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善用年假累積正面能量 有助遠離憂鬱情緒

農曆春節年假即將來臨,你準備好了嗎?心理諮詢專家提醒,春節年假若能妥善規劃,讓自己身心獲得最佳休息狀態,不但能有更多正面能量,遠離憂鬱,當過年後恢復正常上班時,還可提升工作效率。
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諮詢員陳凱婷表示,現代人處在忙碌與資訊爆炸的時代,心理諮商門診經常有女性患者抱怨,每天忙完工作,回家就是忙小孩及先生,整天和時間賽跑 ;雖然過年有較長的休假時間,但想到過年還是有忙不完的家務事,全身就莫名焦慮及緊張。
陳凱婷心理諮詢員指出,其實,許多研究顯示,適度讓身體放鬆,及妥善規劃休假時間,有助遠離憂鬱心情;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針對一千五百名女性所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每年給自己休兩次假的人,比起兩年或五年才休一次長假的人,憂鬱傾向的人數大幅降低一半。
因 此,陳凱婷建議,想要提升正向情緒,在過年期間,最好能和親朋好友「逗陣來做伙」,但時間別排太滿,輕鬆自在的與家人及朋友聊聊,有助於增進彼此感情,也 可安排兩天「親子互動」,到國家公園或親子遊樂園遊玩,如天氣不好可安排室內活動,沒有孩子的夫妻,可安排兩人世界的活動,例如看電影或安排吃頓情人餐, 增進彼此的情感。
過年休假期間,難免吃吃喝喝;陳凱婷則是呼籲,民眾最好是每天花30~45分鐘運動,可選擇慢走、快走或跑步,並趁運動時學習與自己獨處,讓心情沉靜下來,幫助整理思緒、活化大腦,都有助於遠離憂鬱情緒。

「傾聽」身體感覺更易入睡 教你多重方法對抗失眠

失眠是現代文明病之一,困擾著許多人,而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可能是體質因素也可能是藥物、疾病或環境等因素引起。對抗失眠,除了吃藥看醫生,坊間也流傳著各種方法,但哪種方法有效必須親身試過才知道。
美 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一項研究顯示,美國至少有860萬人被失眠困擾,2012年美國人在助眠治療上的花費高達324億美元。方法包括噪音機和特殊枕頭 等。事實上,要睡個好覺,最難的應該是入睡前的放鬆。《華爾街日報》記者Jennifer Alsever親身體驗了四種不同方法,這些方法都是在指導人們如何在不使用藥物下入睡並在醒來時精神煥發。
聽放鬆音樂 「傾聽」身體的感覺更易入睡
Jennifer選用的四種方法包括iPhone的手機睡眠程序;根據聲音大腦研究所製作的一套CD;另外還有一段MP3下載音頻,通過傾聽身體的感覺入睡,以及目前美國各地正在興起的一種新潮流——放鬆教練。
「腦波音樂系統」(Brainwave Music System)是由加州卡爾斯巴德市(Carlsbad)神經聲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NeuroAcoustic Research)的負責人傑弗瑞•湯姆森(Jeffrey Thompson)製作的六張CD套裝,這些CD中的音樂包含著能夠幫助人更快入睡的音調。研究顯示,與音樂結合的音律能夠改變腦電波和人的意識狀態。 Jennife在進行刷牙等常規睡前活動時播放放鬆音頻,睡覺的時候播放睡眠音頻。她說就算有人在房間走動也能快速入睡,而且第二天早晨神清氣爽得超乎想 像。
Jennife找到了放鬆教練斯泰茜•卡馬拉•沃爾特曼(Stacy Kamala Waltman),是為睡前放鬆提供建議的壓力管理專業人士。她會為客戶量身製作放鬆音樂,並且口頭指導放鬆,幫助客戶形成「睡眠習慣」。Jennife 在床上聽了27分鐘的放鬆音頻,讓她從小腿到眼睛擠壓和放鬆肌肉,連續兩晚Jennife聽了10分鐘就睡著了。
丹佛行為睡眠顧問理查德• 沙恩(Richard Shane)設計的SleepEasily的MP3套裝,這套療程包括一張概括說明卡片,還有幫助傾聽「內部睡眠呼吸」的耳塞。 沙恩博士說,大多數人用他的方法都能入睡。如果音頻不起作用,他建議在睡前看看卡片上的小貼士。他說,目標是教你感覺能夠引導你入睡的身體悸動。但這套方 法對Jennife並不起作用。
Jennife還下載了「改善睡眠ABC」(ABC of Better Sleep)的iPhone和iPad程序,這款易用的軟件是由英國催眠治療師馬克斯•克爾斯滕(Max Kirsten)設計,包括改善睡眠的小貼士,還有一段23分鐘的深度睡眠催眠療法。「A」代表「我的眼皮是不是足夠放鬆,怎麼試都睜不開?」,「B」代 表呼吸。他讓我們深呼吸一口,保持一會兒,然後用全身所有肌肉呼氣。「C」代表「大海」,想像自己在水下漂浮。克爾斯滕在程序中說,連續使用一週後你就不 再需要它了。的確,一週以後Jennife就能輕鬆地睡著了。
對抗失眠先改變生活習慣
失眠除了睡不好覺,讓人 無法獲得好的休息,倍覺疲勞無力之外,還會造成情緒精神方面的危害。英國研究發現,睡眠不足,不只會打亂生理時鐘,連續一個禮拜睡眠不足,還會影響人體 711個基因的運作,妨礙身體修復受損組織的能力,長期下來還可能增加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等疾病,也會老的比較快。
失眠」並不是特定的疾病名稱,它只是一種症狀。不同的人失眠的形態、強度、頻率、造成原因等方面差異也很大。產生睡眠問題的原因很多,如某種睡眠障礙、身體疾病、情感因素、生活方式或過多飲用咖啡和茶葉以及噪聲、擁擠、污染等環境因素都可能引起失眠
要改善失眠問題,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正常的三餐及作息,適量的運動,少用刺激性的煙、酒、咖啡,放寬心情、調適價值觀與生活步調,學習新的觀念及抗壓技巧等等。並試著在睡前聽聽放鬆音頻,在傾聽自己身體的感覺中入睡,相信你也可以一夜好眠到天亮。

過新年壓力大 小心春節症候群上身

新年即將到來,加上市場就業需求少,民眾可能因家事、工作與經濟壓力導致煩惱倍增,醫院門診中出現憂鬱、躁鬱與恐慌等患者增加兩、三成,多數都是向身心障礙科門診求助;醫師呼籲,只要出現長期失眠、惶恐與憂鬱徵候的民眾,應立即至醫院治療,才能獲得適當的改善。
彰 濱秀傳心理健康醫院院長文榮光指出,日前一名32歲的患者常常有呼吸困難、心悸的情形,兩天前更出現手腳無力,幾乎呈現四肢癱瘓狀態,患者的先生以為是心 臟病發並將她送醫院急診,經院方進行相關檢查後,顯示身體機能各項數據都是正常的,轉介至精神科後才發現,患者因害怕過年,而年節一天天逼近,導致恐慌一 天比一天嚴重。
而在近期類似因年節到而誘發「春節症候群」的患者不少,文榮光院長建議,家人與親友可在家先進行協助減輕壓力、放鬆心情,如果症狀無減少,或已呈現恐慌症候,可至各大醫院精神科進行諮商或藥物治療,以改善症狀。
文 榮光院長說明,年節症候群產生的原因,可用「關係理論」來解讀,因年節團聚時,人際關係與人情壓力暴增,若負面力量與情緒大於正面,超過當事者負荷能力, 就容易發生自律神經失調、焦慮、失眠、恐慌或憂鬱等現象,其實一家透過外出圍爐、拜拜、或到戶外走走,都能化解類似的症狀,家人的陪伴是最好的良藥,可幫 助患者避免去擔憂不需要擔心的事情,以減低憂鬱症狀。

年節到壓力增醫師呼籲小心憂鬱與恐慌症危害

農曆新年將屆,家事、工作或經濟壓力倍增,出現憂鬱、躁鬱或恐慌症狀而向醫院求診的民眾,也增加了兩到三成;秀傳醫院呼籲,如果出現長期失眠、恐慌或憂鬱症狀,應該適時求醫,以免病情惡化。
  彰化秀傳醫院表示,近期常接獲無故因呼吸困難、心悸,有時更呈現四肢癱軟的婦女前來求診;也有平常文質彬彬、禮貌又好學的型男,卻在工作時,常因情緒失 控,對同事飆髒話,與平常行為差異相當大,經家人或同事陪同就醫,進行相關檢查,身體機能都屬正常,經轉介前往身心障礙門診診療後,幾乎都是因為年關將 近,不少婦女飽受家事、工作與返鄉過節的親友壓力;男性民眾則常為感情、經濟或是工作等多重壓力所苦,導致容易出現憂鬱、躁鬱與恐慌等先期症狀,彰濱秀傳 心理健康醫院院長文榮光表示,在近期類似因年節到,誘發「春節症候群」的患者不少,家人與親友可以先行協助減輕壓力、放鬆心情,如果已呈現恐慌症候,則可 以進行諮商或藥物治療,都會有所幫助。
至於「年節症候群」產生的原因,文榮光院長指出,可用「關係理論」來解讀,因年節團聚時,人際關係 與人情壓力暴增,若負面力量與情緒大於正面,超過當事者負荷能力,就容易發生自律神經失調、焦慮、失眠、恐慌或憂鬱等現象,其實一家透過外出圍爐、拜拜、 或到戶外走走,都是化解類似症狀不錯的選擇。
才發現方太太害怕過年,年節一天天逼近,她的恐慌一天天嚴重。好心陪他來精神科就診。張先生一表人才,看起來不像會飆髒話的人,經仔細詢問,確診張先生是憂鬱症病發。,先生以為是心臟病發,趕快將她送醫院急診,但院方
方太太表示,與先生結婚兩年,平常在外租屋生活,去年回夫家過第一個年,因為先生是獨子,年菜採買、掌廚、拜拜的工作都得她獨挑,更恐怖的是要剁雞、剁鴨,還得看大姑、小姑的臉色,累得要死不打緊,婆婆還會問:懷孕了沒?鄰居也探頭探腦私語:怎麼都沒好消息?
方太太說,她想到要回去過年就睡不著,白天心神不寧、心臟蹦蹦亂跳、感覺快窒息、全身軟弱無力,根本沒辦法上班。
36歲的張先生
張先生說他半年前換工作,女朋友因此和他分手,生活孤單失落,加上快過年了,自責立業或成家尚一事無成,「無顏見江東父老」。 回家又要發紅包,心情不由得煩躁起來,失眠、壞脾氣都無法控制,晚上喝啤酒想好睡一點,沒想到睡眠品質更差。
而與張先生一樣有年節憂鬱症的患者其實還蠻多的。憂鬱症的發生包含了先天體質的因素與後天壓力的誘因,如果加上親朋間的互動變少,孤獨感、失落感油然而 生,建議民眾學會正念減壓與自我調適,正念就是放棄自我批判,凡事盡力而為即可,不必把別人的想法當作緊箍咒來框住自己。
憂鬱症是可以藥物治療跟心理治療雙管齊下的疾病,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主動關心身邊的人或是不在身邊的親人,特別是在節日的時候,一個關心可能就會減少一個遺憾。
提醒民眾,平時重視減壓之外,多運動、不熬夜、從事森林浴及適量攝取抗氧化蔬果、堅果類,正向「樂活」。如果覺得自己有情緒的困擾,一定要找人談談,或由醫師、心理諮商師來協助,扭轉負面人生。

憂鬱症、男性更年期,原來這樣辨別!

老公出現情緒低落、焦慮等症狀,到底是更年期,還是憂鬱症
該如何判別?
一位50多歲的醫生,有一陣子工作不順遂,情緒不穩定、沒精神,後來甚至倦於工作,太太覺得症狀與男性更年期相似,勸他就醫。抽血檢驗指出睪固酮偏低,問 卷也顯示有老化症狀,而填寫精神科問卷,也顯示有憂鬱、焦慮,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任陳景彥先給患者服用抗憂鬱症藥後,情況日漸改善,停藥後重新檢驗 發現睪固酮上升,顯示患者是因憂鬱、躁鬱和壓力大而引起老化症狀,內分泌暫時失調,並不是真正的男性更年期,男性若處於更年期,睪固酮是不會回升的。
另一個案例,狀況則相反。一位60多歲的商人,常因公差出國,但最近開始出現失眠症狀,患者認為非時差問題,過一段時間後出現熱潮紅的症狀,就醫檢測發現 睪固酮過低、問卷顯示老化症狀嚴重,應該是男性更年期。醫師建議患者補充男性荷爾蒙,但患者怕使用荷爾蒙會有副作用,醫師便先給予抗憂鬱症的藥,之後每當 情況好轉停藥時,症狀就又出現,可見是睪固酮不足造成。患者進而願意補充荷爾蒙,漸漸恢復健康,這就是典型的男性更年期。
三成更年期遭誤診?問卷造成誤差
有報導指出,因男性更年期有類似憂鬱症症狀,而造成三成病患遭誤診,陳景彥醫師指出,根據現任臺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泌尿科主任黃一勝曾在南部 幾個醫學中心進行的社區調查顯示,40多歲的中年男性有六成多會顯現老化症狀、睪固酮低下;而使用抽血檢驗,則確定有三成民眾睪固酮不足。
也就是說,若只靠問卷,和抽血檢驗的結果,會有三成的落差。造成數據上的差異是因為,問卷中部分題目跟精神科的病症重疊,例如:不是因為睪固酮不足引起的 焦慮、憂鬱,而是本身就有焦慮、憂鬱。林口長庚醫院的男性門診中,六成男性有睡眠障礙,其中問卷調查中三成近四成有明顯老化症狀。從社區調查或是門診能看 出,大概接近三成左右是真正有男性更年期的問題。
抽血檢驗睪固酮濃度 為最佳判斷依據
憂鬱症和男性更年期有許多症狀相似,最理想的區分方法是「直接抽血檢驗睪固酮濃度是否低下」。若無法配合抽血檢驗,陳景彥醫師會使用自我評量表(自我評量表見50頁),跟憂鬱症、老化症狀交叉比對後發現,「性功能障礙」最能清楚分別憂鬱症和老化症狀。
睪固酮低下影響性功能、也會明顯降低頻率,因而表現出男性更年期的徵兆;對憂鬱症患者而言,性功能不一定會降低,有可能只是性趣缺缺,還是保有性功能。當病患抱怨這些問題時,不應該馬上將憂鬱、焦慮放第一位,要思考可能是睪固酮過低的關係。
除了性功能的變化,從眾多老化症狀中也發現,有明顯睡眠障礙的病患可能有將要邁入男性更年期的跡象,因此,若有明顯睡眠障礙者,可提早抽血檢查、及早治療。……大家健康雜誌臉書粉絲團每天都有健康實用的訊息,關心您的身心健康,快上網搜尋喔!
感謝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任陳景彥審稿

上班族壓力大憂鬱躁鬱發作 醫師:多運動多傾吐

日劇半澤直樹掀話題,許多上班族對於半澤直 樹劇情,心有同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醫師表示,職場上班族壓力大,這幾年求診的病患數增加,就曾有櫃姐遇到週年慶,因為業績壓力引發憂鬱症發作,甚 至還有上班族因為升官,反而燥鬱症發作,而上班族練就紓壓、高EQ,除了找好朋友或支持團體傾吐,也要養成運動的好習慣,讓體內血清素增加,不僅可以紓解 壓力,也避免失眠。(林麗玉報導)

日劇半澤直樹的劇情,讓許多上班族心有同感,透過看日劇,抒發不少上班族平日在職場上的鬱 悶,精神心理科醫師提醒,對於半澤直樹劇情「以牙還牙、加倍奉還」的作法,上班族千萬不要效法,不過透過許多小秘訣,上班族可以練就上班的好情緒、好 EQ,甚至對於上司的要求,也可以紓解壓力及情緒,台北市聯合醫院醫務長湯華盛說,這幾年因為工作壓力大,民眾求助精神科門診的病患數有增多趨勢,就有病 患因為最近要升小組長,因為壓力大,結果燥鬱症發作,還有櫃姐只要到週年慶,因為業績壓力就開始憂鬱症
醫 務長湯華盛說,上班族面對職場、上司壓力,如何練就好EQ、紓壓管道,其實與好朋友、或者是心理團體適時發洩平日上班時的不愉快,有助於抒發情緒,甚至養 成定期運動,也有助於練就好EQ,許多上班族一放假就睡覺,其實反而會讓自身的抗壓力越低,不過透過運動,可以讓身體的血清素增加,可以舒緩壓力承受度, 甚至可以助眠,避免焦慮、失眠、憂鬱等狀況。而運動的強度,建議每隔一天就要運動一次,每次三十分鐘強度到流和為止,例如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都是相當 好的運動。

3大注意事項 失智患者安心過年

年節逛街、旅遊到處都是人,很容易發生失智者走失的意外;台灣失智症協會建議家屬,別讓失智長者離開視線,最好能有2位以上家人同行,隨時勾著長者的手, 並讓長者穿上易辨識衣服,身上配戴個人衛星定位器、愛心手鍊、衣服上繡姓名或聯絡資料,出門後先幫長者拍照等,有備無患。
年節將近,家家戶戶忙碌準備團聚、出外旅遊等活動,為避免假期中發生失智長者走失、誤食、衝突等意外,台灣失智症協會提醒民眾,過年時照顧失智長者的注意事項。
除了預防失智長者外出走失,台灣失智症協會指出,飲食安全也要留意,過年年糕、元宵等糯米類食物,較容易引發嗆食、噎到,建議食物包裝中的防潮包先拿出,避免長者誤食,並將糯米類食物切小片,長者進食時一定有人陪伴,隨時注意狀況。
另 外,過年期間子孫回家拜年,原本期待長者很開心見到許久不見的子孫,沒想到失智長者反而大發脾氣?台灣失智症協會指出,過年家中的刺激對失智者多且複雜, 應依長者狀況調整刺激量,建議溫和地引導陪伴長者寫春聯、包餃子、做年菜等工作,並多向長者請教,多予長者讚美及鼓勵。

自律神經失調 不必全靠藥物或手術治療

是否覺得自己老是睡不好,而且永遠都睡不飽?或者心律不整、胸悶、喘不過氣來,且快要暈倒的感覺!台大醫學博士黃忠信醫師表示:「你很有可能罹患自律神經失調」,在醫學上亦被稱為腦神經衰弱或身心症。
過去因為神經基礎醫學尚未發展完全,醫師因為不了解症狀的生理機轉,往往只能將找不出病因的不適感歸咎於心理因素,自律神經失調絕對不是怪病,適時就診並配合醫療協助,才能讓困擾問題降到最低。
黃忠信醫師說明,自律神經系統是人體的全自動操控中心,負責如心跳、血壓、脈搏、腸胃蠕動等不需提醒自動自發的生理運作,且會受到情緒的影響。而自律神經失調則是代表自律神經系統受到情緒的波動,進而導致自動運作的生理功能出現異常。
黃忠信醫師表示,壓力大,不少人會因為經濟、生活、社交等問題產生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當心理情緒無法透過正常的管道排解,自然就會透過各種生理不適如失眠、胸悶、心悸、頭暈、腸胃不適等症狀反應出來,影響病患的工作與生活作息。
近年來,由於神經傳導物質相關的作用機轉已經可以清楚解釋疾病的問題,透過「相應神經調節療法」完全了解神經的調控機制後,利用神經來調控神經,達到治療各種失調疾病,不必完全依靠藥物或手術。
有鑑於現代人使用智慧型手機APP的頻率甚高,醫師開發一款APP對於自律神經失調的說明及療法介紹,目前開放Android系統免費下載,讓民眾了解更多衛教資訊,避免對無知的病症抱持錯誤觀念。
黃醫師強調,自律神經一般不會無緣無故輕易失調,大都是有原因的,尤其是長期壓力與作息不正常,必須透過與醫師完整諮詢,治療時需同時將問題找出來,適度的舒壓並改變生活作息,如此才能逐漸恢復,不然藥物只是治療症狀而已。

吃重鹹愛喝甜 小心開春變胖童

據研究 孩童吃愈鹹含糖飲料就喝愈多影響骨骼發育與學習專注
吃太鹹,小心變小胖童!過年期間家裡常出現火鍋、肉乾等重口味餐點,但董氏基金會昨指出,根據英、澳研究,孩童平均每多吃1克鹽,會多喝約17到27毫升的含糖飲料,增加孩童過胖機率,提醒父母過年應避免讓孩子吃鹹又喝甜,以免過完年口味「回不去」。
澳洲迪肯大學去年分析4283位2到16歲澳洲孩子飲食記錄,發現鹽吃愈多,含糖飲料也喝更多,其中每天喝超過一份含糖飲料(約250毫升)的孩子,過重和肥胖機率比其他人高出26%;英國倫敦大學也指出,每日攝取鹽量若減半,平均每周可讓孩子少攝取約244大卡的含糖飲料熱量。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吃太鹹或太甜,會讓身體攝取過多的鈉和糖,影響骨骼發育,造成孩子長不高、成人骨鬆;糖吃太多也可能讓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憂鬱、過動或暴力等行為。
她建議,過年期間飲食較油膩,喝白開水省錢又健康,想增添風味,可以加入新鮮檸檬切片;或可選擇無糖飲料,如枸杞紅棗茶、桂圓紅棗茶、薑母茶、低糖桔茶、大麥茶、決明子茶等,減輕身體負擔。
除了注意飲食,國健署指出,過年期間多半在吃吃喝喝,運動量也大幅下降。根據去年調查,有48%民眾在過年期間的運動量較平常少,提醒民眾過年仍要保持每天動一動的習慣,促進血液循環與心肺功能,更能控制體重。
民眾過年期間,可以善用親友相聚時間,一同去戶外踏青,國健署網站並提供不受場地限制、適合室內活動的「上班族健康操」,以及各縣市健走步道資訊,鼓勵民眾過年與親友一同「動起來」!

天冷忽略過敏預防 寶寶恐成過動兒

冬天幼兒過敏問題不容小覷!醫師指出,很多父母親不知道,過敏對寶寶不僅造成一時不適,更會導致長遠影響。調查發現,過敏寶寶除了生長發育可能較為緩慢,更有最新研究發現,一旦嬰幼兒出現過敏,成為過動兒的風險就會上升。
國內過敏兒比例持續攀高,每3人就有1人有過敏症狀,包括氣喘或是鼻過敏,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陳家駿建議,務必從孩子出生起做好過敏預防,尤其飲食是最重要的一環,媽媽應盡可能哺餵母乳,或選擇經特殊技術切斷牛奶蛋白中誘發分子的部分水解蛋白奶粉。
新研究:過敏兒易過動
根據美國、荷蘭的研究,嬰幼兒若曾出現過敏症狀,罹患過動症的比例也隨之增加。而亞東醫院在2013年也做過研究並發表一篇「過敏性鼻炎兒童行為調查」,同樣發現鼻過敏兒童會出現比一般孩子更明顯的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傾向,例如作答急躁、犯錯率較高、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衝動等。
其中的原因目前尚不能確定,有可能和過敏兒睡眠品質差,甚至是過敏症狀妨礙呼吸道暢通,造成睡眠期血氧下降,進而影響過敏兒白天精神和行為;或是過敏與過動兩者間神經傳導可能有相關連結;也不排除和治療過敏的藥物有關。
防過敏兒 勿重外輕內
陳家駿醫師強調,一旦孩子遭誘發過敏,各種不良影響就會接踵而至,事先防範才是根本之道。從門診中,觀察到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目前沒有過敏反應,就安心了,殊不知過敏現象可能在孩子1歲之後才出現,現在沒事不代表以後就沒事。
事實上,最完整的過敏預防應該從寶寶在母體內到出生,甚至持續不間斷到3歲。但多數父母親較注重居家環境的防護工作,例如勤打掃、使用防螨用品等,除了外在防護之外,藉由飲食來調整孩子的體質,更是重要的一環。
飲食改善 應多喝母乳
陳家駿醫師認為,新生兒要多喝母乳,能緩解過敏種狀風險出現,因為母乳是來自人體的蛋白質,初乳內含豐富IgA(免疫球蛋白)可對抗過敏原,是預防嬰幼兒過敏最佳的方式。若因特殊原因無法哺乳,或母乳期結束,則需以配方奶做銜接。
【醫師小叮嚀】:由於嬰幼兒腸道發育尚未完全,攝取牛奶蛋白時容易誘發過敏,因此在配方奶粉選擇上須多加留意。最常見的方式是透過「水解」技術,將牛奶中的大分子蛋白質轉化成小分子蛋白質,切斷誘發分子。根據德國等多國研究證實,部分水解蛋白奶粉對於強化嬰幼兒體內防護力有所助益,因此,呼籲家長務必重視透過飲食預先調整體質,讓孩子遠離過敏可能造成的健康危機。

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出現女性更年期症狀?也可能是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

婦女到了更年期時容易遇到停經、臉部或身體出現熱潮紅、失眠、體重變化等症狀,但是你知道嗎?這些症狀也可能是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症狀!羅東聖母醫院放射腫瘤治療中心主任范景超表示,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男性比例數高,在中年女性患者間發現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例子也不在少數,此一疾病因為有許多內分泌症狀,如腹瀉、腹痛及潮紅等症狀,所以確診不易,若女性正好處於更年期,更容易被誤認為是更年期症狀而延誤最佳的就醫時機。
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屬內分泌系統疾病 症狀類似感冒或是更年期
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顯示,女性更年期的主要症狀不外乎熱潮紅、盜汗、失眠與心悸等,其他症狀因為個人體質的差異也有不同的表現,范景超醫師表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屬內分泌系統的疾病,因此會產生腹痛、腸躁症、咳嗽或面部潮紅、皮膚炎等症狀,類似感冒或是更年期,從日常生活中很難被查覺。需要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檢查或是超音波檢查等檢查項目才能夠真正地確診。
治療主要以手術輔以標靶藥 治療方式較為單純
范景超醫師表示,男女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以男性稍多,台灣好發年齡平均約50歲,目前仍無法確定其成因,除了少部份家族遺傳的因素以外,主要與基因產生的突變有關。目前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不管良性或惡性,均視為惡性腫瘤治療,現行主要的治療方式為開刀切除病灶後再輔以標靶藥物,若無法開刀則以標靶藥物為主,治療方式與其他的癌症治療相比較為單純。
標靶藥能有效控制病情 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
手術切除腫瘤後服用的第一線標靶藥物為紓癌特(Sutent)與第二線的服癌妥(Afinitor),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所核准使用的藥物,有了標靶藥物的控制能有效地提升存活率,許多患者都能存活5~6年以上,目前這兩項標靶藥物均納入健保給付,只要患者符合補助條件就能夠透過健保給付補助標靶藥物,可減輕患者負擔。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對病情最有幫助
近年來因為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也罹患該病而辭世,使得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這個疾病越來越廣為人知,他也與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對抗了8年之久;目前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只要透過定期的追蹤、積極治療就能夠確實掌控病情,並遵循醫師指示避免復發風險。范景超醫師提醒,「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對病情最有幫助的,因此切勿輕忽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前兆,若符合多項症狀需盡快接受檢查,掌握治療病情的黃金期。

總是睡不著? 心臟病、貧血搞的鬼!

根據去年國人睡眠大調查,台灣至少每5個人就有1人受失眠所苦,年紀越大失眠比例越高。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醫師指出,失眠算是疾病,想要解決睡眠障礙,必須找出真正的原因,再配合規律的生活習慣,千萬不可過度依賴安眠藥。
人們藉由睡眠來做記憶整理、神經系統平衡,以及內分泌系統的協調,所以當睡眠不足時,會健忘、心悸、血壓不穩、內分泌失調、三高•如果睡不好的話,會情緒失控、脾氣變暴躁,睡眠與交感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血壓、血糖控制等等息息相關,甚至與癌症有關•
醫師表示,女性失眠常與更年期有關,男性則跟肥胖有關,老年人通常與器官退化有關聯,甚至會與本身的內科疾病有關,發生頻尿、打呼、睡覺腳痠,此外,心臟病、過敏、缺鐵性貧血都會影響睡眠品質,若超過一個月睡不好、心理的壓力源去除後,也要考慮到是不是身理疾病影響到睡眠品質。
林嘉謨醫師說明,在睡前吃小點心和熱牛奶的確可以幫助入眠,忌諱在睡前吃大餐。如果有睡眠困擾的人,中午過後最好不要喝茶,白天多運動,會讓生理時鐘日夜的感覺更明顯。在睡前,可以打坐、做腹式呼吸,看書、聽輕音樂,做固定的儀式,告訴身體該睡覺了,改善睡眠能提升生活品質,也能幫助身理與心理狀況。
如果有失眠困擾的人,中醫師建議,在睡前可以用溫水泡腳15分鐘,以促進末梢血液循環,也能搓手掌上的湧泉穴,能幫助入睡。如果失眠嚴重,還是要求助專業醫師,千萬不可依賴安眠藥。

睡不好? 手機平板少滑為妙

有睡眠問題嗎?離枕頭不遠的光源可能就是元凶。
彭博社報導,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科學家指出,就寢時間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可能妨礙睡眠。他們發現,特定光線波長可以抑制腦內誘導睡眠的荷爾蒙褪黑激素(melatonin)。
哈佛醫學院睡眠醫學教授柴斯勒(Charles A. Czeisler)表示:「我們已在生物學上自我轉變,導致我們無法提早入眠。令人驚訝的是,我們仍試著雞鳴而起。」
結果就是睡眠變少,讓身體恢復元氣的時間跟著縮短。澳洲睡眠健康基金會(Sleep Health Foundation)指出,睡眠時數固定少於8小時會影響警覺、反應時間、效率、生產力和心情。
根據IBISWorld,光是在美國,臨床治療睡眠障礙產生的營收從2008年到2011年年成長12%,達到60億美元。美國運輸部估計,美國每年駕駛打瞌睡造成1550人喪命;去年的研究發現,職場上失眠相關事故每年造成311億美元損失。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指出,睡眠不足已普遍到現在被視為是公共衛生流行病。
西澳伯斯查爾斯蓋爾德納爵士醫院(Sir Charles Gairdner Hospital)睡眠專家兼睡眠健康基金會主席希爾曼(David Hillman)表示:「睡眠在跟工作生活、社交生活和家庭生活爭搶我們的時間。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睡眠在這場戰役中落到難堪的第4名。」
希爾曼指出,經常性睡眠障礙和肥胖、糖尿病、心臟疾病與癌症等病症有關聯。
現代科技也沒幫上忙。
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委託調查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德國、英國和日本隨機選取的1500名成人,為他們2013年初辦的國際臥室狀況調查(International Bedroom Poll)瞭解臥室環境及其對睡眠的影響。
去年9月發表的結果顯示,就寢前1小時有用電腦、筆電或平板電腦的受訪者比例,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過半,日本更達到2/3。
所有調查國家至少2/3的受訪者,就寢前1小時都有看電視。只有約一半的人表示,他們在平日夜晚睡得很好。
澳洲臥龍崗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睡眠研究員羅倫(Sarah Loughran)表示:「這是個嚴重問題,討論到科技時尤其如此。我們講的不只是手機,iPad、電視、筆電也都是。這些東西很多都在臥室中。」
根據彭博社彙編數據,全球智慧型手機製造業去年出貨量達7.24億支,相較之下,2008年只有1.51億支。
兼任波士頓布里翰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睡眠醫學主任的柴斯勒指出,夜間收到電郵或簡訊的吵鬧鈴聲雖可能打斷睡眠,但深夜盯著電子裝置螢幕恐怕更有害。
柴斯勒的研究發現,對光暗週期的暴露時間,是人體日夜生理時鐘和每日24小時同步最有力的方法。他1972年開始研究概日韻律(circadian rhythm)對睡眠產生的影響,並已就這個主題撰寫約200篇科學論文和評論文章。他估計,自電燈問世以來,人類體內的睡眠觸發因子已往後延6小時。
柴斯勒受訪時說:「我們暴露在人造光底下,已使我們內生概日韻律的時間大大改變,尤其是在日落和你通常就寢之間的晚上。」
柴斯勒指出,清醒8或10小時後,人們開始流失精力,促使他們的生理時鐘釋放一陣覺醒感,直到產生褪黑激素以壓制晝夜節律系統並促進睡眠才停止。晚上暴露在光底下拖延褪黑激素激增的時間。
英國與美國兩個研究團體2001年發表的研究就顯示,光譜藍色部分的短波長光源在抑制褪黑激素上最為活躍。
柴斯勒指出,節能的發光二極體(LED)光源問題特別嚴重。LED光源應用在平面電視、電腦與智慧型手機螢幕,目前正在全球各地取代節能效率差的白熾燈泡。
他提到,定出科技宵禁,在夜間使用可調暗並在晚間10時30分完全熄燈的黃光,將增加有一夜好眠的機會。
柴斯勒表示:「光線逐漸變暗的效果,可能會比燈一次全關掉還大。」若晚上非使用電腦不可,他建議調低螢幕的藍色波長光。(譯者:中央社尹俊傑)

研究:每日靜坐 可改善憂鬱症

靜坐也有療效!美國研究員指出,對於緩和憂鬱症,每天靜坐半小時與服藥幾乎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且定期的靜坐也能夠減緩焦慮、疼痛及壓力。學者指出,對於心理問題的治療,靜坐等心理療法長期而言比藥物治療更為有效。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助理教授哥雅博士觀察47個臨床實驗中共約3,500位患憂鬱、焦慮、失眠、壓力、藥物濫用、糖尿病、心臟病、癌症及其它長期病痛的病患。研究員發現,在進行為期8週的靜坐練習後,病患的焦慮、憂鬱及疼痛症狀都得到了改善。
哥雅博士說:「許多人認為靜坐等同坐下來無所事事,但並非如此,靜坐是一個積極的腦部訓練,能夠藉此提升自我意識。」
研究顯示,對於改善心理疾病的症狀,心理療法與藥物治療可達到相同的療效,但是長期而言,心理療法相對比較有效。研究員追蹤研究對象6個月後,發現有靜坐的病患,他們的症狀都持續得到改善。
靜坐過去在亞洲國家較為普遍,但近30年在西方國家逐漸盛行。靜坐練習一天通常進行30至40分鐘,靜坐者在嘗試不去運作主觀意識的前提下,接受自己的想法及感覺,同時放鬆身心。
但該研究並沒有發現靜坐能改善藥物濫用、飲食習慣、睡眠及體重問題的證據。哥雅博士說,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確定靜坐對哪些症狀可以達到最大的改善效果,以及更多的靜坐是否能夠達到更好的療效。

太忙!近7成親子運動每周不到1次

規律的運動有益健康,抒解壓力和憂鬱情緒,但最新調查發現,近7成家長每個星期和孩子一起運動的頻率不到1次,最主要原因就是「工作忙,沒有時間」。對此,董氏基金會趁寒假前夕,呼籲家長多陪陪孩子做戶外運動,不僅有助於擺脫負面情緒和壓力,還能增進親子關係,讓家庭更歡樂。
董氏基金會於2013年6月進行「親子運動狀況與憂鬱情緒相關性」的調查,發現3571份有效樣本中,近7成家長和孩子一同運動的次數太少,平均每周不到1次,而最常一起進行的運動竟是「走路散步」。
調查發現受訪者與孩子共同運動次數越多,有明顯憂鬱情緒的比例就越低。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呼籲,年節將至,民眾千萬不要因為天冷就窩在家,帶著孩子一起去戶外運動,不僅可以紓解整年疲憊的壓力,還能增進家庭的愉快氛圍。
越動越快樂!運動習慣從媽媽開始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表示,很多父母以沒時間或累為理由不和孩子一起運動,但是運動能平衡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分泌讓人快樂的腦內啡,有效增進親子雙方的好情緒。
研究指出,父母與小孩的運動習慣會互相影響,尤其是媽媽的運動習慣對小孩的影響較大。徐錦興教授建議,寒假期間,家長應該教小孩生活排序,將運動項目拉前,和小孩放假期間一起培養運動的習慣,透過打球、邊跑步邊聊天等多元運動項目,加強運動意願,進而養成運動習慣,讓壓力在運動過程中排解。
原本沒有運動習慣者,可依美國運動醫學會「111原則」,少量多餐、分段進行,每次10分鐘、心跳達110下微喘程度,隨時隨地讓自己動起來!

憂鬱≠憂鬱症 壞心情逾2周速就醫

秋冬悄悄到來,是好發憂鬱症的季節,但許多民眾不認為自己有憂鬱傾向,任由壓力和負面情緒持續累積,恐增演變成憂鬱症的風險。調查發現,國內約有209萬人有明顯的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呼籲若情緒低落、失眠,甚至出現自殺念頭,症狀持續2個星期以上,應盡快就醫,且透過定期運動抒解情緒。
調查:全國約209萬人有憂鬱情緒
董氏基金會公布針對18歲以上民眾所進行的「全國民眾憂鬱認知與紓壓方式之相關性調查結果」,發現11%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對比同年齡的人口總數,推估有209萬人有明顯憂鬱情緒的困擾,需尋求專業協助。
憂鬱情緒≠憂鬱症 辨別注意嚴重度和時間
「憂鬱情緒」不等於「憂鬱症」,但本次調查卻發現仍有64.4民眾不知道或不清楚兩者間的差別,數據與以往研究結論相差不多,顯現心理衛生教育的宣導仍有待加強。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系主任劉嘉逸醫師表示,若將憂鬱情緒比喻為「疼痛」,憂鬱症就像「骨頭斷裂」,憂鬱情緒和疼痛分別為憂鬱症和骨頭斷裂的症狀之一,不能直接劃上等號,也不一定要接受治療,通常已變成「病」的憂鬱症才需積極治療。
憂鬱就像快樂、悲傷一樣,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只要經適量紓解就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不過,劉嘉逸醫師提醒「憂鬱是種情緒,憂鬱症才是病」,若出現以下憂鬱症的五大面向,且嚴重程度已影響生活,時間持續超過2個星期,則可能憂鬱症,需尋求專業診斷和治療。
【5大面向看憂鬱症症狀】
1. 情緒表現:一般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但憂鬱症患者常會伴隨憂慮、緊張、易怒等負面情緒。
2. 認知表現:腦力和注意力變差,自覺無用的悲觀想法。
3. 行為表現:有些人的動作量會減少、動作變遲緩,但也有些患者卻會更顯激動。
4. 生理需求:失眠或嗜睡、食慾降低或增加、性慾和性功能降低。
5. 身體症狀:心悸、胸悶、便祕、多尿等自律神經症狀;另有頭痛、腰痠背痛等身體不適。
紓解憂鬱情緒 有氧運動最有效
如何才能紓解憂鬱情緒,甚至預防憂鬱症發作?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調查發現有定時定期運動習慣者,每5人中僅有1人,比其他紓壓方式所佔比例較少,但求助專業或醫療協助的比例卻最低,紓壓效果最好,遠勝於抽菸喝酒、大吃大喝、放任不管等方式。
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保健學系教授徐錦興表示,運動對憂鬱情緒的紓解有4大好處,包括刺激大腦產生快樂因子、抽離原本不開心的情境、增加親友陪伴、增進自我挑戰和肯定。
但運動時應視個人身體狀況量力而為,參考依照WHO建議,每周進行累積達150分鐘的中強度有氧運動,如健走、登山;若每周做75分鐘的強度有氧運動,每次至少10分鐘。若以吹口哨做比喻,簡單吹出完整曲調,相當於輕度運動的強度;曲調吹得斷斷續續或上氣不接下氣,相當於中度運動的等級,而強度運動則是連吹口哨的嘟嘴動作都難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