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許添財:扁出現3次自殺行為

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許添財今天表示,據家屬委託的主治醫師報告,前總統陳水扁遭長期禁閉,已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及「重鬱症」2種精神疾病,至少出現3次自殺行為。

不過,北監對此指出,許添財所提的「至少出現3次自殺行為」,這是「從來都沒有發生過的事」,不知許添財及其他人是從何得知這樣的消息,完全沒有自殺的事。

許添財上午帶著家屬委託組成的陳水扁醫療小組成員柯文哲、郭正典、陳喬琪、陳昭姿等人,到立法院拜會立法院長王金平,而陳水扁的兒子陳致中也在沒有事前告知的情況下,參與這次拜會,雙方晤談約45分鐘。

許添財會後表示,依照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喬琪的報告,由於陳水扁遭長期禁閉,已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及「重鬱症」2種精神疾病,而且至少出現3次自殺行為,其中2次是絕食,1次是撞牆。

陳致中說,站在家屬立場,他憂心忡忡,早上他從高雄搭車上來,阿嬤也打電話給他,關心2個月前扁去長庚檢查發現腫塊的事情,並叮嚀他了解後續狀況。

王金平受訪表示,根據家屬委託的醫療小組報告,陳水扁的身體情況好像很嚴重,包括冷休克、手腳冰冷、自律神經失調,還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及重鬱症等問題,如果這些狀況是真的,他會在適當時機、適當場合做反映。1010717

立委指扁自殺 北監:過度渲染

(中央社記者卞金峰桃園縣17日電)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許添財今天表示,前總統陳水扁至少出現3次自殺行為。台北監獄指出,這是從來都沒發生的事,完全沒有自殺,這些應該是過度渲染的說法。

許添財今天表示,據家屬委託的主治醫師報告,陳水扁遭長期禁閉,已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及「重鬱症」2種精神疾病,至少出現3次自殺行為。

台北監獄人員表示,這些應該是過度渲染的說法,許添財所說有關陳水扁的事情,通通沒有,所謂的病例情況也都沒有,之前經長庚醫院及署立桃園醫院檢查,也沒相關的情況。

北監指出,許添財所提的「至少出現3次自殺行為」,這是「從來都沒有發生過的事」,不知許添財及其他人是從何得知這樣的消息,完全沒有自殺的事

連2天謊報失火3次 被開勸導單

新北市林口區陳姓男子,連續2天打119謊報餐館失火,讓消防隊員3度撲空,疲於奔命;謊報可能造成延誤救災,消防人員先對他開出勸導單,若再亂打,將依消防法開罰,最重可處1萬5000元罰鍰。

林口分隊消防隊員表示,上月28、29日接到3次報案電話,電話中男子指文化三路某餐館發生火警、有人需要救護車,消防人員緊急著裝趕到,餐館老闆卻一頭霧水,直說根本沒有失火。

消防隊員3度出動疲於奔命,懷疑有人謊報,消防局比對電話資料,發現報案電話來自餐館附近1戶人家。消防人員上門了解,發現陳姓住戶家境淒涼,母親罹患精神疾病,其子因長期照料媽媽,產生輕微強迫症,多次控制不住情緒,先前就有亂砸玻璃杯情況,最近則是亂打119電話。

消防人員表示,陳家處境堪憐,但林口地區只有1個消防分隊,救護車跟消防車不能隨便亂派,以免影響有需要的民眾,為了警惕陳男,先對他開出勸導單,並提醒家人多加注意,若再犯將依消防法第36條,開出3000元到1萬5000元的罰鍰。

青少年不爽也是疾病 破壞性情緒失調

青少年因一時衝動,打架殺人及情緒不穩的社會事件,常時有所聞,這種在年輕人常見的一種重複發作,遇到挫折或達不到要求時就容易生氣的情形,在新的精神科診斷裡被重新認定是ㄧ類新的診斷,叫做嚴重情緒失調或破壞性情緒失調。

三軍總醫院葉啟斌主任,在高一新生做的調查,發現700人中大約有10 %符合嚴重情緒失調的診斷,與國外的結果相符合,有這樣的問題的學生最後以會談確認後發現有約六成的人確定為有嚴重情緒失調的診斷,這確定診斷的人之中除了有嚴重情緒失調之外,有45.5%的人同時也有過動症、36.4%合併有對立性反叛疾患,31.8%合併有嚴重型憂鬱症,18%有躁鬱症。這樣子常有共病不同診斷的現象也使得診斷不易及較難治療。

嚴重型情緒失調一般出現的症狀包括在遭受自己覺得不公平的待遇之後產生言語上或是行動上的破壞或報復行為,持續時間至少一年以上。嚴重的狀況時,這些青少年會有割脕、用刀片劃傷自己,撞牆、用菸燙傷自己等自傷行為,不僅如此,對於他們而言,直接以暴力破壞東西或攻擊師長、同學;或精心設計報復他們認為妨害他們達到想要的目標的人也常見。這樣情緒失調的人ㄧ般還常見有睡眠問題、講話的時候別人插不上嘴、或常常侵擾別人的空間,譬如待在你的身邊要求立刻給他所需要的東西、講話很直,不考慮場合或別人的感受下直接問他人私人問題、造成他人莫大的內心創傷。

葉醫師在進一步的會談發現,這樣體質的人常常有衝動控制不良的問題,一些注意力欠缺過動症、對立性反叛疾患及妥瑞症的人,或者是自我中心無法體會別人感受譬如亞斯伯格症和自閉症,還有情緒障礙如躁鬱症憂鬱症患者都有情緒失調的問題。最新的研究發現,如果沒有早期診斷會導致嚴重型憂鬱症的產生,而且過去這樣的問題常被誤診成躁鬱症,而未能及時給予適當治療或不當之治療,將使情形惡化。葉醫師認為許多社會案件中所存在的衝動控制不良以致於有一些攻擊行為譬如情殺案件,若早期辨認並給予適當治療就有機會阻止此類案件發生。

「打坐」能抗心血管疾病 放鬆紓壓身體自然好

許多人常說,壓力會造成疾病,因此讓精神放鬆、紓壓都可以避免疾病找上門來,根據最新研究指出,只要讓心情平靜下來,適時打坐、靜坐等活動,就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尤其對於那些患有高血壓的患者來說,每天兩次靜坐,讓心情平靜,對心臟健康確實有幫助。

研究者將62名高血壓青少年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每天2次靜坐,每次持續15分鐘,連續4個月,另一組則是讓他們接受如何降低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課程,但不需靜坐,之後使用專業儀器測量發現,確實發現對心臟健康有幫助。

家醫科醫師洛桑加參指出,人若長期處在壓力下,會造成神經免疫系統紊亂,進而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而自律神經一旦失調,許多小毛病變會衍生,像是頭痛、心悸、腸胃不佳、手腳冰冷等問題出現。

洛桑加參醫師表示,自律神經是一種不受意志操控、獨立負責協調身體機能的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構成,兩者相互保持平衡的狀態,讓人體內部維持正常狀態,當壓力大時,自律神經、交感神經就容易失衡,產生疾病,因此像是打坐、靜坐、冥想等這類讓身體放鬆並藉此紓壓的活動,當然能夠降低身體疾病問題的發生。

注意力差.效率低 當心成人過動症

做事效率差、注意力不集中,小心你也是成人過動兒!亞東醫院最近收治不少,以為罹患憂鬱症及躁鬱症的病患,深入治療後才發現,病人罹患的是「成人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就是大家常說的「過動症」,最新研究發現,這類患者通常七歲前就會出現症狀,如果不治療,超過一半的過動兒長大之後,症狀還是會持續,造成工作及生活上的困擾。

暑假是許多畢業生和學生求職打工的旺季,也有不少上班族趁此機會轉換跑道,但有些人做不到半年、就會不斷跳槽換公司,一直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社會新鮮人 彭先生==

會對於剛畢業的薪資不滿意

或者是說對於一個機構裡面

它的升遷制度可能

比較沒有前瞻性的話

可能就會考慮說

要不要往下一個地方發展

==上班族 江先生==

換工作喔 薪水少啊

然後不是自己的興趣啊

不過頻頻換工作,也許不是個好現象,而且還可能罹患精神疾病!有醫師臨床發現,這些人是罹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俗稱「過動症」,因為大腦管控情緒的「多巴胺」分泌不足,才會導致過動,常見症狀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焦躁,做事沒耐心,長期下來也使得他們的人際關係不佳,如果不治療,還可能會合併憂鬱症或躁鬱症

==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 江惠綾==

多巴胺分泌的不穩定

或是正腎上腺素的一些不穩定

會讓他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沒有辦法專心 沒有辦法有效率

醫師說,這類型病人通常在七歲以前就開始出現症狀,其中六成因為沒有治療,長大後、症狀還會持續,造成工作及生活上的困擾,因此建議民眾,有類似症狀可以到精神科進行評估,透過藥物或心理輔導,才能有效改善問題。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吃對蔬果 身體就HAPPY

景氣差,上班族抱怨薪資不升反降,每日超時工作、缺乏紓壓管道加上生活壓力,長期下來不僅容易出現自律神經失調、腸胃功能障礙、失眠等症狀,更會使人情緒不穩、易暴躁。專家提醒,平日應盡量正面思考並配合均衡飲食、多攝取快樂營養素,別讓壓力憂鬱壓垮未來。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劉珍芳表示,壓力愈大就愈該沈住氣,透過運動、飲食及各種紓壓方式來維持平穩情緒並做好準備,迎接下一次挑戰。研究顯示,壓力會使體內產生過多自由基,造成體內維生素C、B群、鋅、鎂等被快速消耗,因此容易情緒不穩、產生疲勞感。長期下來使腦部思緒不清而做出錯誤判斷。長期處於壓力下,腎上腺皮質素易分泌過多並影響海馬體功能,而海馬體是人體大腦存取短期記憶的主要關鍵。換句話說,壓力過大會導致短期記憶變差而影響工作表現。

「壓力愈重,就愈該重視營養素攝取。」劉珍芳提醒,現代人應多攝取維生素C、B群、鎂、硒、鈣、魚油、葉酸、血清素、多巴胺等「快樂」營養素。研究發現,奇異果、深海魚、菠菜、南瓜含豐富「快樂」營養素,因此被列為讓人「快樂」的食物。想要穩定情緒、讓心情愉悅,建議多吃這些食物。

在眾多「快樂」食物中,以營養密度之冠的奇異果最引人矚目。劉珍芳指出,奇異果除富含維生素A、C、E、B群、蛋白質、鈣、鐵、鎂、膳食纖維、葉酸等,果肉中更含有能穩定情緒的血清素、色胺酸等重要「快樂」營養素。歷經10多年才培育成功的新品種奇異果SunGold與綠奇異果及黃金奇異果一樣,屬高營養密度水果。

每100公克SunGold奇異果維生素C含量高達132毫克,遠超過衛生署建議一天攝取量。甜度媲美荔枝、釋迦,但升糖指數(GI值)僅49,不管大人小孩、糖尿病或慢性疾病患者都可安心攝取。有趣的是,SunGold奇異果的果皮會產生細紋,這是它與生俱來的特色,是果皮表面水分微蒸發現象,不影響口感及營養,可說是營養密度高又能幫助維持好心情的快樂好水果。

青少年易暴衝 可能罹患精神病

中國時報【張睿纖╱台北報導】

青少年遇到挫折或達不到要求就不爽、暴怒,小心已罹患被稱作「破壞性情緒失調」的精神疾病。過去這種問題常被誤認成躁鬱症過動症,因此沒有對症下藥,導致情況惡化,易演變成憂鬱症。精神科醫師指出,國內這種「不爽青少年」盛行率約三%至五%,如能早期診斷、適當治療,或許能減少社會事件發生。

預定明年出版的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最新《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已重新認定此種「嚴重情緒失調」或稱「破壞性情緒失調」的精神疾病。

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表示,「破壞性情緒失調」好發在七至十七歲青少年,他們一旦覺得自己遭受不公平待遇,就易產生言語或行動上的破壞行為。要符合此種疾病,「不爽行為」至少須持續一年以上、一周發生逾三次,且在兩個不同場合。

葉啟斌表示,去年九月抽查台北市七百名高一生,發現其中三%至五%符合「破壞性緒失調」診斷,其中四十五.五%同時有過動症、三十六.四%同時有對立性反叛疾患、卅一.八%合併有嚴重型憂鬱症、十八%有躁鬱症問題。

葉啟斌指出,病患因腦部血流量不夠,大腦接受他人反應及控制自己情緒的迴路出狀況,別人已經生氣了卻不察覺。此外,體質也讓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易怒之外,嚴重者甚至會有自殺或暴力行為。

葉啟斌指出,治療「破壞性情緒失調」,應先治療合併疾病,再輔以情緒辨認與控制的相關輔導;這些青少年若沒有及時被診斷與治療,成年易導致重度憂鬱症。

9成女減重失敗 全因體重管理四種壞習慣

減重永遠是熱門話題!但,卻有9成女性曾有減重失敗的經驗。「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與「我的健康日記」日前調查發現,問題就在於「體重管理X型四種壞習慣」的養成,讓減重一再失敗。對此問題,「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提出「阻、食、暢、謝」4大原則,只要把握「餐前阻斷、食後醣切、每天順暢、夜間代謝」,減重不再需要刻意改變生活習慣或飲食偏好,健康減重將不再是難事。

想控制熱量 卻停不了嘴巴 – 減重失敗 明知故犯!
台灣女性大多了解”少吃多動”是體重管理的基本原則。但經調查發現,就算具備正確的減重觀念,但明知故犯、減重失敗的人數還是不勝枚舉!
從最新一份由我的健康日記和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合作的市調結果中可看出,台灣女性多是因無法徹底改變原本的生活型態或飲食偏好,造成體重管理結果不佳,最明顯的莫過於選用熱量控制減重的女性中,卻有43%的比例仍克制不了對炸物的偏好;另,以選擇運動方式來減重的女性中,其中更有56%的比例清楚瞭解自己失敗是因為根本不愛運動。在如此心口不一的減重行為矛盾下,勢必難以達成減重目標;所以即便瞭解正確的體重觀念,但難以戒除又明知故犯的發胖習慣,才是減重未果真正的致命傷。

兩高兩低「體重管理四種壞習慣」:高油脂、高糖分、低代謝、低纖維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針對台灣女性減重失敗最常見的12點原因及藉口列出並整理成兩高兩低四大類型,分別是『高油脂』、『高醣分』、『低代謝』以及『低纖維』。

針對「體重管理X型四種壞習慣」劉珍芳理事長特別叮嚀:減重正確的體重管理應該要建立在X型習慣中平衡交會點,也就是適量的油脂、醣份加上充足纖維質與運動輔助。但也了解習慣既非一日養成,根除也絕非一日可完成。所以建議台灣女性除了先了解自己的減重失敗問題出於「體重管理X型四種壞習慣」中哪一類的壞習慣,例如愛吃炸物而攝取過多油脂的民眾可以試著減少頻率跟分量,再針對油脂熱量問題選擇適合的體重管理輔助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阻、食、暢、謝」找對系 窈窕更容易
問卷中因愛吃炸物而減重失敗的比例高達43%,理事長建議該群『高油脂』壞習慣者:勿完全杜絕油脂的攝取,因零油飲食難提供飽足感,造成人體更快感到飢餓而助長食欲。油脂是食物中熱量最高的營養素,所以熱愛炸物、宵夜及應酬多的民眾,應將重點放在餐前的預防,於餐前以油脂“阻斷系”的體重管理食品,降低熱量的吸收。

針對熱愛澱粉及甜食的『高醣分』者,劉理事長也叮嚀勿採取單一食物斷食法或忌食碳水化合物,長期下來恐干擾荷爾蒙的的分泌,或引發暴食症憂鬱症。從營養補充角度來看,應改攝取健康複合式的優質澱粉,如五穀根莖類等,或於餐後以“食後系”的體重管理產品,讓醣類不會完全被吸收,以減少其轉換成熱量的比例及量。

理事長補充說明健康人體一天至少需排便一至兩次。針對有『低纖維』問題的女性,除建議加強腹部的按摩,多喝水,不要錯過便意,更特別叮嚀30%有便祕問題的女性,勿習慣性依賴浣腸,除了會破壞直腸黏液,更可能提高罹患直腸癌的機率。適時的補充“順暢系”的纖維質或酵素,可輔助腸道蠕動並且使糞便柔軟易於排出。

代謝機能在減重亦是舉足輕重的一環,對於59.2%這群不愛運動、40.3%睡眠不足的『低代謝』者。可適時選用具胺基酸的“代謝系”保健食品,減輕負擔、調節生理機能,輕鬆維持體態!。切勿擅自採用激進藥物或斷食法來減重,以免引起心悸、營養不均衡,反使體重不減反增。

疼痛疲累失眠 太極拳可改善

疼痛、疲累、失眠等3大症狀超過3個月,不同科醫師常診斷出不同疾病,醫界提出纖維肌痛症診斷準則,為其中一些病患提供治病良方,建議打太極拳有助改善病情。

台大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孫維仁今天指出,去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篇論文指出,打太極拳持續12週以上,纖維肌痛症病患的疼痛、疲累、覺得睡不飽等症狀,就有明顯改善。

在這項研究中,太極拳組的患者每次打楊氏太極拳1小時,每週至少2次,持之以恆到第24週時,仍能維持改善病情的效果,沒有副作用。做伸展復健運動的對照組病患,效果沒有如此明顯。

孫維仁說,太極拳講究呼吸吐納,動作溫和,能讓腦子安靜下來,四肢軀幹徐緩伸展,可以增加柔軟度與肌耐力,建議纖維肌痛症的病患,將太極拳列入治療的一環,而且愈早開始愈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俊宏說,纖維肌痛症的患者常被診斷自律神經失調憂鬱症、身心症、紅斑性狼瘡、甲狀腺疾病等,但腦功能影像檢查正常,沒有憂鬱症徵象,抗憂鬱劑療效不彰,抽血又找不到發炎因子,患者容易被誤會無病呻吟。

他說,纖維肌痛症有原發性、繼發性兩種,診斷準則是依據病患全身的18個壓痛點的疼痛感覺及疲累、失眠的3大症狀,達到一定的分數,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排除其他疾病引起。

精神分裂、躁鬱、憂鬱患 易罹癌

發表於「精神科服務」期刊的美國研究指出,患有嚴重精神分裂症、躁鬱症憂鬱症的身心疾病患者,罹患癌症機率比一般人增加2.6倍之多;可能是因為嚴重身心疾病患者較不會去接受癌症篩檢,也較不會好好照顧自己,常有抽菸等習慣。

美國約翰‧哈普斯金大學醫學院醫學與精神科副教授蓋爾‧道米特表示,雖然知道嚴重身心疾病患者罹癌風險的確比較高,但還不太清楚真正原因。他曾在「受傷防治」期刊發表研究顯示,嚴重身心疾病患者因受傷而就醫、送急診的機率是一般人的近2倍,因受傷而死亡的風險比一般人增加四點五倍。

研究數據另顯示,嚴重身心疾病患者死因以心血管疾病、癌症居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現肺癌機率比一般人增加4.5倍,大腸癌增加3.5倍,乳癌則增加近3倍;躁鬱症患者得肺癌、大腸癌與乳癌機率也一樣很高。

道米特指出,嚴重身心疾病患者容易罹患肺癌的原因,可能與抽菸有關,女性則可能是因沒有生小孩,生小孩可幫助降低乳癌風險;加上有些精神科藥物會增加催乳素濃度,這也與乳癌風險息息相關。至於大腸癌風險上升應該與抽菸、缺乏運動、吃蔬果有關。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太白目」是病! 嚴重情緒失調有藥醫

小孩愛頂嘴,容易暴怒衝動,或許不是叛逆期,三總精神科發現,就算是「太白目」,也是一種精神疾病,叫「嚴重情緒失調」,會伴隨躁鬱症過動症等合併出現;醫師表示,要是小孩經常吵鬧,不容易滿足,家長應該讓精神科醫師做評估,10歲前透過心理治療都能改善,即使上了高中,也可以透過「吃藥」來做改善。

電影「艋舺」裡,血氣方剛的青少年,看在精神科醫師眼裡,不是「叛逆期」,而是「生病了」,叫做「嚴重情緒失調」。

三總精神科調查700多名高一新生,發現高達1成學生,有嚴重情緒失調症狀,像是暴怒、翻桌、甩門、爭吵、打人,甚至愛頂嘴、太白目也算。

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任葉啟斌:「透過大腦影像學發現,這樣的小朋友,他特別怎樣,特別『白目』,所謂『白目』意思是什麼,別人在生氣的時候,他渾然不知,怎樣看呢,他啊,我們去做行為測驗的時候,我們誘發他一種挫折,挫折之後,看他的大腦,比如說是不是某個地方,腦區啊,比較不夠活化。」

研究發現,當腦中血流不足,細胞含氧量不夠,就容易暴怒,腦中前額葉管的是「理性」,透過藥物治療,可以讓思考更有邏輯,杏仁核是衝動區,搭配「心理治療」,緩和情緒,三總調查發現,「嚴重情緒失調」會合併過動症、反叛、憂鬱症、躁鬱症

葉啟斌:「他要買東西,要打電動玩具,你不給他打半小時,因為這樣吵架,這種暴衝的狀況出現,你就要小心,小朋友可能有這樣的問題。」

10歲前是治療黃金期,10到17歲精神科醫師表示,透過吃藥和心理治療,能把白目和衝動給醫好。

上班族抗過勞…逾半靠咖啡和茶

一項針對上班族進行的腦年齡調查發現,上班族腦年齡和實際年齡相差多達27歲,年齡明顯老化;另一項「多數民眾的提神與紓壓法」線上調查也發現,53.2%民眾以咖啡和茶來振作精神。醫師警告,長期慢性過勞可能導致腦年齡退步,影響記憶力、專注力及學習力!

中醫師羅珮琳表示,國內約有八成成年人,生活或工作出現疲勞症狀,如倦怠感、食欲不振、失眠及無精打采等。長期睡眠不足、缺乏運動、倦怠疲勞及不當飲食習慣,都是造成腦年齡老化的原因。上班族應該適度休息、紓緩疲勞,來減緩過勞症狀。

她提醒,如果睡眠超過10小時還是感覺強烈疲勞感,並伴隨肌肉關節痠痛、頭痛等症狀,且嚴重影響工作表現,就要當心罹患自律神經失調或慢性疲勞症候群。

家醫科開業醫師陳永煌指出,最近一兩年來,門診的過勞患者明顯增加兩三成,上班族想要確定自己是否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可以至家醫科門診接受評估,學習如何紓壓。

「提神飲料只能治標,無法治本!」陳永煌表示,所謂提神飲料大都含咖啡因,容易上癮。他最近就收治一名建築板模工人,因為在大熱天裡工作,疲倦時就飲用市售提神飲料,短時間內有幫助,但長期下來卻越喝越累。

營養師方晴誼表示,咖啡、茶或市售提神飲料都含有咖啡因,如果攝取過量恐造成心悸、心跳過快、血壓上升等症狀,長期飲用還可能出現骨質流失,甚至咖啡因成癮,反而讓工作效率變差。

針對慢性過勞、腦年齡退步的上班族,陳永煌建議,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透過興趣、運動、休閒活動讓自己獲得能量。不少人會利用周休假日補眠,但通常會越睡越累,他建議假日應多到戶外走走,活動筋骨,才不會愈睡愈累。

幼時若遭體罰長大較易有心理問題

別再打小孩!研究人員指出,如果孩童時被體罰,成年比較可能會有心理問題,包括焦慮、酒精及藥物的濫用。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研究指出,在孩童時期被打的人,成年後患得心理問題的機率會提高2到7%。

曼尼托巴大學調查653名成年人,問他們是否記得在孩童時期被體罰,如掌擊、拍打、推抓…等。為了更確切衡量體罰所帶來的影響,研究人員排除了異常的嚴重體罰,如性侵或留下瘀青、傷痕、或其它造成身體傷害的體罰。此研究發表在美國期刊《小兒科》(Pediatrics)裡。

研究人員問受訪者:「在孩童時期,你多常被父母或其它成人體罰?」研究人員對回答「有時候」或更常的人進行分析。

研究指出,2-5%的心理問題如憂鬱、焦慮、兩極化人格、厭食症暴食症,都與幼年時期的體罰有關。另外4-7%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如性格異常、強迫症、智力退化,也與幼年時期的體罰有關。研究人員強調,這個研究並沒有指出體罰會造成心理上的問題,只是幼年體罰的回憶與心理問題有關聯性。

美國紐約北岸長島猶太醫院的醫生符那立指出:「這個研究是有價值的,因為它開啟了教養的相關議題。」他進一步指出,雖然增加的機率不是非常高,但它指出體罰對於未來的心理健康是一個潛在的風險。

美國紐約科恩兒童醫學中心的小兒科醫生撒姆耳指出,父母的基因也可能影響他們對待不聽話小孩的方式,同時也可能把某種病症遺傳給小孩。他說:「體罰小孩的父母自己可能也有憂鬱症或其它心理問題,所以家庭遺傳可能也有孩子的心理問題有關。」

研究人員指出,醫生們比較建議正面的鼓勵、或是移除獎賞的方式。符那立醫生指出,有比打更好的管孩童方式。他進一步說明,對於比較容易受傷的小孩來說,體罰可能會增加他們患得心理疾病的風險,所以減少或排除體罰是非常重要的。

精神情緒-氣溫狂飆坐立難安易躁動

盛夏飆高溫,熱得人情緒煩躁,尤其原本就有躁鬱症等精神疾患,天氣炎熱更成為病情控制的一大挑戰。醫師表示,最近臨床上確實觀察到躁症發作病例增加的情況,提醒家屬若發現患者有坐立難安、為小事動怒,或無法克制地瘋狂購物等異常行為,應及早回診治療。

馬偕醫院精神科暨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方俊凱表示,人的情緒會受到環境影響,而精神疾患對氣溫等環境劇烈變化的耐受力較一般人低,其中又以躁鬱症患者受影響的程度最明顯。

他說,氣溫持續飆高,一般人的情緒都很難保持「淡定」,更遑論精神疾病患者,影響所及,最近在精神科急、門診,都明顯出現躁症發作的情況。

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嘉義榮民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黃敏偉則認為,環境溫度升高,人體血液循環快,藥物的代謝速度也會變快,此時,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就會因為血中藥物的濃度不夠,導致病情復發。

黃敏偉提醒,精神分裂症藥物多靠肝臟代謝,而咖啡或茶中所含的咖啡因則會加快肝臟代謝的速度,所以,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好以水代替含咖啡因的飲料解渴,不然也有可能造成血中藥物濃度不足的情況。

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尚文說,大熱天晚上容易睡不好,睡眠不足對情緒的影響相當大,對精神疾患來說尤其如此;因此,患者若自覺病情可能因睡眠品質而波動,應盡速回診要求醫師調整用藥。

至於一般人要避免情緒受高溫的干擾,張尚文建議,除了多喝水,不妨善用自己習慣的小撇步,例如使用噴霧礦泉水、退熱貼,穿著排汗衣,或是在太陽穴、人中等部位塗抹含薄荷成分的精油等,再配合呼吸調節,都有助降溫、解煩悶,心靜自然涼。

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淺談厭食症與暴食症

【大紀元2012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郁玫臺北報導)厭食症是先進國家的年輕女性十分流行的精神心理疾患,會造成患者的體重極度低下。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身體健康的正常人BMI值應為18.5~24. 5,當BMI值小於17.5時,就要懷疑可能有厭食症

厭食症死亡率10%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任陳冠宇表示,這些極端消瘦的個案,是文明富裕社會中,除了癌末病患外,會因飢餓而死亡的主要狀況。厭食症的死亡率平均高達10%,即使沒有致死,患者也常會合併骨質疏鬆、腸胃機能失調、全身倦怠、水腫、憂鬱症和自殺等身心問題。許多個案也因此輟學、無法工作,失去生活的能力。

他說,根據最近數年的臨床經驗顯示,對於青少年的厭食症個案,父母能合作協助個案的家庭,可以在不必住院的情況下,幫助個案逐漸克服對於飲食的障礙,讓身體恢復健康。至於成年的個案,則藉由短期的住院,加上出院後長期的心理治療,配合身心整合治療,逐漸康復。厭食症並非無法治療,如果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減少這個疾病對個案的嚴重傷害。

暴食症主要現象
至於暴食症,則是與厭食症相關的心理精神疾患,患者的主要症狀是在短時間內,反覆且無法自控的大量進食,以及禁食、催吐或濫用瀉劑等所謂的代償行為,以避免體重上升。患者可以在2個小時,甚至1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快速的吃下平常人可能要分3~4餐以上才能吃完的食物。簡言之,「量多」這個客觀標準,與「失控」的感覺這個主觀標準,都存在的不正常進食,就是暴食的主要現象。事實上,有大約一半的厭食症患者會合併有暴食的行為。

防止自殺悲劇 醫療人員齊把關

自殺名列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臺南市100年度自殺死亡人數共334人,其中65歲以上老人自殺身亡佔全數23.4%,較99年的27.7%,降低的幅度有限。預估臺南地區至少有近93500人正為憂鬱症所苦,而重鬱症、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又為自殺的危險因子,為防止自殺悲劇之發生,如何提升憂鬱症患者之篩檢及診治率是憂鬱症防治重要的一環。

台南市衛生局上個月接獲本市基層診所轉介自殺高風險個案,67歲阿火伯,3個月前喪偶,開始有失眠、食慾降低、不喜出門、有輕生念頭,經衛生局提供定期關懷及心理諮商服務並鼓勵看診精神科,個案目前狀況漸穩定。衛生局長期推動憂鬱症及自殺防治,基層診所醫療人員與社區有長期及緊密的接觸,同時較容易被當地民眾接受,考量基層診所醫師對於憂鬱症的評估、診斷及轉診治療等專業知能之迫切需要。

而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在自殺死亡前30天內就醫比率達到62.3%,而65歲以上老人更達89.2%,更可見基層醫療人員在自殺防治上佔有很重要的角色。而依5%~10%之憂鬱症盛行率推估,而憂鬱症的照護,需要結合非精神科醫療人員共同參與,據臨床資料顯示,憂鬱症常與其他情緒疾患或酒癮共病,有多數罹患憂鬱症身心疾患者,在症狀初期會出現類似身體不適的症狀,大多數民眾是到基層醫療或非精神科門診求治(如:內科、神經內科、家醫科、復健科、中醫等)。

台南市衛生局介紹本市憂鬱症共同照護網轉介機制,希望基層診所醫師及護理人員遇有高度情緒困擾民眾,運用簡式健康量表檢測民眾情緒狀態,倘若篩檢出自殺高風險個案,積極提供精神醫療及心理諮詢資源,病況嚴重者應協助盡快就醫,能適時以簡單的3個步驟「1問、2應、3轉介」扮演珍愛生命守門人角色,或協助轉介至衛生局,避免憂鬱症患者病情惡化及衍生自殺等問題。

囤積症 幼時常有分心、健忘症狀

一項由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出資的「強迫症遺傳學合作研究」發現,與沒有囤積症患者的家庭相比,擁有超過兩名囤積症患者的家庭,其成員在十四號染色體上有不同的基因排列。十四號染色體上的基因與遺傳疾病和免疫系統有關,它也被視為早發型阿茲海默症的罪魁禍首。但囤積症與十四號染色體之間有無直接關連,仍有待進一步的實驗確認。

美國愛荷華大學的研究亦指出,大腦前額葉受損可能導致病患反常地蒐集物品。大腦前額葉是專司注意力、判斷和衝動控制的中樞,而它的受損正好與囤積者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做決定和過度消費的障礙行為相呼應。研究人員發現,囤積者的大腦前扣帶皮質有較低的新陳代謝率,此區域專司注意力、決斷力和錯誤偵測,而無法意識到自己的反常行為,恰巧是囤積者的行為特徵之一。

耶魯大學精神病學兼任副教授大衛.托林則是將腦部掃描科技應用在囤積症的研究上。在進行腦部掃描時,他請囤積者看著不同的所有物並決定保留與否。不保留的物品會在他們眼前被銷毀,因此他們知道結果是不可逆轉的。當囤積者決定扔掉某樣東西時,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在眼眶額葉皮質的活動增加。沒有囤積習慣的人,在這個涉及決策與計畫的大腦部位並未顯示額外的活動,相較之下,囤積者所承受的壓力卻似乎到達極限。

美國史密斯學院心理系教授藍迪.佛羅斯特是囤積症的研究權威,他從一項調查中得知,大多數囤積者在童年時期常有分心、丟三落四、健忘、無法按時完成作業和講話滔滔不絕的現象,而這些症狀皆屬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範疇。根據囤積者的描述,他們在成年後只要遇到必須長期耗費腦力的工作,就自然而然地傾向迴避,因此幾乎不曾為了整理東西付出任何心力。

另一方面,熱中於囤積的患者也可能具備某種超凡能力,例如細緻敏銳的觀察力和審美天賦。他們能在每樣物品上看見一般人會忽略的豐富細節,以及可以應用於各種用途的無限潛力,也因此囤積者中自詡為「藝術家」或「收藏家」的人不在少數。但也因為這一點,他們經常迷失在單一物品的細節探索上,以致無法聚精會神地完成既定計畫,而且在判斷事情上也總是落入「見樹不見林」的下場。在欠缺整理能力的情況下,這種超凡能力往往會悲劇性地步向失控與發狂。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厭食、暴食中西醫治療》厭食、暴食易使脾胃、內分泌功能失調

厭食、暴食患者過度地節食跟狂吃,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後果。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厭食症患者往往過於執著於體重的數字,長期下來,造成身體的營養不良。而暴食症的病患,常會反覆地暴食與催吐;情緒也較為不穩定。中醫認為,患者經常有脾胃機能受損,內分泌失調現象。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厭食症的患者在中醫認為,易脾胃功能失調。臨床上,可見「脾胃氣鬱型」,而造成食欲減退、食量減少。還有情志抑鬱的現象,而導致食積化熱,體內有熱象,而口乾唇燥,手足心熱。甚至有便秘,排便不暢等問題。因此,要配合健脾、解鬱,可用六鬱散調理。

還有「脾胃虛弱型」,這類患者先天體質素體虛弱、吸收消化不好。造成精神不振,不思飲食,又容易腹瀉。可用香砂六君子湯,加上山楂、神麴、麥芽。幫助消導,增加食慾。此外,「厭食症」所造成的內分泌失調、生理機能退化,在中醫也認為常見「脾腎兩虛」,可配合健脾補腎的藥方,如濟生腎氣丸,加參苓白朮散,以減緩營養不良、瘦弱無力、氣色不佳的症狀。

陳醫師表示,「暴食症」患者在中醫認為屬於「脾胃濕熱」,夾雜著肝鬱的體質較多。可用健脾、利濕的藥方,搭配疏肝解鬱,緩解情緒的抑鬱、焦慮。以及改善因過食或狂瀉所造成的脾胃損傷。輔助用藥可適當地加上消脂、利水的藥方。此外,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改善因暴食所造成的脾胃功能問題,協助患者體重熱量的代謝與控制,可用加味消遙散,加上五苓散、荷葉、車前子。

這裡痛、那裡痛卻找不出病因?恐是自律神經失調

許多病患常常有一些說不出來的症狀,比方這裡痛,那裡痛等。而這些疼痛長期困擾著病患,影響了他們的工作與生活作息。但是往往做了各種檢查,耗費了許多寶貴的醫療資源卻找不出病因,大里仁愛醫院疼痛科醫師曾揚旗指出,其實這些症狀絕大部分都是自律神經功能失調症所引起的。

曾揚旗醫師說,「自律神經失調」其實不是一個確切的病症,也不是什麼現代新興文明病,而是一種身心失調障礙的統稱,而「自律神經」,顧名思義是一種不受意志操控,獨立負責協調身體機能的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構成,兩者相互保持平衡的狀態,藉以維持人體內部環境的平衡狀態。它們掌控了心臟血管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甚至包括內分泌系統。

自律神經系統失調(交感神經過度緊張)時便會出現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的症狀,心理上會焦慮、暴躁;身體上可能從頭到腳都不舒服,病人會因胸悶、喘不過氣去看胸腔科;因為心悸、高血壓去看心臟科;因為拉肚子、脹氣而跑腸胃科;頭痛、頭暈、手腳發麻求助神經科;耳鳴、頭暈、喉嚨有異物感,經常看耳鼻喉科;頻尿看泌尿科,或是肩頸僵硬每星期去指壓按摩等等,總之全身上下都可能出現狀況,但卻又找不到生理上的病灶。殊不知,出問題的不是器官本身,而是支配它的神經或大腦。

自律神經功能失調症的病人,一開始總以為是某些器官發生了問題,而只針對各種症狀來治療,但是效果都不佳,曾揚旗醫師表示,在治療自律神經功能失調症上,「星狀神經節阻斷術」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很可惜只有少數人知道,「星狀神經節」是位在第七頸椎及第一胸椎橫突位置的交感神經節。而「星狀神經節阻斷術」則是在星狀神經節附近注射局部麻醉藥,暫時性的阻斷交感神經的做法。阻斷了過度緊張的交感神經後,除了可以使自律神經系統慢慢的回到平衡狀態,也可以改善頭頸部的血液循環,進而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症狀,這就是星狀神經節阻斷術可以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症的原因。

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堆雜物 易啟動疾病因子

除了造成呼吸道疾病及各種過敏症狀,堆積雜物也會間接引發消化、代謝和免疫系統的問題。美國「全國長期紊亂學習小組」的主席琳恩.強森認為:「人們吃得不好是因為他們的廚房失去功能,睡得不好是因為床上堆滿了東西。我從沒見過長期紊亂成為醫療上的診斷,但它是不服藥、不按時就醫、不運動、不好好進食、不做有益健康之事的因素之一。」

住在雜物堆裡,潛意識將不時被未完成的工作所提醒,這會引起巨大的壓力、倦怠和受挫感。當東西得花更多時間才能找到或壓根兒找不到時,壓力等級會提高,肥胖、便秘、臉色暗沉、免疫力下降等症狀也比較容易發生。疲倦使人不想運動、意志消沉、遇事拖延、無力打掃,於是「雜物→ 疲倦→ 拖延打掃 →  雜物增加 →  更疲倦→  更無力打掃 → 更多雜物」的惡性循環便由此而生。

另一方面,過多的雜物也會造成視覺感官超載,它的副作用是容易緊張和分心,而不穩定的情緒和思緒難免影響身心健康。「我們每一次睜開雙眼看到四周環境,就重新啟動我們的免疫系統。」專攻免疫科學與防老的藍寧仕醫師在《來自身體的聲音》一書中提出建議:「盡量把環境整理得舒服好看,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免疫系統的防衛能力增強,受細菌和病毒感染的機率自然降低,生病的次數也會跟著變少。

雜物導致沮喪抑鬱

肥胖、便秘、臉色暗沉、經常生病的人,不太可能有好心情,不想運動、意志消沉、遇事拖延,無法今日事今日畢的人,也不太可能快樂度日。雖說情緒低落不必然等於憂鬱症,因為憂鬱症通常伴隨內分泌與自律神經失調、免疫力下降及各種疼痛問題,但睡眠困擾、疲累、胸悶、腸胃不適等情形,與堆積雜物可能引發的身體症狀高度雷同。也就是說,雜物與憂鬱症似乎存有某些因果關係。以下是根據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列舉的憂鬱症症狀,和堆積雜物的負面影響所製作的比較表:

 

然而,憂鬱症也可能使患者以種種藉口開始堆積雜物。

在此我想補充一下因憂鬱而引發的雜物堆積或囤積行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強迫症恐慌症、社交恐懼症和廣泛性焦慮症(GAD),經常伴隨憂鬱症出現,其中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發生於令人驚恐的事件,或暴力、天災、意外、恐怖攻擊、戰爭等苦難之後。一項由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出資的研究發現,逾四成患者在發生創傷事件的四個月後罹患憂鬱症。換言之,這類型的焦慮性失常有可能間接導致雜物的肆虐。

藍迪.佛羅斯特認為,囤積症可能是對嚴重創傷所作出的反應。「囤積者們遭遇的創傷主要包括:被他人以威脅或暴力形式拿走自己的物品,被迫與他人發生性行為,以及身體遭受侵犯。創傷性事件的發生往往會導致人們尋求物品的慰藉⋯⋯如果囤積症是緊接著創傷性事件出現,那就有可能是創傷觸發了受害者一種用來逃避傷害再次侵襲的築巢本能。」二○○三年底,老媽在小偷入侵後的幾天內以大量雜物將我的臥室填滿,或許正是她築巢本能的展現。

不想上學?13%青少年 有憂鬱症煩惱

你家孩子容易緊張、焦慮、悲觀,甚至退縮,畏懼上學嗎?小心這些都是青少年憂鬱症症狀,別等閒視之。台北榮總精神部主任陳映雪指出,青少年正是人格成長、奠定自信、學習技巧與人際關係的關鍵時刻,如發現孩子出現異狀,應主動陪同就醫。

多項研究結果顯示,國內青少年憂鬱症患者盛行率約13%,並不算低。以一個班級有35名學生估算,每班大概有四名學生出現憂鬱症狀,但實際接受治療的人卻相當低。

陳映雪指出,大部分家長都忙於工作,親子互動時間不多。如果小孩情緒低落、功課退步,許多家長都以為這只是青少年鬧彆扭,過一陣子就好;很多孩子遇到問題,也不肯與父母討論。許多情緒出現障礙的個案,不少是老師在學生周記裡或學生提醒老師後才察覺異狀,主動聯繫家長。

陳映雪表示,青少年憂鬱症可分為輕鬱症、重鬱症、躁鬱症中的鬱症、適應性的憂鬱等四大類。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人際關係變差、過分擔心、注意力不集中、莫名其妙想哭,嚴重時還會出現負面想法、有自殺念頭、學業成績明顯退步,或是睡眠、飲食出現障礙。

「為賦新詞強說愁!」不少大人都以為青少年原本就易情緒不穩,忍一下就過去了。但其實不然,臨床顯示,若小時候就有情緒方面困擾,到了國中、高中課業壓力一重,就更可能發病。

陳映雪指出,憂鬱症患者越早發病,對未來的影響愈大。國中生罹患憂鬱症,可能不敢踏出家門,連帶課業、人際關係都會受到影響。長期下來失去自信,長大後就欠缺謀生技巧。因此,她建議如果確診為青少年憂鬱症,就應該積極接受治療。

因此,如果確診為青少年憂鬱症,就應該積極接受治療。陳映雪指出,目前有不少藥物,如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或更新機制的藥物,對憂鬱症有不錯的治療效果,且副作用較低。如病情嚴重出現強烈自殺想法或學校適應不良,則應考慮住院。

有些青少年罹患憂鬱症後,就無法回到學校,以致學業中斷。陳映雪建議,個案可以至日間病房,接受課業輔導及精神復健治療。目前台北榮總、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都與教育局合作,成立日間病房,合作辦理情緒障礙特教班,聘請專業人士提供協助,學生白天到醫院、晚上回家,除保持與社會家庭的接觸外,得以獲得學業與社會功能的精神復健。

到日間病房,青少年可以持續上課,且能與同學產生互動,加上保持規則性服藥,就能逐漸提升認知功能,長期下來,憂鬱症狀得以改善緩解、恢復自信心,有機會重返校園。

酗酒者的宿命-精神病與癡呆症

醫學研究證據顯示,酗酒和酒癮者不但多數同時具有精神人格障礙之潛在性體質,自己和家人都渾然未知外,酒精又成為其病態人格特質和所建構的心靈世界中,為了平衡情緒而易尋得的「致命吸引力」物質,酗酒終成為其整個精神病理特徵中的一種症狀表徵和行為出口。

酗酒會讓人因酒精造成中樞神經的殘害,所以酒癮症和吸毒者一般早已明列於「精神疾患」的醫學診斷系統中。

酗酒者的精神功能和人格狀態,因為酒精造成中樞神經的殘害而加速扭曲與退化,所以酒癮症和吸毒者早已明列於「精神疾患」的醫學診斷系統中。

不只如此,近年來的醫學工作還多所發現,酒癮者不但在自身,更在其三等親內的其他家族成員中,不論在情緒性疾患之躁鬱症憂鬱症,神經質性疾患之焦慮症、恐慌症和慮病症等,飲食疾患之暴食症厭食症,以及格疾患之社會型和邊緣型人格違常症等,均有遠較一般人高的共發率。

除了依酗酒發生的原因與機轉,有類似社交發展、行為障礙、與特殊體質型等類別外,在二十五歲以前就明顯已形成酗酒和酒癮傾向者(通常謂之第二型),幾乎全為男性。

其家庭男性成員亦多貪杯或嚴重酗酒、吸毒者,和體質與遺傳的關係強烈,後代酗酒的情形亦可推想之高,即使在嚴密的醫療與家庭監督下,戒斷的機率極低,但當事人則永遠在醫師和家人面前信誓旦旦保證其日後「一定」不再喝酒或毫無病識感,不過通常過不了多久就被送醫治療或住院直到死亡為止。

二十五歲之後才逐漸形成之酗酒或酒癮情形(通常謂之第一型)相對於前者與社會環境、個人遭遇、心情轉折等環境因素較有關,後代有酒癮之機率也比一般人口稍高,其戒酒的可能性較高,但仍需緊密的醫療合作與家庭之監督支持才有可能走得了回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