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爸媽沒病喊病,是老人憂鬱症嗎?

父母親不斷抱怨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卻都沒問題。
小心,可能是老人憂鬱症找上門了!
5大憂鬱症危險因子、6大憂鬱症用藥迷思,
替爸媽把關身心健康!
曉芬的媽媽一直喊頭痛,帶去醫院檢查後發現沒有問題,隔了幾天又喊胃不舒服,跑一趟醫院檢查還是沒有問題,但媽媽卻一直表示身體不舒服。幾個月下來,曉芬帶著媽媽跑遍醫院內外科,卻檢查不出她的身體到底出了什麼毛病。原本固定在吃的血壓藥,媽媽也突然都不肯吃了,曉芬開始懷疑媽媽可能是情緒上出了問題,想帶媽媽去醫院看精神科,卻又怕嚇到她,不願意去醫院檢查……
當心!身體不適的抱怨 是心理精神疾病的徵兆
當父母一直反應身體不適,做遍所有內外科檢查,結果皆正常,卻堅持自己仍然不舒服時,台北榮總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提醒,要小心可能是老人憂鬱症
子女除了要持續注意父母的情況,必要時一定要帶到醫院精神科檢查。通常父母親聽到「精神科」、「失智」等名詞時反應會很激烈,不願意配合檢查,這時子女可改說要看「記憶門診」、「失眠門診」、「老人科」等,並請醫生一起配合說服。
老人憂鬱症常常都以身體不適的抱怨,以及食慾跟睡眠品質下降為特點來就醫。蔡佳芬醫師說,老年人情緒低落時較少主動表示,反而多用一些間接或是被動的方式來表達。例如:當老人家出現「原本固定在吃的慢性疾病藥物,突然都不願意吃了」或「原本固定回診的醫生,突然都不想看了」的情況時,就要小心可能是情緒的問題,可以透過原本的內外科醫師轉介至精神科,提早治療,嚴重的話可能會出現厭世、自殺等行為。
蔡佳芬最後也強調,若家屬已經盡了所有力量,確定父母或配偶沒有任何心理情緒或是失智精神疾病等因素影響,只是單純決定這樣過他們的人生,不想接受積極的醫療,那我們也該適時的放手,尊重他們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

四大「窩心事」 助銀髮族甩憂鬱

80歲林伯伯,最近常頭昏、耳鳴、胸悶、心跳過快、腰痠、胃口差,體重從75公斤掉到65公斤,人不想動、不想說話,常常失眠
圖/聯合報提供
看心臟科、神經內科、復健科、胸腔科和耳鼻喉科,都找不出病因,最後轉介到精神科,才知道是老年憂鬱症悄悄找上門。
憂鬱症是晚年快樂生活的殺手之一。老年憂鬱症經常「偽裝」成身體病痛出現,如全身痠痛、腸胃不適、吃不下、胸悶、暈眩等,讓人誤以為是老化現象而延誤就醫。
老人憂鬱症,家屬能做什麼?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長葉雅馨建議四大「窩心事」:
一、提供老人家緊急親友名單,可以馬上聯絡。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蔡尚穎說,老人家需要有歸屬感,不是要親人24小時陪在身邊,而是讓老人家知道出現緊急狀況可以找誰。
二、多陪老人家吃飯。要陪多久比較好,端看個人時間而定,建議不妨每周撥些時段,享受天倫之樂。
三、運用視訊科技,解相思之情,是遠居在外地的後輩的好選擇。
四、讓老人家覺得用錢無虞。許多老人喜歡把錢放在口袋裡,這樣才有安全感,老人家記憶不好,蔡尚穎建議,可以在老人家頭腦清楚時,鼓勵他寫下錢放在哪裡或暫時給誰保管,由於是老人家自己的筆跡,就不會覺得是別人拿他的錢。

睡不著! 每五人就有一人失眠

台灣人失眠問題有多嚴重?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調查發現,國人慢性失眠盛行率近二成,也就是說,每五人就有一人失眠;醫師提醒,若用深呼吸調息、數綿羊、睡前泡腳等傳統方法仍無法入睡,且已造成連續性失眠時,就應趕緊找醫師診治,以免惡性循環。
國人失眠問題不容小覷!依據台灣睡眠醫學會所做的2013年國人睡眠大調查結果發現,台灣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9.3%,即約每5人就有1人有失眠問題;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精神科醫師劉貞柏表示,近年社會環境急遽變化,許多人因應能力不足,在輸人不輸陣的職場競爭、工作變動下,導致多數人睡眠品質不佳,身心靈不協調,失眠人口不斷增加。
劉貞柏醫師指出,許多人不明白失眠的危害性,其實失眠問題就是大腦的問題,一旦腦功能因失眠而損傷,入睡會更加困難;而睡眠品質不佳會妨害身心健康,雖不是立即性破壞,卻會以沉默的殺手方式,令人精神萎靡,若未在惡性循環之前加以診治,則會漸次走向拉長時間和加深症狀的情況。
劉貞柏醫師強調,國人對於失眠要看精神科常有疑懼,對安眠藥也常有濫用和懼用的兩極反應,有人用藥成癮,不吃無法入眠,也有人深恐吃了從此擺脫不了;其實,失眠不是不治之症,醫師都會針對症狀做適當的心理輔導與處方,只要及早診治,就可早日回到健康生活軌道。

暴怒、傷心 更容易中風

保持情緒穩定,紓解壓力對心臟健康很重要。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暴怒會增加心臟病發作、中風風險,尤其是暴怒後兩鐘頭內最容易心臟病發作、中風,因此最好不要隨便發脾氣、暴怒,以免氣到心臟病發作、中風反而得不償失。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因暴怒而心臟病發作、中風的病例數很少,不過根據多項研究顯示,與心情平靜的時候相比,暴怒的確會增加心臟病、中風發生機率。
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醫學副教授史里帕爾‧班嘉羅爾接受外電媒體訪問時表示,研究結果並不讓人感到意外,目前已經知道生氣、憤怒會增強神經系統壓力反應,進而引起心臟增快、血壓高升,這兩種現象都會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分析一九六六年到二○一三年發表的九份研究報告,含括四千五百多名心臟病病例、四百六十二名急性冠狀動脈心血管疾病病例、八百多名中風病例與三百多名心律異常病例。結果顯示,暴怒後兩個小時內,心臟病、冠心病發作風險增加近五倍,中風風險則增加近四倍,心律失調風險也有上升趨勢。

放任躁鬱症復發 大腦很受傷

躁鬱症易復發,統計門診90%患者至少會發作2、3次,必須終生服藥預防,以免每次發作造成腦部發炎,大腦留下受傷痕跡。醫師表示,躁鬱症如同高血壓與糖尿病等慢性病,若能長期規則用藥,九成患者仍可像一般人正常工作生活。
雙親罹病 孩子也有五成機率
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表示,躁鬱症與體質有很大關連,門診患者中,幾乎家族成員都曾有人罹病。躁鬱症遺傳機率高,通常父母一方若有躁鬱症,子女罹病機率達20%;如果雙親都有躁鬱症,孩子罹病率高達五成。
躁鬱症顧名思義就是有躁症及鬱症,它是一種雙極性的疾患,葉啟斌說,70%躁鬱症患者發病前期常以憂鬱症狀表現,周遭親友如果警覺性不高,其實不易察覺對方躁鬱症發作。尤其輕躁發病階段,患者常文思泉湧,講話鏗鏘有力、眼睛炯炯有神,整個人處在一個亢奮狀態,此時若沒用藥調節情緒,讓大腦前額葉及掌管理性體質區達到平衡,疾病恐惡化至重躁、狂躁階段。
九旬老翁 每發作就結一次婚
葉啟斌曾收治一名90歲老翁,每次躁症發作就結一次婚,把大筆錢財送給對方,讓家人困擾不已。門診還有一名近40歲女子,躁症發作時,她將價值千萬元的房產以180萬元便宜拋售,家人為此上法院打官司,私底下還找醫師開證明、希望取消交易;但女子認為房子是身外物,救濟他人沒什麼不對,鬧到家庭雞飛狗跳、人仰馬翻。
躁鬱症發作為何會引起失控行為?葉啟斌解釋,躁症與大腦掌管恐懼來源的杏仁核過度活化有關,造成患者情緒感受與反應出現障礙;另外,大腦外側前額葉、也就是理性與感性平衡出問題,加上眼部額葉的負責衝動控制不良,易致做事不考慮後果,患者發病常會做出明顯違背常理的事情。
重複發作 大腦愈來愈脆弱
「90%躁鬱症會重複發作。」葉啟斌說,躁鬱症易復發,大部分患者至少會發作兩、三次以上,只發作過一次的人僅10%而已,因此多數病患需終生用藥預防。
令人擔心的是,躁鬱症一旦急性發作,不只症狀嚴重,藥物控制難度也會大幅增加。尤其發病時,大腦處於發炎狀態,會釋放出毒性物質,造成腦部受傷,如未好好治療讓躁症不斷發作,惡性循環恐致患者大腦更脆弱。即使後來症狀緩解,但大腦發炎殘留的廢物也無法消除。研究發現,躁鬱症患者每次發作後,皆可看到腦部留下發炎「遺跡」。
服藥控制 猶如三高慢性病
葉啟斌表示,躁鬱症就像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需終生服藥穩定血壓、血糖及血脂;躁鬱症也是如此,其藥物是用來調整身體內分泌工具,預防疾病不復發,患者若能規則用藥,可預防躁鬱症發作,除恢復正常生活做事功能外,還能改善到跟一般正常人狀態。
目前治療躁鬱症藥物主要是調整腦部的理性作用,它能增加多巴胺在大腦前額區的理性控制,亦可增加血清素在衝動控制不良區域的功能,躁鬱症患者若早點用藥,可避免疾病發作引發的家庭革命與社會問題。
不愛服藥 另有長效針劑選擇
葉啟斌說,躁鬱症藥物有口服及針劑等不同選擇,但大劑量口服藥有時一天需吞十多顆藥,加上藥物會引起肌肉不自主動作等副作用,服藥後恐出現臉部僵硬不自然情形,造成部分患者服藥順從性不佳。
由於九成躁鬱症都會復發,其中有五成患者皆未規則吃藥,葉啟斌表示,服藥順從性差的人,不妨選擇兩周或一個月打一次的長效針劑,它有健保給付,亦是第一線用藥,對於不喜歡吃藥的人而言,是另一種用藥選擇。

睡多睡少都憂鬱 7-8小時剛剛好

睡太多、睡太少,可能會引起憂鬱。國外知名期刊「睡眠」的報告指出,睡眠時數多寡,會刺激憂鬱基因,建議最好的睡眠時間是七到八小時,可以抑制憂鬱。
鬧鐘響了,還一直賴床不想起來嗎,以為睡多一點沒關係,小心最新研究指出,不管是睡太多還是睡太少,可能都會產生憂鬱。精神科醫師黃偉俐表示,睡太多可能減少日照。
這項研究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睡眠」的究發現,晚上睡覺時間過少,像是只有五個小時,和憂鬱有關的基因就會被刺激53%,如果睡太多,多達十個小時,也會刺激憂鬱基因49%,容易導致發病。
既然睡太多或睡太少,睡眠品質都不好,最好的睡覺時數呢?依照美國睡眠醫學會建議的睡眠時數,七到八小時,對憂鬱基因就會有抑制作用,所以,不要以為熬夜,白天補眠沒關係,這關係可大了,徹底養好良好的睡眠習慣,固定時間睡覺和起床,才有助於身心健康,遠離憂鬱。

事情轉頭就忘?當心失智悄悄找上你

老年人記性差似乎是正常的事,但如果連綁鞋帶、認路等日常生活技巧都忘記,就有可能是生病了。因為健忘和失智仍有差別,若是忘記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而且剛做過的事怎麼都想不起來,就要小心。
抽菸、肥胖、三高飲食 恐增加失智風險
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洪國瑋醫師指出,失智症主要發生在65歲以上老人,除常見的退化性疾病阿茲海默症外,其他像中風、頭部外傷、抽菸、肥胖、三高飲食、憂鬱症等,都是增加罹患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因此,當老人家出現失智症早期10大警訊時,應儘速前往醫院神經內科或身心內科門診接受診療,才可延緩症狀惡化:
1)記憶減退影響到工作/一般人偶爾會忘記,一經提醒就會想起來,但失智患者經過提醒仍無法想起。
2)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如廚師不知如何炒菜、鋼琴師不知如何彈琴,日常中生活所需電器,如對遙控器、提款機的操作無法理解。
3)言語表達出現問題/想不起某個字眼,甚至以替代方式說明簡單的辭彙,如 「送信的人(郵差)」、「用來寫字的(筆)」等。

4)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分不清年、月、白天或晚上,或在自家周圍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
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如過馬路時不看左右和紅綠燈,一次吃下一周的藥量。
6)步伐不穩/像腳黏在地板上或小碎步失、失禁。
7)東西擺放錯亂/將物品放在不對的位置上,如:水果放在衣櫥裡、拖鞋放在冰箱或被子裡等。
8)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情緒轉變快速、出現異於平常的行為,如:隨地吐痰、拿店中物品卻未給錢、衣衫不整等。
9)個性改變/如疑心病重、口不擇言、過度外向或沈默寡言。
10)活動及開創力喪失/變得更被動,需要催促和誘導才會參與事務,放棄原本的嗜好。
洪國瑋醫師也提醒,65歲以上長者且有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巴金森氏症、中風等病史或家族中有失智症遺傳病史者,可利用AD-8篩檢量表檢查。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增廣健聞╱加班心跳變快 恐慌症上身

病例:頭份鎮28歲女子小曼過年後回到工作崗位,因業績壓力增加,每天加班到三更半夜,常突然感到心跳加速,到醫院掛急診,一個月看診3次,但抽血及X光、心電圖等檢查都正常,醫師建議她到精神科求診,才發現罹患「恐慌症」。
為恭紀念醫院副院長、精神醫療中心醫師黃照:人腦先天有趨吉避凶的警覺性,少數人會特別敏感,面對危機如火災或密閉空間,當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時,大腦中的警鐘會立刻啟動,全身神經系統緊繃、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這些都不須思考,生理無意識被激發。
但腦部警鐘特別敏感,只要環境稍有變動,就可能過度反應,臨床上稱為「恐慌症」,會產生恐懼、心悸、驚慌、頭暈目眩、心臟病快發作、氣喘,甚至有厄運即將出現的恐怖感,每次病發約在10分鐘內達到高峰,但部分症狀會持續較久。
發作的時候,手也會感到刺痛、麻木、發熱、發冷或是產生噁心、胸痛及其他生理失控的不安感,應盡速求助精神科醫師,施以抗焦慮藥物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恐慌症若持續惡化,有30%恐慌症患者容易引發「懼曠症」,會開始害怕身處難以逃脫或無法求援的場所,如人群中、排隊、進入大賣場、搭乘車輛或其他運輸工具,讓自己侷限在一個「安全區域」,通常是家中,只要活動超出範圍,焦慮就會急遽升高。
恐慌症雖然無法根治,但是只要透過放鬆、呼吸訓練,練習以及說服自己突然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並不會致死,還有避免長時間待在密閉空間,長期配合服用抗憂鬱藥物,家人時常陪伴,就能與一般人一樣生活無異。

中風易誘發憂鬱 家人應多點耐心

1名男性,因中風後導致身體右側行動遲緩,雖家人不斷鼓勵復健,但因身體受限,這名患者也提不起勁,甚至長期意志消沉;開業醫精神科醫師郭彥麟指出,其實大腦是調整情緒的中樞,這時因中風失調,就可能出現各種症狀,其中很常見的就是憂鬱問題。
在台灣,中風是十大死因之一,且中風造成的失能,也可能使患者本身、家人等造成相當大的負擔;郭彥麟醫師指出,包括肌肉癱瘓、麻木、語言等功能,都可能是不同部位腦神經受損所產生的症狀。
醫師郭彥麟進一步說明,根據統計,占30%至40%的中風患者都可能會有憂鬱的現象,大多與疾病、失能所誘發的心理創傷害和適應障礙相關,尤其若屬於左側前額葉與基底核的中風,引發憂鬱的機率更高。
中風後憂鬱雖是必經的過程,但對於患者的傷害,除了得承受疾病的侵蝕,加上情緒上的折磨,都恐會阻礙復健的進行,使病情惡化;郭彥麟呼籲,若發現中風的患者出現相關現象時,就應盡快接受就診,透過抗憂鬱劑治療,能有效改善症狀。

了解失智十大警訊 提高早期診斷機會

長輩如果出現記憶力變差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言語表達出現問題、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東西擺放錯亂、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及個性改變等情形時,醫師建議儘速陪同到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尋求專業協助。
台灣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失智症逐漸被國人重視。失智症是一種退化性的疾病,一部分的失智症患者會出現睡眠障礙、緊張焦慮、憂鬱、易怒、敏感多疑、妄想、幻覺或干擾行為等,有的患者因此和親友、鄰居、陌生人產生衝突,甚至產生法律糾紛。
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醫師李怡萱指出,為了提高早期診斷失智症的機會,美國失智症協會提出了失智症十大警訊供大家參考。包括記憶力變差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言語表達出現問題,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抽象思考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個性改變,活動及開創力喪失,如果身邊有長輩符合十大警訊時,建議儘速陪同到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尋求專業協助。
預防失智症方面,李怡萱建議民眾應該終身參與健康益智的休閒活動,培養運動習慣,維持良好的人際網絡,可採地中海飲食,攝食深海魚類、蔬果、橄欖油等,遠離菸酒與毒品,避免肥胖或過重。

甲狀腺稍亢進 增憂鬱症風險

荷蘭最新研究發現,年長者甲狀腺功能如果稍微增加一點,就算還只是在正常範圍,也會造成情緒劇烈波動,增加憂鬱症發生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一千五百多位平均年齡為七十歲民眾健康資訊,研究剛開始的時候都沒有出現憂鬱症症狀,研究人員為他們評估甲狀腺活動情況。經過八年追蹤發現,甲狀腺功能比平均值稍微高一點的人較容易出現憂鬱症,就算甲狀腺功能還在正常範圍,結果也是一樣。
荷蘭伊拉斯摩斯醫學中心馬可‧梅迪西在新聞稿中表示,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功能可能會對情緒、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響。甲狀腺所製造的荷爾蒙會控制身體多項活動,很多身體機能與甲狀腺所分泌的荷爾蒙息息相關。
過去有些研究顯示,無論甲狀腺功能亢進還是低下,都會增加憂鬱症風險。這是首次研究發現,甲狀腺功能就算只是強烈一點,還在正常範圍,也可能與憂鬱症問題有關。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臨床內分泌學與新陳代謝醫學期刊」。
研究認為,甲狀腺功能即使稍微有點變化,也可能影響身心健康。因此醫生在診斷、治療憂鬱症時,可能也要同時評估一下患者是否有甲狀腺問題,同步針對甲狀腺問題進行治療,或許對改善憂鬱症較有幫助。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失智症發生因素很多,北市聯醫忠孝院區神經內科醫師洪嘉蔚指出,有些特定因素如甲狀腺功能異常、神經性梅毒,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等也可能誘發失智。
洪嘉蔚醫師指出,隨著台灣老年人口逐漸增加,失智症人口也逐年上升。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這些症狀主要有兩大類,首先是認知功能退化,包括:記憶力、語言能力、空間感、數學計算、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和注意力的減退。第二是行為異常及精神症狀,包括:個性改變、暴力、妄想、幻覺、重複行為、憂鬱、躁鬱、衛生習慣改變、失眠、食慾改變、性慾改變等。當症狀嚴重程度足以影響病人的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即稱失智症
失智症主要可分為神經退化性如阿茲海默症,或是血管性如中風後產生的失智症。再者為混合性,主要是神經退化性合併血管性。甲狀腺功能異常、神經性梅毒等則屬於較特定的因素。
由於失智症症狀是漸次發生、逐漸加重,因此發病初期常常會被忽略。洪嘉蔚提出失智症的警訊包括:記憶減退影響到工作、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言語表達出現問題、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抽象思考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個性改變及活動及開創力喪失。
醫師提醒,家中長輩若有出現上述症狀,應盡速帶其就醫,才能早期診斷治療

專家:藝人壓力大 易罹精神疾病

演藝圈壓力太大,容易罹患精神疾病?政大心理系助理教授錢玉芬認為,藝人的情緒起伏通常比常人來得大,需要外界的肯定,害怕失去光環,受憂鬱、躁鬱所苦的比例自然偏高;陽明大學醫學系精神科副教授范佩貞則認為,藝人高度受關注,罹患精神病也容易被媒體放大,並無研究指出該職業與精神疾病的關聯;國防醫學院精神學科醫師葉啟斌則認為,藝人中有許多屬於「自戀型人格」適合演藝圈生態,但情緒起伏大、完美主義,確是精神疾病的高危險群。
曾以《齊天大聖東遊記》、港劇《大時代》瘋迷華人圈、被港媒封為「靚絕五台山」的港星藍潔瑛,近日不斷被媒體拍到精神恍忽、瘋言瘋語的樣子,昔日的絕世美女如今已滿頭白髮、容顏滄桑,傳言她遭演藝圈大哥性侵,精神受到強烈打擊而發瘋,也有一說,認為她因太投入戲劇,始終無法從悲劇角色中抽離出來。
而10年前跳樓自殺的巨星張國榮,也被認為是抑鬱症發作,病情失控而自盡,在他遺書的第一個字就是「Depression」。42歲就辭世的「貓王」普利斯萊也被認為患有躁鬱症,為了經解在演藝圈的生存壓力,他酗酒、暴食和濫用藥物,心理學家認為躁鬱特質使得他深具舞台魅力,但也讓他窮盡一生都與心魔搏鬥。
政大心理系助理教授錢玉芬說,情緒敏感度高的人適合從事創作性的事業,如演藝人員和藝術家,這類人情緒波動本身就比一般人強烈,且藝人需要外在的肯定,持續讓自己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一旦失去這些光環,沒落感在所難免,因此演藝人員為憂鬱、躁鬱所苦的比例偏高。
陽明大學醫學系精神科副教授范佩貞則指出,學術界曾做過職業與精神疾病分佈和盛行率的相關調查,截至目前為止,並不能證明兩者有直接關聯,名人往往受到社會的放大鏡檢視,一舉一動都受媒體和大眾的矚目,且心理學家偏愛研究名人,導致有名人較易罹患精神疾病的錯覺。
國防醫學院精神學科醫師葉啟斌表示,「自戀型人格」與「做作型人格」容易變成演藝人員或名人,他們的人格特質是喜歡展現自我,站在人群的中心,有強烈的表現慾,某種程度上很適合演藝圈生態,但這類人情緒起伏大、完美主義,非常重視自我形像,這些特質經常導致壓力不斷,確是精神疾病的高危險群。

常緊張頭痛 恐是自律神經失調惹禍

1名高中女性,在家人面前可以自然的唱歌,但碰上比賽時,卻會過度緊張而失常,甚至出現心悸、頭痛和胸悶等問題,就醫接受心理評估後,醫師發現,原來是自律神經系統調控能力較差,導致交感神經過度發達,進而造成不適。
自律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一般情況下,像是心跳、血壓、腸胃蠕動等身體自主性的活動,都能平和的運作,但若長期受到壓力,或是性格關係影響,就有可能造成失衡的現象;高雄長庚醫院臨床心理師林家如指出,像是要求完美或較急性的個性等,都有可能造成過度緊張等現象,進而影響自律神經失調
包括失眠、頭痛、肩頸痠痛、緊繃、手麻、情緒焦慮等,都屬於臨床上自律神經失調常見的症狀;林家如說,想要改善症狀,其實可以從學習調節呼吸開始,透過自主性的減緩緊張情緒,且運用呼吸的技巧,除了能幫助穩定情緒,也能漸漸改善自律神經調控的能力。
平時可以作瑜珈、泡澡或聽音樂等,尋找適合自己的舒壓習慣,就能有效幫助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林家如提醒,若是症狀遲遲仍未改善,建議應盡快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等協助,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才能避免影響到日常生活。

攝護腺癌有焦慮症 4點評估不馬虎

攝護腺癌一直是中老年族群心頭大患,臨床發現,許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常會出現「PSA焦慮症」,或是因為化學藥物失效而放棄治療。醫師指出,PSA絕非評估治療轉移性攝護腺癌的唯一指標,目前可透過4大面向,以及新型口服藥物治療,延長存活機會。
台北榮總泌尿科主任張延驊醫師指出,PSA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中文全名為「攝護腺特定性抗原」,是攝護腺癌篩檢與追蹤的重要指標,但臨床觀察卻發現,許多攝護腺癌病患對於PSA數值過於敏感,已成為患者與醫師間的壓力來源,甚至造成所謂的「PSA焦慮症」。
PSA焦慮症 影響治癒機會
事實上,攝護腺癌治療效果的評估,需給予3個月的觀察期,針對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PSA絕非評估治療轉移性攝護腺癌的唯一指標,許多患者過分在乎PSA數值,反而會影響心情、甚至導致病患提早放棄治療,錯過治療機會。
攝護腺癌治療藥物,有些在初期會造成PSA數值些微的上升,但每個人對於藥物的反應速度不同,即使PSA未立刻下降,不代表治療無效。根據國際攝護腺癌臨床實驗工作團隊(PCWG2)臨床實驗結果評斷標準建議,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治療評估項目有4大面向,分別為:
【評估4大面向】:
1.PSA值:接受治療12週後,定期觀察PSA數值。
2.臨床症狀:評估患者的疼痛症狀及生活品質是否有所改善。
3.腫瘤大小:追蹤腫瘤是否有增大現象。
4.骨轉移現象:檢視是否新轉移病灶產生。
發現多晚期 惡化易轉移
張延驊醫師指出,在台灣每年有超過4000名新診斷的攝護腺癌病患,因初期無明顯症狀,約有2至3成診斷時就已是晚期。而晚期標準治療是去除男性荷爾蒙,但平均2年疾病就會惡化,這時就會考慮接受化學治療。
雖然化學治療有效,但有些年齡較長的患者,會因無法承受副作用,被迫中斷治療。不過衛生福利部已於去年8月核准「化療後新標準療法-新型雄性素合成抑制劑」,讓化療的患者,既使停止化療,還是能持續積極治療。
阻雄性素 抑制腫瘤轉移
臨床證實,口服新型雄性素合成抑制劑(Abiraterone),能全面阻斷雄性素合成3兄弟,即睾丸、腎上腺和攝護腺腫瘤組織中的雄性素合成,進而抑制攝護腺癌細胞生長與轉移、降低PSA指數,突破過去十年,患者在化療後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
針對化學治療失效的轉移性攝護腺癌病患,新型雄性素合成抑制劑可延長整體存活期,降低近3成死亡風險,並延緩患者因骨頭疼痛使用嗎啡時間及依賴性,降低40%骨骼相關事件發生,如骨折、骨頭疼痛、脊椎塌陷等,控制疾病惡化,且副作用相對較輕微,維持患者生活品質。
【醫師小叮嚀】:
攝護腺癌和抽菸、高脂飲食以及家族史都有相關,由於初期的攝護腺癌沒有任何徵兆,因此定期檢查相當重要;另外避免高脂飲食也可以達到預防效果;至於攝護腺肥大則可以透過服用藥物或是雷射手術,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呼籲男性不要不好意思求診,反而延誤病情。

天氣濕冷醫師籲憂鬱症病患家屬特別謹慎

入冬以來寒流一波接一波,可能誘發憂鬱或焦慮患者症狀,醫師呼籲患者一定要定期看診和服藥。新竹地檢署一天之內相驗五起意外死亡,其中就有三件是自殺身亡,而且死者大都有憂鬱傾向。(彭清仁報導)
今年入冬以來特別的冷,寒流一波接一波,讓民眾冷到有些受不了,而且動輒在攝氏十度以下的低溫,也讓禦寒衣物和電暖器也因而大賣。不過天氣濕冷,卻也讓憂鬱症和焦慮症患者,因為天冷更不想出門看診,或是未能定期服藥,也產生不少後遺症,值得病患家屬的重視。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蘇柏文表示,病情不穩的患者很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尤其天冷不想出門,病患也經常找不出心情不好的原因,如果不能及時以藥物控制病情,或是向專業醫師求助,就有可能發生難以挽回的不幸。在北歐等國家,冬季日照時間大幅縮短,憂鬱症患者也會明顯增加!台灣入冬以來,濕冷的天氣佔了大多數,也讓憂鬱症患者心情苦悶,病患家屬要多加注意並陪伴病人。新竹地檢署十八日一天內相驗五起意外死亡案件,其中三件是自殺身亡,法醫指出,死者大都有憂鬱症傾向,甚至一名學經歷都不錯的男子,卻飽受憂鬱症所苦,為此也留職停薪在家中休養,原本以為求助精神科病情已有好轉,最後卻留下妻小跳樓身亡。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國際藥聞-曬不到太陽 上班族憂鬱又嗜睡

英國心智健康研究機構(MHRUK)指出,約一成的上班族冬季期間沒機會曬到太陽,甚至在辦公室裡根本見不到自然光,這升高了他們出現精神萎靡、憂鬱症與季節性情緒失調等心智健康問題的風險。而據估計,這類問題光是在英國就造成每年約100萬個工作小時的成本損失。 MHRUK針對2000名英國成年人所作的調查發現,在冬季期間,10個人中就有3個人在日出前就出門上班,一直要工作到日落後才下班,而且他們的辦公室泰半缺乏自然光,幾乎10個人裡就有1個人在工作時完全曬不到太陽。
該機構表示,每天都曬不到太陽會導致精神萎靡(嗜睡)、憂鬱、季節性情緒失調(冬季憂鬱症)等心智健康問題。
該機構也呼籲各家企業的雇主,以及各教育機構,有必要認真考量自然光對於健康的重要性,並且也有責任盡其所能,提供員工能享有充足自然光的工作環境。
研究人員指出,每年一月的第三個周一工作日,是全年中最讓人感到沮喪的日子,負面影響的來源包括糟糕的天氣與債務問題等。MHRUK建議上班族在這一天穿上色彩繽紛的服裝,以抵抗「憂鬱星期一」(Monday Blues)的集體情緒低落。