好狀況,甚至與常人無異。

乾妹被吐口水 躁鬱男砍人

乾妹被吐口水 躁鬱男砍人

〔自由時報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19歲楊姓躁鬱男不滿乾妹被人吐口水、拿籃球丟頭,與對方約在後勁溪畔談判,兩派各有10多人持棍棒準備械鬥,但當對方看到楊嫌拿的是西瓜刀,全部嚇得抱頭鼠竄,16歲孟姓少年跑得太慢,來不及騎機車落跑,右手指被砍斷肌腱,住院觀察。

前天下午約3點,高市楠梓警分局接獲報案,指跨越後勁溪的德惠橋有數十名青少年械鬥,已有1人受傷送醫治療。

翠屏派出所警網趕到現場,只剩傷者這派人馬,因有人拍下楊嫌照片,指證他砍人,警方循線到加仁路逮捕有公共危險前科的楊嫌,起出西瓜刀、開山刀及木刀,將他帶回偵訊。

楊嫌說:「我乾妹被他們吐口水,拿籃球丟頭,為了幫乾妹出氣,就帶刀談判。」

楊嫌辯稱,當時胡亂揮刀,不小心砍到不認識的孟姓少年,「我的脖子及手臂也有受傷」。

但對方人馬指證,「大家都只拿木棍、球棒,他卻拿西瓜刀亂砍,沒有人敢硬碰硬,只好掉頭走人。」

受傷的孟姓少年說:「我來不及騎機車,被他猛砍,我用右手擋,就被砍斷肌腱。」

警方依殺人未遂罪嫌,昨天將楊嫌移送法辦。

走出情緒的低谷~認識更年期症候群

走出情緒的低谷~認識更年期症候群

醫藥疾病
許多四十幾歲到五十幾歲的女性,都曾經被一些莫名的情緒症狀所困擾,例如:失眠、容易疲勞、倦怠、暈眩、失眠、頭痛、緊張、焦慮、情緒不穩、性慾降低、嚴重的失落感、空虛、注意力不集中、憂鬱,以及情緒失控等。這些症狀,常是因為更年期荷爾蒙變化所引起的情緒失調。
「更年期」指的是女性卵巢功能逐漸退化,從具生育能力轉變成不能生育的過渡時期,由於女性荷爾蒙日漸減少,產生種種身心不適,這些症狀統稱為「更年期症候群」。更年期症候群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自律神經症狀,如發熱、潮紅、盜汗、心悸、暈眩等等;第二類是生理症狀,如陰道乾燥萎縮、尿道發炎、骨質疏鬆等病症等;第三類便是上一段所提到的情緒症狀。
醫學研究顯示,更年期情緒及自律神經症狀常出現於更年期早期,甚至在停經前5~7年即出現,主要病因與女性荷爾蒙相關,源於女性荷爾蒙之逐漸下降與波動。
這些種種不適從輕微到嚴重不等,10位更年期婦女當中,大概3位會有較明顯症狀,而其中只有不到1位嚴重到需要治療。症狀輕的婦女,以飲食作息調適,衣著環境改變,認知心理建設等方式來克服即可;症狀嚴重者,應考慮施行婦產科的荷爾蒙治療。
但若情緒困擾影響到作息,甚至人際互動,則應接受情緒相關的藥物治療。更年期情緒症狀以抗憂鬱藥物為首選藥物,不但可以大幅改善情緒症狀,抗憂鬱藥亦能稍減輕熱潮紅、盜汗等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