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增廣健聞╱加班心跳變快 恐慌症上身

病例:頭份鎮28歲女子小曼過年後回到工作崗位,因業績壓力增加,每天加班到三更半夜,常突然感到心跳加速,到醫院掛急診,一個月看診3次,但抽血及X光、心電圖等檢查都正常,醫師建議她到精神科求診,才發現罹患「恐慌症」。
為恭紀念醫院副院長、精神醫療中心醫師黃照:人腦先天有趨吉避凶的警覺性,少數人會特別敏感,面對危機如火災或密閉空間,當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時,大腦中的警鐘會立刻啟動,全身神經系統緊繃、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這些都不須思考,生理無意識被激發。
但腦部警鐘特別敏感,只要環境稍有變動,就可能過度反應,臨床上稱為「恐慌症」,會產生恐懼、心悸、驚慌、頭暈目眩、心臟病快發作、氣喘,甚至有厄運即將出現的恐怖感,每次病發約在10分鐘內達到高峰,但部分症狀會持續較久。
發作的時候,手也會感到刺痛、麻木、發熱、發冷或是產生噁心、胸痛及其他生理失控的不安感,應盡速求助精神科醫師,施以抗焦慮藥物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恐慌症若持續惡化,有30%恐慌症患者容易引發「懼曠症」,會開始害怕身處難以逃脫或無法求援的場所,如人群中、排隊、進入大賣場、搭乘車輛或其他運輸工具,讓自己侷限在一個「安全區域」,通常是家中,只要活動超出範圍,焦慮就會急遽升高。
恐慌症雖然無法根治,但是只要透過放鬆、呼吸訓練,練習以及說服自己突然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並不會致死,還有避免長時間待在密閉空間,長期配合服用抗憂鬱藥物,家人時常陪伴,就能與一般人一樣生活無異。

中風易誘發憂鬱 家人應多點耐心

1名男性,因中風後導致身體右側行動遲緩,雖家人不斷鼓勵復健,但因身體受限,這名患者也提不起勁,甚至長期意志消沉;開業醫精神科醫師郭彥麟指出,其實大腦是調整情緒的中樞,這時因中風失調,就可能出現各種症狀,其中很常見的就是憂鬱問題。
在台灣,中風是十大死因之一,且中風造成的失能,也可能使患者本身、家人等造成相當大的負擔;郭彥麟醫師指出,包括肌肉癱瘓、麻木、語言等功能,都可能是不同部位腦神經受損所產生的症狀。
醫師郭彥麟進一步說明,根據統計,占30%至40%的中風患者都可能會有憂鬱的現象,大多與疾病、失能所誘發的心理創傷害和適應障礙相關,尤其若屬於左側前額葉與基底核的中風,引發憂鬱的機率更高。
中風後憂鬱雖是必經的過程,但對於患者的傷害,除了得承受疾病的侵蝕,加上情緒上的折磨,都恐會阻礙復健的進行,使病情惡化;郭彥麟呼籲,若發現中風的患者出現相關現象時,就應盡快接受就診,透過抗憂鬱劑治療,能有效改善症狀。

了解失智十大警訊 提高早期診斷機會

長輩如果出現記憶力變差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言語表達出現問題、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東西擺放錯亂、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及個性改變等情形時,醫師建議儘速陪同到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尋求專業協助。
台灣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失智症逐漸被國人重視。失智症是一種退化性的疾病,一部分的失智症患者會出現睡眠障礙、緊張焦慮、憂鬱、易怒、敏感多疑、妄想、幻覺或干擾行為等,有的患者因此和親友、鄰居、陌生人產生衝突,甚至產生法律糾紛。
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醫師李怡萱指出,為了提高早期診斷失智症的機會,美國失智症協會提出了失智症十大警訊供大家參考。包括記憶力變差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言語表達出現問題,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抽象思考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個性改變,活動及開創力喪失,如果身邊有長輩符合十大警訊時,建議儘速陪同到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尋求專業協助。
預防失智症方面,李怡萱建議民眾應該終身參與健康益智的休閒活動,培養運動習慣,維持良好的人際網絡,可採地中海飲食,攝食深海魚類、蔬果、橄欖油等,遠離菸酒與毒品,避免肥胖或過重。

甲狀腺稍亢進 增憂鬱症風險

荷蘭最新研究發現,年長者甲狀腺功能如果稍微增加一點,就算還只是在正常範圍,也會造成情緒劇烈波動,增加憂鬱症發生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一千五百多位平均年齡為七十歲民眾健康資訊,研究剛開始的時候都沒有出現憂鬱症症狀,研究人員為他們評估甲狀腺活動情況。經過八年追蹤發現,甲狀腺功能比平均值稍微高一點的人較容易出現憂鬱症,就算甲狀腺功能還在正常範圍,結果也是一樣。
荷蘭伊拉斯摩斯醫學中心馬可‧梅迪西在新聞稿中表示,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功能可能會對情緒、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響。甲狀腺所製造的荷爾蒙會控制身體多項活動,很多身體機能與甲狀腺所分泌的荷爾蒙息息相關。
過去有些研究顯示,無論甲狀腺功能亢進還是低下,都會增加憂鬱症風險。這是首次研究發現,甲狀腺功能就算只是強烈一點,還在正常範圍,也可能與憂鬱症問題有關。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臨床內分泌學與新陳代謝醫學期刊」。
研究認為,甲狀腺功能即使稍微有點變化,也可能影響身心健康。因此醫生在診斷、治療憂鬱症時,可能也要同時評估一下患者是否有甲狀腺問題,同步針對甲狀腺問題進行治療,或許對改善憂鬱症較有幫助。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失智症發生因素很多,北市聯醫忠孝院區神經內科醫師洪嘉蔚指出,有些特定因素如甲狀腺功能異常、神經性梅毒,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等也可能誘發失智。
洪嘉蔚醫師指出,隨著台灣老年人口逐漸增加,失智症人口也逐年上升。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這些症狀主要有兩大類,首先是認知功能退化,包括:記憶力、語言能力、空間感、數學計算、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和注意力的減退。第二是行為異常及精神症狀,包括:個性改變、暴力、妄想、幻覺、重複行為、憂鬱、躁鬱、衛生習慣改變、失眠、食慾改變、性慾改變等。當症狀嚴重程度足以影響病人的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即稱失智症
失智症主要可分為神經退化性如阿茲海默症,或是血管性如中風後產生的失智症。再者為混合性,主要是神經退化性合併血管性。甲狀腺功能異常、神經性梅毒等則屬於較特定的因素。
由於失智症症狀是漸次發生、逐漸加重,因此發病初期常常會被忽略。洪嘉蔚提出失智症的警訊包括:記憶減退影響到工作、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言語表達出現問題、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抽象思考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個性改變及活動及開創力喪失。
醫師提醒,家中長輩若有出現上述症狀,應盡速帶其就醫,才能早期診斷治療

專家:藝人壓力大 易罹精神疾病

演藝圈壓力太大,容易罹患精神疾病?政大心理系助理教授錢玉芬認為,藝人的情緒起伏通常比常人來得大,需要外界的肯定,害怕失去光環,受憂鬱、躁鬱所苦的比例自然偏高;陽明大學醫學系精神科副教授范佩貞則認為,藝人高度受關注,罹患精神病也容易被媒體放大,並無研究指出該職業與精神疾病的關聯;國防醫學院精神學科醫師葉啟斌則認為,藝人中有許多屬於「自戀型人格」適合演藝圈生態,但情緒起伏大、完美主義,確是精神疾病的高危險群。
曾以《齊天大聖東遊記》、港劇《大時代》瘋迷華人圈、被港媒封為「靚絕五台山」的港星藍潔瑛,近日不斷被媒體拍到精神恍忽、瘋言瘋語的樣子,昔日的絕世美女如今已滿頭白髮、容顏滄桑,傳言她遭演藝圈大哥性侵,精神受到強烈打擊而發瘋,也有一說,認為她因太投入戲劇,始終無法從悲劇角色中抽離出來。
而10年前跳樓自殺的巨星張國榮,也被認為是抑鬱症發作,病情失控而自盡,在他遺書的第一個字就是「Depression」。42歲就辭世的「貓王」普利斯萊也被認為患有躁鬱症,為了經解在演藝圈的生存壓力,他酗酒、暴食和濫用藥物,心理學家認為躁鬱特質使得他深具舞台魅力,但也讓他窮盡一生都與心魔搏鬥。
政大心理系助理教授錢玉芬說,情緒敏感度高的人適合從事創作性的事業,如演藝人員和藝術家,這類人情緒波動本身就比一般人強烈,且藝人需要外在的肯定,持續讓自己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一旦失去這些光環,沒落感在所難免,因此演藝人員為憂鬱、躁鬱所苦的比例偏高。
陽明大學醫學系精神科副教授范佩貞則指出,學術界曾做過職業與精神疾病分佈和盛行率的相關調查,截至目前為止,並不能證明兩者有直接關聯,名人往往受到社會的放大鏡檢視,一舉一動都受媒體和大眾的矚目,且心理學家偏愛研究名人,導致有名人較易罹患精神疾病的錯覺。
國防醫學院精神學科醫師葉啟斌表示,「自戀型人格」與「做作型人格」容易變成演藝人員或名人,他們的人格特質是喜歡展現自我,站在人群的中心,有強烈的表現慾,某種程度上很適合演藝圈生態,但這類人情緒起伏大、完美主義,非常重視自我形像,這些特質經常導致壓力不斷,確是精神疾病的高危險群。

常緊張頭痛 恐是自律神經失調惹禍

1名高中女性,在家人面前可以自然的唱歌,但碰上比賽時,卻會過度緊張而失常,甚至出現心悸、頭痛和胸悶等問題,就醫接受心理評估後,醫師發現,原來是自律神經系統調控能力較差,導致交感神經過度發達,進而造成不適。
自律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一般情況下,像是心跳、血壓、腸胃蠕動等身體自主性的活動,都能平和的運作,但若長期受到壓力,或是性格關係影響,就有可能造成失衡的現象;高雄長庚醫院臨床心理師林家如指出,像是要求完美或較急性的個性等,都有可能造成過度緊張等現象,進而影響自律神經失調
包括失眠、頭痛、肩頸痠痛、緊繃、手麻、情緒焦慮等,都屬於臨床上自律神經失調常見的症狀;林家如說,想要改善症狀,其實可以從學習調節呼吸開始,透過自主性的減緩緊張情緒,且運用呼吸的技巧,除了能幫助穩定情緒,也能漸漸改善自律神經調控的能力。
平時可以作瑜珈、泡澡或聽音樂等,尋找適合自己的舒壓習慣,就能有效幫助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林家如提醒,若是症狀遲遲仍未改善,建議應盡快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等協助,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才能避免影響到日常生活。

攝護腺癌有焦慮症 4點評估不馬虎

攝護腺癌一直是中老年族群心頭大患,臨床發現,許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常會出現「PSA焦慮症」,或是因為化學藥物失效而放棄治療。醫師指出,PSA絕非評估治療轉移性攝護腺癌的唯一指標,目前可透過4大面向,以及新型口服藥物治療,延長存活機會。
台北榮總泌尿科主任張延驊醫師指出,PSA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中文全名為「攝護腺特定性抗原」,是攝護腺癌篩檢與追蹤的重要指標,但臨床觀察卻發現,許多攝護腺癌病患對於PSA數值過於敏感,已成為患者與醫師間的壓力來源,甚至造成所謂的「PSA焦慮症」。
PSA焦慮症 影響治癒機會
事實上,攝護腺癌治療效果的評估,需給予3個月的觀察期,針對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PSA絕非評估治療轉移性攝護腺癌的唯一指標,許多患者過分在乎PSA數值,反而會影響心情、甚至導致病患提早放棄治療,錯過治療機會。
攝護腺癌治療藥物,有些在初期會造成PSA數值些微的上升,但每個人對於藥物的反應速度不同,即使PSA未立刻下降,不代表治療無效。根據國際攝護腺癌臨床實驗工作團隊(PCWG2)臨床實驗結果評斷標準建議,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治療評估項目有4大面向,分別為:
【評估4大面向】:
1.PSA值:接受治療12週後,定期觀察PSA數值。
2.臨床症狀:評估患者的疼痛症狀及生活品質是否有所改善。
3.腫瘤大小:追蹤腫瘤是否有增大現象。
4.骨轉移現象:檢視是否新轉移病灶產生。
發現多晚期 惡化易轉移
張延驊醫師指出,在台灣每年有超過4000名新診斷的攝護腺癌病患,因初期無明顯症狀,約有2至3成診斷時就已是晚期。而晚期標準治療是去除男性荷爾蒙,但平均2年疾病就會惡化,這時就會考慮接受化學治療。
雖然化學治療有效,但有些年齡較長的患者,會因無法承受副作用,被迫中斷治療。不過衛生福利部已於去年8月核准「化療後新標準療法-新型雄性素合成抑制劑」,讓化療的患者,既使停止化療,還是能持續積極治療。
阻雄性素 抑制腫瘤轉移
臨床證實,口服新型雄性素合成抑制劑(Abiraterone),能全面阻斷雄性素合成3兄弟,即睾丸、腎上腺和攝護腺腫瘤組織中的雄性素合成,進而抑制攝護腺癌細胞生長與轉移、降低PSA指數,突破過去十年,患者在化療後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
針對化學治療失效的轉移性攝護腺癌病患,新型雄性素合成抑制劑可延長整體存活期,降低近3成死亡風險,並延緩患者因骨頭疼痛使用嗎啡時間及依賴性,降低40%骨骼相關事件發生,如骨折、骨頭疼痛、脊椎塌陷等,控制疾病惡化,且副作用相對較輕微,維持患者生活品質。
【醫師小叮嚀】:
攝護腺癌和抽菸、高脂飲食以及家族史都有相關,由於初期的攝護腺癌沒有任何徵兆,因此定期檢查相當重要;另外避免高脂飲食也可以達到預防效果;至於攝護腺肥大則可以透過服用藥物或是雷射手術,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呼籲男性不要不好意思求診,反而延誤病情。

天氣濕冷醫師籲憂鬱症病患家屬特別謹慎

入冬以來寒流一波接一波,可能誘發憂鬱或焦慮患者症狀,醫師呼籲患者一定要定期看診和服藥。新竹地檢署一天之內相驗五起意外死亡,其中就有三件是自殺身亡,而且死者大都有憂鬱傾向。(彭清仁報導)
今年入冬以來特別的冷,寒流一波接一波,讓民眾冷到有些受不了,而且動輒在攝氏十度以下的低溫,也讓禦寒衣物和電暖器也因而大賣。不過天氣濕冷,卻也讓憂鬱症和焦慮症患者,因為天冷更不想出門看診,或是未能定期服藥,也產生不少後遺症,值得病患家屬的重視。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蘇柏文表示,病情不穩的患者很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尤其天冷不想出門,病患也經常找不出心情不好的原因,如果不能及時以藥物控制病情,或是向專業醫師求助,就有可能發生難以挽回的不幸。在北歐等國家,冬季日照時間大幅縮短,憂鬱症患者也會明顯增加!台灣入冬以來,濕冷的天氣佔了大多數,也讓憂鬱症患者心情苦悶,病患家屬要多加注意並陪伴病人。新竹地檢署十八日一天內相驗五起意外死亡案件,其中三件是自殺身亡,法醫指出,死者大都有憂鬱症傾向,甚至一名學經歷都不錯的男子,卻飽受憂鬱症所苦,為此也留職停薪在家中休養,原本以為求助精神科病情已有好轉,最後卻留下妻小跳樓身亡。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國際藥聞-曬不到太陽 上班族憂鬱又嗜睡

英國心智健康研究機構(MHRUK)指出,約一成的上班族冬季期間沒機會曬到太陽,甚至在辦公室裡根本見不到自然光,這升高了他們出現精神萎靡、憂鬱症與季節性情緒失調等心智健康問題的風險。而據估計,這類問題光是在英國就造成每年約100萬個工作小時的成本損失。 MHRUK針對2000名英國成年人所作的調查發現,在冬季期間,10個人中就有3個人在日出前就出門上班,一直要工作到日落後才下班,而且他們的辦公室泰半缺乏自然光,幾乎10個人裡就有1個人在工作時完全曬不到太陽。
該機構表示,每天都曬不到太陽會導致精神萎靡(嗜睡)、憂鬱、季節性情緒失調(冬季憂鬱症)等心智健康問題。
該機構也呼籲各家企業的雇主,以及各教育機構,有必要認真考量自然光對於健康的重要性,並且也有責任盡其所能,提供員工能享有充足自然光的工作環境。
研究人員指出,每年一月的第三個周一工作日,是全年中最讓人感到沮喪的日子,負面影響的來源包括糟糕的天氣與債務問題等。MHRUK建議上班族在這一天穿上色彩繽紛的服裝,以抵抗「憂鬱星期一」(Monday Blues)的集體情緒低落。

憂鬱病友網路取暖 不如找醫師

肯愛社會服務協會最新調查顯示,3成7網友加入憂鬱症相關網路社團,最怕遇到要自殺的人。醫師提醒,憂友處於心情低落狀態,容易上網尋找同病相憐者,若遇負面能量,很可能受影響而產生悲劇,去年就發生多起網路相約一起自殺的案例。
這項調查是今年1至2月,該協會對546位網友進行的「網族陷阱指數調查」也發現,因為憂鬱想加入憂友網站的6成網友中,3成7最怕遇到說要自殺的人,3成網友最怕遇到情緒激動者;相反,3成2網友希望在網站上分享不同的療鬱經驗,並有3成期待透過別人的經驗帶來希望感。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醫師楊立光表示,有憂鬱傾向者,易透過媒體看到別人的經驗引起模仿效應,網路訊息很難約束,尤其是青少年最容易被影響。
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詹欣隆表示,憂友身心低落時,很容易在網路上尋找慰藉,也因為期待產生過度的依存心態;但接觸太多負面情緒易被影響,建議憂友不要全盤相信網路,身體有持續2周以上的不適症狀就盡快就醫,讓醫師診斷出於「身」或是「心」。
抗鬱6年的憂鬱症病友黃先生自述,多年前於紐約世貿大樓經營公司新據點,沒想到3年虧了2400萬而被辭退,。當時他萬念俱灰,因身體不適就醫,但醫師診斷元凶竟是「壓力」。透過服藥、規律運動,1年多後藥物劑量減半,至今6年仍維持每季回診,現在樂觀的黃先生說,911爆發,他才知道,如果沒有之前失敗的經驗,之後可能遇到更大難關。建議有病痛就找醫師,不需要靠網路取暖。

驅寒解憂大作戰!吃出甜蜜暖冬

時序進入冬季,氣溫驟降,冷風颼颼,讓人只想鑽進被窩取暖,或跳入浴缸、泡個熱水澡,逼走整身寒氣。
動作變得遲鈍,反應慢上半拍,冬天裡,人不只容易疲倦,做起事來少點勁,甚至情緒也大受影響,不時覺得憂鬱、沮喪。
現代科學發現了冬季憂鬱可能的原因:由於冬季的日照比較短,人長時間對著陰霾的天空,體內的血清素(serotonin)含量會降低。當血清素分泌不足時,人就容易情緒低落、抱怨連連。
所幸,你可以試著用食物來甩掉冬天的憂鬱。攝取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身體製造血清素,尤其是一些甜食和澱粉類的食物,一吃便讓人感覺舒服、鎮定。
雖然甜食吃得太多,肥胖及蛀牙等問題容易找上你,不過,適量地嚐些甜頭,卻能在寒冷難耐的冬天,得到些許慰藉。
《康健雜誌》這個月為讀者端上4道熱騰騰的甜湯及甜點食譜,搭配快樂食物,為今年冬天的驅寒解憂大作戰,預先做好準備。
快樂食物:杏仁
配合做甜湯的食材,推薦快樂食物「杏仁」,它含有著名的抗緊張礦物質──
除了鈣和磷之外,鎂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在血糖轉變成能量時,鎂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主要職責在維持我們心臟、肌肉、神經的正常功能,並促進細胞對鈣的吸收,防止鈣沉澱在組織和血管壁中。
鎂也是讓人心情平靜、愉悅的礦物質之一,常被用來對抗緊張、焦慮,尤其是和鈣合併攝取時,可以做為天然的鎮靜劑。國外的研究發現,一部份常常感到憂鬱的人,血中的鎂含量都偏低。
對於深受經前症候群困擾的女性來說,增加鎂的攝取也許有紓緩的效果。
紐約州立大學布魯克林分校進行的研究指出,在月經週期的最後兩週,女性體內的鎂含量會下降,因此可能造成血管收縮,體內水分滯留而浮腫,痙攣、頭痛不適等症狀出現。此外,缺乏鎂也會使神經系統變得敏感緊張,進而影響情緒,無怪乎女性在月經來潮前就像變身成另外一個人,一會兒脾氣暴躁,一會兒又無緣無故感到憂鬱,甚至頻頻掉淚。
所以研究人員建議女性,從日常飲食中去攝取足夠的鎂,每天至少250∼350毫克,應該就能有效改善經前症候群的諸多不適症狀。
除了改變心情,抵抗焦慮,另外有研究指出,鎂可以幫助降低血壓。
日本國家心臟血管研究中心追蹤60名罹患高血壓的病人,服用鎂補充劑8週,又停用8週的影響,結果發現在服用期間,病人的血壓明顯降低。研究人員認為,鎂有助於放鬆血管,心臟可以不必費力將血液運送到身體各部位,血壓因此降低。

孤單情人節 求助精神科多三成

情人節到處都是甜蜜裝飾,過節氣氛濃厚,1名30多歲少婦,婚前情人節甜蜜過,婚後情人節卻總吵個不停,最近離婚,孩子不在身邊,先生還要對她提告。
面對陰雨綿綿的孤單情人節,少婦百感交集,眼淚流不停,昨天向精神科求助。
收治此名病患的耕莘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楊聰財說,病患心情低落已經數月,幾乎已達重度憂鬱,需要藥物和心理治療。
楊聰財認為,通訊軟體發達,社群網站流行,這幾天天氣濕冷,加上媒體報導情人節浪漫情景,更容易讓沒有伴侶的人觸景生情,預估就診病患會比平日多出二至三成。
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葉啟斌表示,情人節容易讓憂鬱症躁鬱症病患復發,有人對情人節期待太高,若結果不如預期,情緒低落,容易因一時衝動做傻事。
葉啟斌提醒,有情人的人,不要期望太高,單身的人也不要難過,試著可以享受一個人的快樂。
楊聰財以自身為例說,以前和還是女朋友的太太,每次情人節一定會吵架,因為對方期待太高,後來他乾脆天天對女朋友表達「我愛妳」,有時用比的、有時用說的,讓她覺得天天都是情人節,這習慣一直持續到婚後的現在。
楊聰財建議,女性如果重視情人節,不妨暗示情人,給對方一個線索,因為男生和女生安排事情的順序不同,像這次情人節在周五,男生可能想著工作,而忘了情人節,但不是故意忘記,但若女方給了暗示,男方還沒動作,那就該「抓起來罵一頓」。

英研究:戒菸會更快樂

今天公布的研究指出,中度或重度吸菸者若戒菸會更快樂,就如同焦慮或壓力上身患者服用抗憂鬱藥物一般。
英國研究人員研究廿六項對癮君子心理健康的調查。
他們檢視了受訪對象在問卷上所填,出現焦慮、憂鬱、壓力的狀況,及對生活品質的評分。
受訪者平均年齡四十四歲,一天抽十到四十根香菸。他們在試圖戒菸前後參與調查,中間平均隔了六個月。

老翁失智 頻按鄰居門鈴討錢

台中市一名82歲老翁,常常懷疑鄰居偷錢頻按門鈴討錢,家屬帶老翁就醫才診斷發現,原來老翁罹患阿茲海默症。
澄清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映倫今天表示,老翁的子女都在外工作,獨居在鄉下,被子女帶來求診的原因是「鄰居受不了了,叫我們帶他來看醫生!」。
邱映倫指出,原來老翁近半年來,經常反覆按鄰居家門鈴,懷疑別人偷錢而大發雷霆,也曾經被詐騙集團騙了幾萬元,子女說老翁是「老糊塗、老番顛」,認為自己父親是年紀大了,老化又健忘而已,請鄰居多多包涵。
邱映倫表示,經過仔細病史詢問,發現老翁在大約3年前就開始會反覆問相同的問題,經常找不到東西,有時會想不起來家人的名字,也有幾次衣衫不整地站在巷子口不知道怎麼回家,個性變得固執易怒。
邱映倫解釋說,老化性健忘和失智症是有分別的,如經常忘了鑰匙放在哪裡、想不起某人的名字、走到房間忘了要做什麼,但這種「正常老化的健忘」,可能經過別人提醒或過一陣子就會想起來,雖然會忘東忘西但不至於影響日常生活功能。
邱映倫指出,而失智症所造成的遺忘,不僅自己回想不起來,經過他人提醒也毫無印象,且會忘記整個事件,沒有病識感,惡化速度明顯,導致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及社會功能。
而且記憶力衰退並不是失智症唯一的症狀,邱映倫說,除了記憶力之外,失智症患者還會有其他大腦功能的退化,例如方向感變差或迷路、判斷力減弱、語言表達困難、個性改變,甚至有妄想、憂鬱等情緒問題。
邱映倫呼籲,如果有記憶力明顯衰退的問題,應該盡早請教專科醫師,讓醫師判斷。醫師會依病情需要安排檢查,確認是否有失智症,檢查是否有可以治療或控制的原因,再評估是否需要給予失智症用藥,若經確診為失智症,透過藥物可以讓患者延緩病情的惡化,並獲得日常生活品質的改善。

天寒運動暖身不可少 5招確保安全

冬天運動眉角特別多!民眾除了暖身運動要做足外,運動路線、天候狀況、身體體溫等都需特別留意,才能安全運動、強身健體!國民健康署提供5個運動安全準則,供大家天寒運動時可參考:
 暖身運動/運動務必做好暖身,至少要做到心跳加速、稍微出汗的程度,從事劇烈活動或運動前都應漸進式暖身,以免發生運動傷害。
● 注意天氣狀況/避免在寒流來襲或下雨天於室外運動,應改為室內活動,並提醒民眾,外出時記得保暖,可用圍巾、帽子、口罩、手套等保暖措施;長者、心血管疾病或其他慢性病者也應避免在寒冷的清晨出門,應在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
● 告知運動路線/冬天運動盡量結伴,若是獨自一人從事戶外活動,應事先告知家人或朋友欲前往的路線並攜帶手機,若不幸發生意外,如血糖過低昏倒、跌倒、墜落時,才能迅速求援。
● 防範體溫過低/若運動時出現顫抖、冷感、起雞皮疙瘩、神智不清、肢體麻木、肢體不協調、行動遲緩、說話困難、精神錯亂、憂鬱、肌肉僵硬、言語不清、嗜睡等狀況時,表示身體失溫,應立即前往乾燥、溫暖處,使用毛毯或增加衣物的方式來溫暖身體,或儘速求醫。
 夜間運動穿著反光衣/若於天色昏暗、或晚間時段運動者,應穿著亮色、鮮明、反光的衣著或裝備,確保安全。

社交焦慮症 影響工作表現

「社交焦慮症」會影響情緒控制,日常工作。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江惠綾表示,門診中一名27歲的男性患者,畢業後第一年剛開始當老師,就出現因為「社交焦慮症」而出現情緒不穩定,在台上教課表現大受影響,影響日常工作表現,經過配合藥物等治療方式,終於穩定下來。
江醫師表示,患者面對多人面前表現,有明顯焦慮無法控制情緒的狀況。針對患者,配合藥物治療,抗憂鬱等藥物,以控制情緒,經過半年至一年時間,狀況已經改善許多。也提醒患者勿自行停藥。

聽礙會讓老人個性封閉、憂鬱

老年聽力障礙常見隨年齡增長,而逐漸發生的進行性聽力受損。中醫師余雅雯表示,在老年疾病門診中,常見陪伴而來的家屬和長輩說話的聲音愈來愈大,雙方情緒愈來愈失去耐心,原來老人家聽力不好,容易產生溝通障礙。
中醫師余雅雯表示,老年聽力障礙會影響許多日常活動,如打電話、外出購物有困難,在家開電視聲音也愈來愈大,造成他人的噪音,這些都會造成他們個性愈來愈封閉,甚至不敢出門,久而之久導致憂鬱、與社交功能退縮。失去銀髮族該有的生活品質。根據統計,通常在65至75歲階段,約有兩成五的人自覺聽力減退。
余醫師表示,通常在安靜環境中相距一公尺距離交談的音量是55分貝,如果在這環境下溝通困難,可能有中度重聽的傾向。形成原因多數是因為年齡增長,外耳道壁變薄,鼓膜變厚,中耳內聽小骨間的關節退化,內耳中的「毛細胞」退化所導致,這種聽力退化的現象多是緩慢進行中,患者往往並不自覺,等到出現溝通困難時,通常已是中度或重度重聽,需要藉助助聽器。

記性變差、易怒多疑 注意失智10大警訊

今年75歲的王先生,平時會到公園運動,和鄰居聊天。但最近兩年,家人發現王先生變得不愛出門,且記憶力變差了,家人一開始不以為意,想可能是年紀大的正常現象。但最近半年來,王先生常重複同樣的話題,並抱怨有人偷他的東西,莫名指責太太有外遇,容易因此緊張、激動生氣,故家人帶他到身心科門診就醫。經過診斷罹患老年失智症併妄想現象;治療後,情緒及精神症狀逐漸改善,和家人的衝突也減少了。
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李怡萱醫師指出,失智症是一種退化性的疾病,其中以阿茲海默症約佔6成為最大宗,常出現不知不覺且嚴重的記憶力退化,定向感變差(有時搞不清楚人在何處、無法說出正確時間日期、不認得親友等),而其中部分個案還會出現以下症狀,例如:睡眠障礙、緊張焦慮、憂鬱、易怒、敏感多疑、妄想、幻覺等。
符合10大警訊 速至精神科就醫
為提高早期診斷失智症的機會,美國失智症協會提出了失智症10大警訊供大家參考。李怡萱醫師表示,若身邊有長輩符合以下10大警訊時,建議儘速陪同至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尋求專業協助:
1)記憶力變差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2)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3)言語表達出現問題。
4)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6)抽象思考出現困難。
7)東西擺放錯亂。
8)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
9)個性改變。
10)活動及開創力喪失。
李怡萱醫師建議,預防失智症應終身參與健康益智的休閒活動,培養運動習慣,維持良好的人際網絡,可採地中海飲食(攝食深海魚類、蔬果、橄欖油等),遠離菸酒與毒品,避免肥胖或過重。

穴位針灸、按摩有助舒緩停經症候群

女性停經症候群可配合穴道按摩保健、藥膳食療調養。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高嘉鴻表示,針灸、穴道按摩可幫助減輕停經症候群的不適症狀。食慾差、睡眠不好者,有痠痛問題,也可配合藥膳做為日常保健。
高嘉鴻醫師表示,針灸、按摩可調養減輕停經後不適的症狀,一般主要可針對腎俞、三陰交、神門、足三里等穴位,緩解因內分泌失衡所引發的不適。若有煩躁易怒現象,可加太衝穴;精神疲乏者,可加關元穴;心悸失眠者,可加內關穴;頭暈耳鳴者,可加風池穴、翳風穴;五心煩熱者,可加太谿穴;自汗明顯者,可加陰郤、復溜穴。
藥膳保健方可選擇「蓮子百合粥」,將蓮子、百合、粳米各1兩同煮粥,每天早晚各服一次。適用於停經前後伴有心悸睡眠差、心慌記憶力差、肢體無力、皮膚粗糙者。
「補氣健脾湯」材料準備淮山藥、茯苓1兩、黨參3錢,瘦肉4兩,共同煮湯喝,每天一次。適用於更年期有頭暈目眩、食慾不佳、睏倦乏力及面色蒼白者。
「赤豆薏苡仁紅棗粥」做法為將赤小豆、薏苡仁、粳米各1兩,紅棗10枚,熬成粥食用。一天三次。適用於停經後有水腫、骨關節痠痛、肢體沉重者。
高嘉鴻表示,婦女進入更年期後,家庭和社會環境的變化都可能加重其身體和精神負擔,使停經症候群易於發生,或使原來已有的某些症狀加重,應注意心理調適,適當抒壓。
高醫師表示,一般認為,有些本身原本情緒就不穩定的女性,停經症候群症狀就更為明顯,甚至喜怒無常。發病率高低與個人經歷和心理負擔有直接關係。對心理比較敏感的更年期婦女來說,生理上的不適更易引起心理的變化,於是出現了各種更年期症狀,因此注意心理調適十分重要。
生活起居應注意環境保持通風,維持個人感覺舒適的室溫,才可避免悶熱、盜汗的症狀。還有,配合規律運動、尋找適合自己的抒壓方法,如靜坐、冥想、散步等,從事有興趣的活動、維持良好愉快的人際互動及家庭關係都有助更年期的調適。

常熬夜睡不飽 心臟病風險高5倍

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或是每天睡不到八小時的朋友可要特別當心了,根據研究調查,這會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ㄧ般人高出3~5倍,但是不少民眾對此也很無奈,畢竟工作是責任制,也不是自己想休息就可以休息,所以醫師也特別提醒大家,抓到空檔要多休息舒發壓力,才不會讓工作陪上健康。
2011年頂著交大光環,進到HTC工作的他卻過勞死,過勞死的主因大部分都是心肌梗塞,或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台大研究指出每天睡不到6~8小時,或是每周工時高達60小時,都會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群,如果可以早下班,誰會想待到七晚八晚,如果可以每天睡飽飽,誰會想七早八早起床,想要工作和健康兼顧,可得抓緊時間,下班後不要只顧著,看韓劇打電動聊八卦,還是多花點時間休息,顧好身體比較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